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楚
(湖南晶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衡陽是我國中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是“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城市之一。衡陽市擁有湖南省第一家綜合保稅區和國家級高新區,是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也是全國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地。
當前形勢下,工業化的不斷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其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國家大力提倡“青山綠水”的大背景下,產業園區規劃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了相關條例,也明確規定了產業園區規劃的驗收標準,旨在正確處理產業園區規劃、環境污染以及資源再利用之間的關系,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1,2]。
在規劃衡山科學城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園區在建設完成后和投入使用前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對產業園區的規劃進行合理評價,避免由于產業園區規劃的失誤給生態環境造成惡劣影響,這已成為衡山科學城在規劃過程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更成為了促進經濟與社會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具。
2.3.1 環境影響評價的方式
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將衡山科學城建設成中心功能顯著、服務設施完善、人居環境優良、產業經濟發達、現代化城市風貌突出的城市。因此,應當將環境問題作為在衡山科學城規劃過程中的重要內容,確保衡山科學城的規劃不會對環境帶來任何影響。基于此,環境影響評價的方式應與環境保護有機聯系在一起。在對衡山科學城規劃之后便應當著手處理環境保護與產業園區發展之間的問題,推動二者之間的協調發展,為更多的產業園區規劃提供標準與規范。
2.3.2 環境影響評價的重點
2019年5月,湖南綠鴻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受衡山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委托,對衡山科學城(衡山工業集中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評價的重點如下:環境現狀調查、環境評價、資源與環境承載力分析、污染控制規劃論證以及環境影響的減緩措施等。
對此,需要做好以下幾點:正確識別區域開發活動可能會給環境帶來的影響;了解制約衡山科學城擴區的環境因素;制定園區環境保護方案;對各園區擬定的規劃方案進行環境影響分析,提出建議和意見[3~5]。
在規劃的過程中不得偏離總體目標,要遵循與當地的自然環境與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原則,對本次集中區規劃與相關法律法規、產業政策、上層位規劃和區域“三線一單”管控要求進行分析,保證園區建設與發展的可行性。從客觀角度來分析: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需要綜合考慮當地資源的環境容量與承載力,并全面分析園區的規劃和建設對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以此為目標決定開發規模與開發力度,并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1)土地資源利用現狀。衡山科學城(衡山工業集中區)總用地面積為186 hm2,其中建設用地63.55 hm2,非建設用地122.45 hm2。
(2)水資源利用現狀。衡山科學城(衡山工業集中區)內現有的給水管網不完善,片區周邊僅有南三路的DN800自來水主管網,水源來自城南的自來水廠中,而衡山科學城內目前僅有16家企業入駐,生活用水在70 t/d,暫時沒有用水量較大的企業,水資源消耗情況較小。
(3)能源利用現狀。衡山科學城的能源消耗主要以電能和液化石油為主。
在規劃衡山科學城過程中應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或者利用一些閑置的土地資源,并與相鄰地區的土地資源進行優勢互補,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園區規劃對土地資源浪費的現象。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在規劃園區時應當注重整體性,結合園區局部的使用情況實現環境影響評價[6]。
由于衡山科學城目前的污水配套管網設施尚未健全,污水可能順地勢漫流,給局部環境帶來影響。因此,針對水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
(1)做好廢水處理工作,修建污水集中池,去除污水中的有機負荷,減輕對附近水域的污染。
(2)施工污水收集經過沉淀處理之后,可回用或排入附近水體中,以減少污染。
(3)加強園區內排污管網的建設以及污染源的控制與監管,防止由于污水管網設施不健全給地下水水質造成污染。
(4)嚴格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9-2001)落實各企業危險固廢、一般固廢收集、暫存、運輸及處置等環節的防范措施。
(5)對園區內企業廠區的地面進行全部硬化,避免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對地下水資源造成污染。
解決園區環境的影響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涉及的知識領域和范圍十分廣泛,方法也比較多[7,8]。一般情況下,在選擇規劃方案的過程中對比法較為多見。即對比不同的規劃方案,從中選擇出一種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案。基于此,數學建模法是不二之選,該方法可以科學分析在規劃衡山科學城的過程中對周圍環境、水資源以及大氣污染造成的影響,并以數學建模的方式呈現出來。
產業園區的規劃會涉及到多方利益,而規劃政策的實施有可能會給周邊的相關產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9,10]。因此,在規劃產業園區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和注重公眾的參與程度,使規劃的方案兼顧到各方利益,最終形成最優的規劃方案。
(1)產業園區內的政府部門、地方官員以及人大代表應積極參與到產業園區的規劃中,掌握整個產業園區的規劃方向。
(2)環境與技術專家應對產業園區環境評價的全過程進行實地跟蹤,在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的同時提供技術支持。
(3)產業園區周邊的企業也應積極參與其中,關注產業園區的規劃對企業生產與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對各項規劃方案的落實加大監督的力度。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的解決辦法是一個系統與復雜的過程,所涉及的部門和人員眾多,因此加強和注重公眾參與的參與程度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上對產業園區的規劃作出科學與合理的評價。
衡山科學城(衡山工業集中區)建成和運行之后,隨著企業的不斷入駐,固體廢物的數量和規模也會日趨增加。因此,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在規劃的過程中還應對具有危險性的固體廢棄物進行全過程的控制與管理,保證其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園區應采用集裝箱式中轉站及大型車輛密封裝運相結合的中轉方式,在對固體廢物的收集、運輸過程中做到集裝化、封閉化。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轉站宜建于交通便利、不影響市容處,體量設計上應與周圍建筑物協調。
環境影響評價對產業園區的規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規劃產業園區的過程中要遵循與當地的自然環境與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注重環保方案效率、正確選擇規劃方案以及加強注重公眾參與等方法,判斷其對環境帶來的影響,促進產業園區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