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丹
(婁底瀟湘職業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為培養多方面發展的人才,更好滿足社會對藝術類人才的需要,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藝術類專業,其中音樂表演專業頗受學生歡迎。考慮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一些高職院校也開設了音樂表演專業,對于那些高考分數不高,但是十分熱愛音樂表演的學生來說,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一些高職院校由于資金、設備、教學人才不足,在該專業的教學水平和質量方面遠遠低于同專業其他高校。為此,一些教育專家和學者一直在研究適合音樂表演專業教學的教學模式,以克服上述的許多問題。專創融合是近年來流行的新名詞,是指專業知識理論與創新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我們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傳統的理論教學中,而沒有突破性的創新,創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眼前一亮,特別適合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先進的技術,因此研究音樂表演專業專創融合教學對提升高職院校的音樂表演專業具有極大的作用,對其他專業教學研究具有借鑒作用。
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發展創新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表演能力,激發學生音樂表演天賦,促進學生在畢業工作時能更加有熱情,更加沉著從容地面對機遇和挑戰,對學生未來的綜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專創融合教育就是教導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創新,在本專業中巧妙發展的同時,還能與其他專業相結合,多方面協調發展。創新思維在音樂表演專業內獲得更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能夠更加有效地解決問題,推動音樂表演專業未來的職業種類的豐富。專創融合是將創業教學方式和專業理論知識相融合,一方面將創新思維和教學模式,專業知識積累相結合,并運用到課程教學中,通過理論知識和創新思維的碰撞實現學生音樂表演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要吸納創新思維的方式方法。
穩定有效的開展專創融合教學改革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畢業創業和就業的能力,以幫助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能快速適應社會。而要做好專創融合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創新教育和專業課程理論知識教育相互結合起來,僅憑單一的創新教育方式或是枯燥乏味的專業課程教育都不能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難以培養出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創新能力極強的綜合性藝術類人才。
隨著我國對教育行業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高校、高職院校每年都不斷地擴招學生,從而導致我國畢業生數量連年呈上升的趨勢,從而產生了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高校學生畢業后都難以找到工作,對高職院校的音樂表演類學生來說,好的工作崗位更難找,同時,“藝考”熱潮持續上升也給畢業生帶來不小的就業壓力。對于高職院校音樂表演類學生開展專創融合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促進學生以創新思維掌握專業知識和表演技巧,增強學生的綜合藝術實力,甚至可以帶動學生創業,改善學生就業環境,減少就業壓力。
所羅門學習風格測試分析得出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風格特點主要分活躍型和感悟型,前者主要表現為學生喜歡積極的課堂氛圍和有趣的學習活動,從而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記憶力。感悟型學生更喜歡通過案例分析等加深印象,更加重視通過動手實踐悟出其中道理。這兩種學習風格各有優勢,主要是由于學生自身性格特點的差異性造成的,在進行實際教學時,應有變換的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
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已經開展了一段時期,對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獲得就業創業方法、培養就業創業意識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因為目前本專業的就業創業教學還沒有與專業教育相互結合,就業方向的教師和專業課程教師之間也缺乏溝通,容易產生有歧義的現象。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生多數存在文化課成績不好的情況,加之專業課教師的缺失使得學生對創新創業不夠重視,學生難以將就業創業理念應用到專業課的學習和實踐操作過程中,從而導致創新創業教育達不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要想在高職音樂表演專業教學中融入專創融合就需要將各方面的觀點、資料、人力統一安排。一方面通過院系相互協同配合,上到學校領導到各院系各專業領導、老師都應該肯定專創融合的緊要性,在全校共同統籌規劃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團體活動等教學模式。另一方面教授就業創業課程的老師和專業課教師要相互配合,共同組成音樂表演專業的專創融合教學團隊,這兩種不同教學方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互相交流和補充,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專創融合在音樂表演專業的融入。此外,還要促進各高職院校與教育部門,各高職院校之間,高職院校和學生之間的協調作用,使學科中的專業課之間相互協同,構建功能完善、結構合理、交叉培養的教育模式。
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在以往的傳統人才培養方面一般是以就業為目的單一化培養模式,培養的大部分是技能單一化的人才,而忽視了培養綜合性人才和對學生創新性的培養,因而容易出現在社會發展的激流中被淘汰。所以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需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在人才培養的內容和方法上,目標和形式上能夠有效體現專創融合的優勢。并進一步結合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對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不同類型的學生,不同課程教學,提供專創融合教學體系。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體系,離不開專創融合在音樂表演專業課課程體系中發揮作用。專業課程是教育學生的介質,能有效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將就業創業能力與專業課教學相融合,有利于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中去,是達到專創融合目的的重要手段。打造專創融合的教學體系,除了常規的基礎性課程以外還要增設創新創業理論指導課程,教授和創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并著重發揮專業課程在教育教學方面的作用。
音樂表演專業應將專業課程教學和創新創業課程相互結合,從多方面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在畢業后提供更多的創業和就業機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在校內積極開展各種創業類活動,鼓勵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和嘗試,永不言敗。例如,由學校安排構建高職學生創業實訓平臺,或是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與企業對接,推薦學生畢業前去這類企業實習。院系可以組織相關音樂表演類比賽,或是推薦專業課與實踐課成績優秀者參加省級、國家級等更高一級的比賽,鼓勵學生經常參加比賽的方式將創新創業理念和專業課程學習學以實用,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對其關注度,從而提升學生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同時,學生之間可以構建創新創業社團、邀請創新創業的學長學姐來學校開展講座。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離不開教師的啟發,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深受教師專業指導的影響,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要想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水平,需要組織一個專業能力強,理論知識扎實的教師團隊。所以對于學生來說,無論是通過校內的創業實訓平臺還是校企合作,都需要協調好專業課教師和創新創業課教師的教學模式,最好能聘請校外相關企業家、接觸創業者進行授課指導,才能有效實現音樂表演專業專創融合的創新創業實踐。
全面深化高職音樂專業專創融合教學改革,以專業知識與創新教學相結合的手段,打造教、學、演的教學改革模式,旨在提高學生音樂表演水平,提高學生對音樂表演的興趣,幫助學生在畢業后能過靈活面對就業問題,或是能及時轉型其他領域,并對學生創新創業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使藝術類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能緊抓專業課知識,促進學生朝著綜合應用型人才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