陳小倩
(庫車市第三中學,新疆 庫車 842000)
初中數學課堂導入方法主要指的是數學教師在課堂當中以多種教學方法和技巧作為課堂知識內容的導入入手點,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來。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導入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針對教學重難點展開思考和分析,進而強化課堂教學質量。導入方法和技巧落實的根本程序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入手,再到引起其興趣并激發其思維發展,之后以明確的教學目的來進入課程的內容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質和學生特點來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落實課堂導入方法的應用和實施。
在引入新的課程內容時,大部分教師都更加傾向于使用懸念導入法這種從表面上看和教學內容無太大關聯的內容進行教學導入的模式,但在實際導入的過程中卻要確保所引入的懸念內容可以和教學的知識點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以此來刺激學生的思維。懸念設置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并活躍其思維發展為入手點,要凸顯出懸念本身既出乎人們預料又能激發起學生興趣點的特質,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對問題展開探究。這種懸念式的導入需要教師預先掌握教材的重難點,并明確學生的個體知識儲備情況,從而展開精心的課堂設計。比如在進行圓周長相關內容的講解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球體,我們能夠用一根繩子環繞赤道,之后將繩子放長10 米,中間的空隙能容納橡皮、青蛙、小狗或綿陽當中的哪一種?”當學生紛紛展開猜測后,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前三者,當他們知道正確答案為第四個時會感到十分的驚訝和不解,結合這樣的懸念教師可以來講解圓周長的相關知識。
設疑導入法是通過問題的設計來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所制造出的矛盾導入方式,這種導入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后續知識內容的探討,在設疑導入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刻意地設置一些探究障礙,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當中需要綜合運用知識內容并繞開一些知識難點的阻礙才能解答。比如在進行分式基本性質內容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解答-3X=6,再進行-3X<6 的解答,當學生類比得出X<-2 之后,教師讓學生帶入數值進行檢驗,但最終結果是錯誤的。在學生感到茫然不解時,教師向學生提問是否想要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這便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這種設計導入法需要教師能夠巧妙地設置疑問,并且保證問題的難度能夠滿足學生的個體發展需求。其次要通過疑問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在提出疑問的過程當中要善于提問和引導,讓學生能夠在獨立自主思考的過程之后,尋求問題的最終答案。
實例導入法是需要教師選擇一些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相關聯的內容,通過對這些事例的分析和延伸總結出新的知識規律,并導入新的課程內容。這種實例導入方法重視內容的實踐性特點,可以讓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熟悉度,便于后續的習題內容舉一反三地練習。這種實例導入法是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新課教學時常用的一種導入模式,特別適用于對抽象概念的講解且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進行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法的內容講解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果你去超市買4 袋薯片3 塊巧克力需要25 元,如果買4 袋薯片,2 塊巧克力需要22 元,問巧克力和薯片各多少錢?”有些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得出答案,因為薯片都是4 袋,巧克力多了一塊,多了3 元錢,所以巧克力每塊3 元,薯片每袋4 元,這種解答方式要明顯優于方程組的常規解法,是實例導入的有效運用。
部分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還愿意使用實驗導入法,也就是通過教具的演示來帶領學生進行動手試驗,引出后續的新課內容。數學作為抽象性較強的課程內容,只有讓學生更為直觀形象地感受到數學內容,才能夠展現出新課的教學要點。通過實驗的演示來展現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發展和過渡,強化其對數學內容的感知和理解,帶領學生通過動手試驗能夠激發其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可以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來。比如在講解軸對稱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預先準備好一些彩紙,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對折,之后剪出各種花樣后打開對折的紙張進行觀察,這時所得到的漂亮圖案就是軸對稱圖形。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讓學生在感知知識內容趣味性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課的內容。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受數學知識內容枯燥性的影響,大部分學生都不愿意學習數學課程。教師可以通過趣味導入法來豐富和課堂內容相關聯的趣味知識內容,包括古今數學家的經典事跡、有關數學知識的歌曲、游戲,只有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求知興趣,才能夠實現其對知識的探索和累積欲望的發展,在進行趣味導入法的落實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趣味故事的導入可以讓學生結合故事的情節來深化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講解“配方法”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故事:假如老師想將現有的17 個蘋果分給小紅、小明和小蘭三個學生,要求小紅分得蘋果的1/2,小明分得蘋果的1/3,小蘭分得蘋果的1/9,并且必須保持蘋果的完整,如何分?在教師提出問題后,要讓學生積極思考。有些思維活躍的學生提出了可以向水果攤借一個蘋果,給小紅分9 個蘋果,給小明分6 個蘋果,給小蘭分2 個蘋果,最后剩下的一個蘋果再還給水果攤位。這個故事的引入有效地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引出了所要學習配方法當中借一還一的思想,為新課程的講解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數學知識的講解當中,趣味游戲的導入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識,例如在學習“游戲公平嗎?”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預先設計轉盤游戲。通過簡單的轉盤教具帶領學生根據教師制定的游戲規則來進行轉盤,面對這樣新奇有意思的教具,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十分高漲,但很多學生在進行轉盤游戲之后都未能得到較大獎勵。由此教師可以引出這節課的重點,讓學生可以帶著疑問參與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過程當中。
雖然初中生已經具有較為成熟的思維方式,但因為初中低年級段的學生剛剛從小學過渡過來,所以對于兒歌類的內容還比較熟悉,教師在講解一些知識內容時可以結合學生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兒歌來增加課堂導入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向學生介紹兒歌入手來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在小的時候是否聽過或唱過“一只青蛙一張嘴,二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二只青蛙二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撲通三聲跳下水┅┅”循環往復的一首兒歌,當教師帶領學生重復變換數字唱下去,很多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教師在這個時候可以抓住機會問學生是否能將兒歌唱完,學生便會提出自己的質疑:這樣不斷增加青蛙數量的兒歌是沒有盡頭的。教師可以以此作為入手點向學生提出在學習今天的知識后,我們可以用一句話將這個兒歌唱完,大家想知道是怎樣唱的嗎?學生們紛紛表達出濃厚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在學生具有濃厚求知欲的時機下引入新的課程內容。
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當中,另外一個十分關鍵的導入方式就是情境導入法。情景導入法,能夠按照教學的實際內容將所需要開展教學活動的語言、音視頻、圖片等方式來構建特殊的情境以烘托教學氣氛,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新知識的學習。當學生的情緒和態度受到情境的影響后,就能夠發揮出此類教學法的重要作用。這種情境導入法能夠讓學生更為形象地感受到教學內容,對自身的學習感受的影響作用??梢宰寣W生帶著濃厚的求知欲望去學習后續的知識內容。比如在講解“形狀相同的圓形”時的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構建創新型的課堂情境,通過國歌的播放作為背景音樂來展現多媒體屏幕上兩面形狀相同,但大小有所差別的五星紅旗,要通過動畫模式使紅五星紅旗從屏幕下方向上冉冉升起,這種仿真式的升旗儀式能夠通過有效的情境構建來引出新的課程內容。再比如進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開場白來引出新的課程內容。教師可以提出一塊三角形玻璃碎成了兩塊,怎樣將其拿到玻璃店割回同樣大小的玻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將預先準備好的三角形紙板看作玻璃,向學生提問是需要將兩塊破裂的玻璃都帶著,還是只需要拿其中的一塊,或者只拿另外一塊?讓學生思考哪一種方式能夠買回和原來大小一樣的玻璃。通過創新型的情境導入,巧妙的總結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讓學生更為形象具體地了解幾何問題,激發其求知欲望的同時提高學習熱情。
在初中數學教師講解新課程時,也可以通過類比分析導入的方式來帶領學生對特殊的知識類別進行分析,得出和其相同或相似的其他知識的導入方法。有效的類比能夠幫助我們掌握新舊知識點的相同和差異,可以幫助現有的教學過程實現更深層次的發展,也能夠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方程的解法和不等式的解法有哪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通過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來分析其是否適用于一元一次不等式,讓學生在獨立解答一元一次方程后并將等號變成不等號來嘗試解答一元一次不等式。這種方式在教學導入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將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遷移,在即將學習的新知識的教學內容當中實現舊知識的累積和應用,由此來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欲望。
總而言之,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具體的實施方法各有不同,不管是以哪種方法或教學技巧來引入新的課程,一定要在明確的教學指導下進行落實,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設定導入方式。教師要結合問題情境的構建、數學知識的積累以及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來進行課堂導入方式的選擇,要確保所選擇的模式能夠滿足課堂教學的主旨要求,能夠保證課程內容的順利進行,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