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園園
(庫車市第四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新的課程改革環境下,對于閱讀的教學需求有了新的變化。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能夠組織學生流利正確并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此來感受文章當中作者想要傳遞給我們的深層次思想內涵以及文章的故事背景和發展走向。這樣才能夠深刻地感受課文當中的文字情感,也才能為后續更有感情的朗讀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從閱讀初讀到后續感悟的全過程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幫助學生能夠更加規范地閱讀課內外文字資料,在強化其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閱讀教學的整體水平。
學習興趣會對教學效果的提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教師要從興趣入手引導學生進行高質量的閱讀學習,讓其能夠帶著全身心的感觸和感悟來掌握并體味文章內容。比如低年級的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比較喜歡帶有插畫類的童話書籍,教師可以為其準備一些童話書在班級內設置圖書角方便學生閱讀。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帶到學校和同學一起分享,互相交流,以此來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差異化發展情況,結合有效的情景構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深層次的提升。比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時,教師要預先向學生介紹文章的故事背景,讓學生構建出對雨來的敬佩感,激發其愛國主義思想。因為學生對這個故事不夠熟悉,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前向學生介紹我們比較熟悉的電視劇《小兵張嘎》,將兩者進行對比分析,由此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來感受小英雄們的機智勇敢。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學生的思想感情也隨文章內容的變化而有了更為深入的發展,學生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的學習當中來,對于閱讀效率的提升也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動作用。這種強化學生閱讀興趣,完善其閱讀情感的教學方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會受其個體知識水平、家庭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其對知識的吸收和能力的應用會產生較大差別,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內容。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個性天賦來引導其創新發展,可以依照學生的自主意愿來鼓勵其閱讀其他文章內容,在形成初步的語感后使其可以在課堂上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想要實現其閱讀水平的提高,除了要依靠教材內容之外,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大綱的基本需求按照學生的年齡段特點來提高其閱讀量,讓其通過海量的閱讀實現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要在了解學生興趣的同時幫助其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內容,可以通過閱讀、考試和交流等方式進一步地分析學生在閱讀活動各個環節當中所展現出的閱讀能力。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個體水平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來展開閱讀教學,比如在對低年級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讓低年級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即可。在對高年級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做好教學預案,指導學生在課內課外進行高效的閱讀學習,實現個人素養的整體提升。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發展對于學生的語言積累和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都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細節,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引導來實現。首先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閱讀課程相關材料的時候,教師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行閱讀教材文章,也可以在課前要求學生預習,大致了解文章的主旨。在課堂留給學生的閱讀時間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根據文章的長短來確定。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后,教師可以適當地縮減課堂的閱讀時間,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其次要布置課后閱讀,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單純依靠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要在課后為學生這方面能力的提升做出一些要求和規劃。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課外閱讀內容,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具有閱讀價值的書籍來引導其主動閱讀;再有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般情況下21 天就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堅持到21 天后,就能夠長期地堅持這一好的習慣。所以教師要督促學生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進行閱讀,長期堅持下去就會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根據教材的內容來向學生傳授閱讀方法,還要不斷補充能夠豐富現有閱讀內容的閱讀方法,比如在進行《做一片葉子》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想要讓學生掌握文章的內容、體會葉子的美并深化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進而幫助學生認識到要明確自身的位置,要主動為集體服務的思想理念。所以教師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使其能夠將科學的學習思路和閱讀思維應用到閱讀過程當中,強化課后練習,進而提高其閱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科學閱讀方法的講解,加深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會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其注意力不夠集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來重視對其無意識情況下注意事物能力的發展。比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依靠傳統的板書書寫和語言講解的方法很難吸引學生的關注,所以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來進行閱讀教學,可以從聲音、圖像、圖片當中引入和教學內容相關聯的信息,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讓其更好地發揮自身的閱讀能力。比如在進行《鄉下孩子》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來展現鄉下兒童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讓學生通過視頻來了解其豐富生活當中的樂趣,感受其童年的幸福,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
任何一堂閱讀課程都會有明確的教學重難點,教師的一味講解很難讓學生掌握不同課堂的教學重難點,但有效的多媒體課件輔助可以更加有所側重地展現出教學的要點,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教學內容。比如在進行《狐假虎威》這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明確了解到讓學生認識生詞并實現對文章的理解是整個課程的教學重點,所以教師可以預先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展現出文章當中需要學生認識的生字詞,在多媒體課件的引導下,帶領學生在文章當中找出這些生字詞所在的位置,并以此來突出教學的重點,之后教師要提出狐假虎威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讓學生根據教師在多媒體屏幕上播放的動畫片來總結這個詞語的內涵,幫助學生體會狐假虎威的寓意。
想要全面系統地掌握知識并實現對知識內容的鞏固和積累,就需要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進行筆記的積累。豐富的知識儲備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逐步積累,教師要在課堂內外引導學生學會記錄學習筆記,可以通過多種筆記記錄的方式實現對知識的鞏固。比如摘抄好詞句的方式,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記錄下自己喜歡的句子,通過多次閱讀和體味,將其轉化成自己的內在積累,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加以運用;也可以通過寫閱讀感的形式來進行筆記的積累,在閱讀一篇文章之后,學生通常會對文章的情感和故事內容產生較大的感受。在這個時候組織學生寫讀后感,可以實現情感上的進一步深化;再有可以通過發揮想象的方式來進行筆記的積累,當讀完一篇文章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想象力對文章進行改寫和續寫,這種形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能力,還能夠有效地提升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定期不定期的檢查,確保學生按時完成閱讀和筆記積累的任務,在檢查學生閱讀筆記的同時,也能夠分析并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要對學生存在的不足進行及時糾正和養成。
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不斷深化,學生的課外閱讀已經成為其語言積累的重要途徑。教師除了要強化對學生展開課內閱讀訓練之外,還要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自己閱讀的課外讀物,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個人愛好、生長環境等不同來為其推薦有針對性的課外閱讀材料。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前進入閱讀狀態,以此來強化其個體讀寫能力。另外教師要重視和家長的聯系,要保證家長能夠在日常家庭生活當中幫助學生構建閱讀氛圍,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在學校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內圖書角的建立,或者帶領學生去校圖書館閱讀來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實現個人能力的提高,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基本的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工作主旨之外,還可以通過小組探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確保學生能夠彼此介紹自己所喜歡的書籍,并向其他同學介紹這一書籍內容的情感升華以及自己的內心感悟,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有效地延伸并拓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再有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制作閱讀卡片,讓其能夠通過卡片來積累好詞、好句和優美的文段內容,逐漸積累大量的詞匯和短句,將其運用到后續的文章寫作當中。
有效的評價是深化閱讀教學發展的一大重點,教學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受教學評價的指引來落實和完善教學方法。不管是對課堂還是課外的閱讀教學,其評價內容和質量都會對后續的教學方法的提升和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落實差異化的評價,才能夠有效地影響學生的閱讀發展。所以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閱讀水平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和方法,要保證在評價的過程中保持語言的平和親切,在指導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敢于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師要對學生總結的內容進行深度評價,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構建和諧的語言情境,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以此來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讓其可以將全身心的力量投入到語文閱讀學習當中。
在教育學領域當中,閱讀對于信息的處理知識的認知和感受應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想要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就要從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入到閱讀角色當中,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來強化這一語文學習技能的高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