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材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金盆鄉干河小學,貴州 六盤水 553033)
引言:陽光體育理念下,體育教師需要有效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走出室內,在陽光下去進行運動,在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教師有效構建小學陽光體育活動,能夠對學生體育意識進行培養,促進學生不斷進行體育鍛煉,發展學生身心素養。本文就陽光體育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進行探討,以期有效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對學生綜合素養進行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新時代背景下,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引入了陽光體育思想,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將陽光體育落實在實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價值。因此,在小學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明確陽光體育教育思想,有效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優化,促進學生自主參與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思想落后,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進行運動訓練,忽視了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陽光體育教學理念的引入,要求教師基于學生身心發展特征,有效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優化,促進學生邊玩邊學,這對于激發學生體育興趣具有重要價值。可見,陽光體育理念的引入,契合了新課改教育思想,能夠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
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主要開展“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體育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體育學習過程較為被動,體育學習興趣不高。陽光體育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師優化體育教學活動,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自主訓練空間,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積極性。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自主性能夠得到體現,能夠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能夠獲得綜合發展,提高了體育教學開展價值。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過程中,陽光體育思想的應用,能夠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優化,促進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不斷改革。一方面,在陽光體育思想下,教師需要基于陽光體育教育理念,有效改革體育教學模式。這個過程中,傳統體育教學課程得到突破,能夠有效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積極融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不斷發展學生體育能力。另一方面,在陽光體育思想下,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能夠提高小學生體育自覺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陽光體育教育的實現,不僅能夠豐富學生體育活動,還能夠從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角度出發,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
雖然自我國實行教育改革以來,教育教學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有一些家長和教師受到以往應試教育的影響,將考試成績作為學習的最終目標,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受此觀念的影響,體育課程與其它學科課程相比,成為可有可無,甚至是浪費時間的課程。教師隨心所欲地安排活動,學生隨心所欲地活動,甚至有些體育課被其它科目強占連動,但這種情況總會有一些家長的支持,無奈的是學生只能接受默認,體育不能發展,素質不能全面提高,這無疑違背了教育改革的初衷,也從根本上影響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
當前,很多體育教師仍舊堅持傳統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機械化照搬大綱,導致體育教學活動單調,缺乏良好的互動性,不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特征,體育教學價值不高。這種教育模式下,體育教學課程缺乏創造性,與學生實際需求相脫節,導致學生興趣和認識不高,習慣于停留在玩上,體育課堂教學價值得不到體現。長期下來,學生難以有效掌握運動技能,難以有效進行體育知識學習,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逐漸喪失,同時,也不利于推動體育課程教學的發展進步。
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引入陽光體育教育思想,成為當前體育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學校要把發展陽光體育活動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工作,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作為體育課程改革的任務,讓每一個學生在陽光體育活動中鍛煉,在陽光體育中成長。但是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體育教學思想落后,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忽視陽光體育教學理念的應用,導致體育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法單調,體育課程教學價值不高。
國家明確提出“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讓學生走進操場、走進自然、走到陽光下”,“應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體質等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體育教學和活動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標、有規律的體育鍛煉”,這種體育教學思想下,不少對具體體育教育內容進行規劃,而是將體育課程設計空間交給教師和學校,教師和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求、學生身心發展特征有效進行體育教學設計,以此來激發學生體育運動意識,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綜合素養。近年來,隨著教育不斷進行改革,我國地方和學校對課程的決定權增強,校本課程開發成為學校教育教學開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在陽光體育教育思想下,教師應該重視校本課程開發價值,基于《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指導,根據學校的性質、特點有效開發體育教學資源,以此來滿足學生體育鍛煉需要,促進學生能夠在體育活動中實現健康發展。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在開發陽光體育校本課程時,應該從體育教育理念、體育教學形式等各個角度入手,有效創新體育教育過程,提高體育教學價值。
實際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師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對學生學習過程具有直接性影響,進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實現陽光體育教學,需要有效轉變教育理念,優化體育課堂教學環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知識學習過程,提高體育課程教學價值。體育課的環境對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特別是對體育學科的課堂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體育教學通常采用課外實踐教學,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體育課的積極性,是提高體育活動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揮發散思維的作用,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如,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因地制宜,善于應用各種體育教學設施,有效對體育教學項目進行開發,以此來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不斷發展學生素養。比如,學生可以因地制宜,增設瑜伽、體操、輪滑等體育項目,為學生帶來不同的體育項目,激發學生體育興趣。
新課改背景下,陽光體育思想被提出,要求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從學生角度出發,創新體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體育興趣。體育游戲是重要的體育教學策略,在陽光體育教學理念下,教師應該基于學生身心發展角度,有效進行體育游戲活動設計,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價值,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第一,在體育教學游戲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器材、學校場地等,同時注意部分對抗性項目,避免與身體發生接觸,基于此進行游戲設計,保證體育安全性;第二,在體育游戲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合理設計游戲引入時間,提高體育游戲教學價值。實際上,在體育游戲活動中,如果游戲時間太長,那么學生會逐漸喪失紀律性,體育游戲活動效率不高;如果游戲時間較短,學生難以有效融入其中,體育教學價值得不到體現。因此,在進行體育游戲活動設計時,教師應該有效把握體育游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第三,在體育游戲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制定合理的游戲規則,促進體育游戲有效開展。比如,在比賽性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制定合理的體育游戲規則,能夠對學生不文明行為進行約束,以此來促進體育游戲活動有序開展,提高體育教學價值。可見,陽光體育教學思想下,教師有效組織體育游戲活動,需要從學生身心發展、游戲時間、游戲規則等角度進行思考,有效對體育游戲活動進行優化,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興趣,推動陽光體育游戲活動高效開展。
實際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能否成功,取決于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著引導和啟發作用,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一定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促進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形成。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有效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具有重要意義。良好師生互動的展開,能夠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提高教師課堂引導作用。體育教學一般在課外進行展開,需要較大的空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影響,很多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專注度不高,容易出現各玩各的、不守紀律等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將會影響課堂教學氛圍,降低了體育教學的快樂度。在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地與學生進行語言互動,抓住學生注意力,就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進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以看出,良好的教學互動,是實現陽光體育的重要措施,能夠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新課改背景下,強調以生為本,注重學生綜合性發展。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要求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征,有效進行教育創新,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體育學習空間,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過程,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實現陽光體育教育。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素質教養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又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舉例來說,教師在講解“腳內側踢足球”這一技巧性動作時,首先,教師可以將動作要領講解給學生,促進學生進行體驗,然后,教師給學生兩兩分組,促進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反復訓練。學生在分組訓練過程中,可以根據動作要領進行自由發揮,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主體性意識,還能夠促進學生通過分組訓練,不斷培養自身體育習慣,感受到足球訓練帶來的樂趣。因此,陽光體育思想下,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體育學習時間,促進學生自主進行體育訓練,不僅可以激發學生體育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體育習慣,促進學生感受體育興趣樂趣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體育能力。
總結語:小學教育階段,正是學生身心素養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有效開展陽光體育教育活動,能夠對學生體育學習過程進行優化,不斷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因此,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陽光體育教育理念,有效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優化,組織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促進學生不斷發展進步,培養學生體育能力,促使學生獲得全面性、綜合性發展,實現體育課堂教學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