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洪帥
(大屯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業公司,江蘇 徐州 221600)
近年來,隨著對環境需求的升級和粗放生產經營模式轉型變化的迫切要求,煤炭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特別是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以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國家領導人3 月15 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研究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問題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這對于煤炭企業即是挑戰又是機遇。為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需要,企業在不斷深化改革、轉型發展,同樣對企業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
為進一步提升團員青年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適應新形勢下煤炭企業共青團工作開展,激勵廣大青年銳意創新、樂于奉獻、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充分發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作用,不斷提高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創造力,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助推公司打造中煤集團一流能源綜合服務商的發展,因此,在全體團員青年中開展了“立足崗位作貢獻、青春建功助發展、共筑美好實業夢”團員青年“五比五爭”主題實踐活動[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青年也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對青年一代提出了新要求、新期望,青年一代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3]。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殷切教導廣大青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每一名青年都應通過不斷奮斗,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黨的十九大擘畫出祖國未來三十余年的發展藍圖,公司提出了建設“五型”新大屯愿景目標,而青年員工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是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贏得青年方能贏得未來。經調研了解,大屯公司現有35 周歲以下青年5400 余人,四礦青年人數較多,占比63%,但青年占職工總數為27%,所占比例偏低,老齡化趨勢嚴重;且青年職工隊伍整體素質較低,高級職稱和技師人員偏少,中級職稱和高級工總量較低。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青年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呈多元化發展,團組織在青年思想教育上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隨著公司大量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更新使用,對青年技術業務素質的提高和青年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團組織在創新和拓寬高素質青年人才隊伍的方法和渠道上有感不足[4]。伴隨著公司團干部工作能力、經驗缺乏,個別團干部認識不到位,觀念轉變較慢,表率作用不明顯,工作方式、方法陳舊、思維觀念上及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上和青年要求有一定差距。且在當今社會,青工價值觀日益趨利化,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愈發突出,較高的心理預期收入與偏低的現實工資,產生了心理落差,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在公司干事業的信心。青工在入職后,公司會根據專業和工作需要分配到相應的單位和崗位,但并沒有對青工的培養明確具體的方式方法和責任制度,各個單位在對青工的培育、留用方面也鮮有明確的規定,主要根據各單位領導對青工的重視程度自行而定。通過調研,我們總體感覺,鑒于現階段團員青年都具有強烈的成才愿望,渴求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企業發展相結合、相統一。新時期青年均有成才理想、更積極上進,希望得到認可。這就要求我們在服務青年成才工作中,樹立“大人才”觀念,倡導人人可成才、人人能成才,拓寬工作視野和格局。
為進一步了解企業青工的現狀,摸查廣大團員青年的政治態度、思想傾向和關注熱點,調研青年對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態度和難點,尋求團的工作與青年需求的結合點,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公司團委通過走訪12 家代表性團支部,召開專題座談交流會;利用網絡了解駐外單位團支部,同時通過調查問卷進行結果總結分析等方式,進一步摸清企業青工現狀,不斷探索結合企業實際的共青團工作結合方式,切實發揮黨的助手和生力軍,通過探索開展“五比五爭”主題實踐活動,促進廣大團員青年堅定政治信仰,增強政治思維,強化責任擔當,勇擔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和重任,不斷推進公司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以“學習型”團支部(小組)隊伍建設為載體,各團支部(小組)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宣傳、交流手段,建立本部學習交流群,積極開展“好文薦讀”、“與書為伴,快樂成長”等形式多樣的主題學習活動,進一步完善學習制度。同時,要求公司團員干部爭當學習的急先鋒,認真帶頭學習、深刻領會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學習青年工作理論、團的業務知識及與青年工作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爭當先進文化的傳播者,以加強青年教育,調動青年員工積極性為出發點,積極向廣大團員青年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能[5]。進一步培養團員青年敢于擔當的責任感,把增強團員意識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同時加強團員青年的企業形勢任務教育,引導青年充分認識到公司轉型的緊迫性、必要性以及面臨的挑戰和自身優勢,鼓勵更多的青年爭做“忠誠員工”,以實際行動支持企業改革轉型,主動為企業發展分憂解難。
以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創建工作為抓手,要求各團支部結合團員青年的技能提升需求,重點圍繞一線崗位團員青年的“操作技能”和管理崗位團員青年的“綜合技能”的提升,分門別類建立35 歲以下實業公司本部各分(子)公司技術人員信息統計表,一線崗位操作人員信息表,引導團員青年積極參與青工“技術比武”、素質提升、“五小”科技、“導師帶徒”、貫標、QC 小組等活動,并以青年人講授青年人為主體,開展“青工技能成長分享課”,促進學用結合、鍛煉能力水平,并做好優秀技術青年的推優薦才工作,努力為團員青年成長成才搭建平臺和渠道,號召廣大青工爭當崗位能手。
緊抓“青工”活動平臺,充分發揮各青崗員、環保小衛士哨兵作用,建立公司青年安全環保微信群,加強工作“扁平化”管理。不斷優化青崗員、環保小衛士隊伍,舉辦專題培訓班,提升青工的安全環保監察能力。聯合安全監察部、科技環保部成立青工安全環保督查小分隊,各分崗切實開展青安崗“專項行動”活動,以實際行動做好隱患排查、科技強安、生態環保等工作。組織團員青年開展青工安全宣教、環保知識競賽、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突發環境應急預案演練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要求各團支部定期開展安全環保主題團日、安全環保專題民主生活會,發揮好凝聚引導作用,護航企業安全生產,爭當優秀青工。
以工作需求為方向,以實際問題為導向,落實創新發展理念的實際行動,要求各團支部結合公司發展過程中有關生產、安全、發展經營、產品研發等方面遇到的新難點、新問題,利用有效的激勵政策,開展修舊利廢、技術攻關、科技創新、“雙創沙龍”、“建言獻策”等不同類型“雙創”活動。積極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召開技術攻關動員會,建立科技攻關團隊,引導青年技術人員運用創新的思維投入工作,虛心求教,刻苦鉆研,利用業余時間在孵化產業基地解決井下六大系統、智能制造、洗選裝備等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為推進公司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貢獻青春力量,助力企業發展。
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新時期雷鋒精神為落腳點,要求各團支部結合自身定位,制定《青年志愿服務月度活動的工作方案》,切實開展好青年突擊隊、青年志愿者活動,積極參與公司組織的團員青年義務勞動、“雷鋒日”志愿服務等各類文明志愿服務活動。同時,全面做好團員青年的調研員、組織建設的指導員、政策法規的宣傳員、充分利用選樹典型的力量帶動和影響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到奉獻社會、服務青年的偉大實踐中去,爭當文明風尚的傳播者和踐行者,積極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通過輿論宣傳發動,并配套基礎工作、重點工作、上級部署落實力、信息報送工作、創新工作量化考核,監督實施、評比獎勵方式,“五比五爭”主題實踐活動緊扣了“服務企業改革發展,服務青年成長成才”兩大任務,引導全公司團員干部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創先爭優,為進一步加快打造中煤集團一流綜合服務商建設征程提供了新動力、增添新活力,在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中營造了“創有目標、學有榜樣、趕有方向”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