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子健
(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引言:核心力量一詞的提出為人們創造了一種全新、科學的訓練觀念,并且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但是整體而言,該訓練理念在我國普及率相對較低。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籃球事業的發展,籃球運動不僅需要運動員具備充足的力量,還需要運動員具備較高的肌肉協調性以及控制力,強調運動員應存在良好的體能耐力,因此,通過以運動員實際情況出發,采取科學核心力量訓練,可有效強化運動員綜合能力,減少運動員運動受損情況。
具體而言,基于核心力量訓練,人體中間環節屬于重要訓練區域,而在這部分中,共存在29 塊肌肉,因此,強調核心力量訓練應充分將人體每一塊肌肉得到有效訓練。同時,在人體中,核心肌肉群在保持人體重心穩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經核心力量訓練,有利于鍛煉核心肌肉群,幫助學生提升發力技巧。同時,通過核心力量訓練,還能夠進一步協調學生身體姿勢,提高學生專項技術,進而優化學生運動技能。對比傳統訓練方式,核心力量訓練具有更強的不穩定因素,涉及到大量重要區域肌肉群訓練,因此,該訓練方式也與傳統訓練方式存在明顯的差異,能夠確保深層次肌肉群均可以有效參與到各項訓練工作中,提升學生肌肉群協調能力,在有效改善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專項技術能力。
對比其他運動項目,籃球在經濟性、合作性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并且具有技術性以及挑戰性的特征,屬于學生活動頻率較高的運動項目。而作為籃球運動員,除具備一定的肌肉外,還需要保持優秀的反應能力、運動速度以及身體平衡性。因為籃球動作多具有較強的流暢性以及連貫性,需要運動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突破對方防線進而投籃,對運動員體力消耗較為嚴重,在體力不足的情況下,將會嚴重降低運動員反應能力以及進攻速度,進而導致學生無法取得優異的成績。而通過加強核心力量訓練,在增加學生運動體力方面優勢顯著,進而使學生在運動全程保持充足體力完成各項流暢動作,最終獲取勝利。
籃球也被稱之為全身運動,整個運動將會活動到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因為籃球耗費體力較為嚴重,在保持動作流暢性的基礎上,高效省力的籃球動作就成為學生日常的研究重點,而這也需要借助核心力量訓練作為支撐。通過有效落實各項核心力量訓練,能夠有效強化學生肢體力量,增加學生身體協調運動,并以最省力的方式完成各項動作,進而使學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體力。因此,學生應積極尋找與該項相關的核心力量訓練項目,經針對性練習,有效提升學生整體技能。
1.無器械訓練
在不使用器械的情況下,學生可自主借助仰橋方式,完成訓練,在實際過程中,還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使用挺髖、俯臥撐,對自身進行訓練。例如,針對腿臂交叉兩頭起這一運動,在開展過程中,學生應平躺于墊子中,在腦后交叉自己的雙手,以左腳作為起始步驟,將自身右肘、左腿呈現交叉狀態,并保持15s,之后將該動作變換為右腿、左肘,繼續保持15s,交替進行。而針對單臂俯臥撐,學生應首先保持俯臥撐姿勢,以此作為起始工作,使雙手與墊子相接,并逐步抬起左手,保持5s 后,將左手放下變為右手,并進行交替訓練。通過上述訓練方法,能夠有效優化學生核心肌群力量,并進一步提升學生身體協調性,該類訓練方式具有一定的基礎性,適用性較高,學生可在宿舍、操場等地進行練習,限制較少。
2.單一器材訓練
結合既往核心訓練,平衡球的應用十分常見。借助平衡球,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對學生軀干部分進行鍛煉,幫助學生逐步正確控制自身各項動作以及姿勢,有利于提升學生身體協調性。結合實踐,學生應在使用平衡球的基礎上,增加雙腿支撐練習,并進一步進行單腿旋髖練習。其中,以雙腿支撐練習為例,需要學生正確放好平衡球,并保持雙腿并攏,貼于在平衡球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雙手支撐地面,保持手臂與雙腿、脊柱與地面處于垂直狀態,注意對自身姿勢進行控制,防止身體彎曲。在保持上述姿勢過程中,學生應合理調節自身呼吸,保證呼吸均勻。學生要注意觀察自身訓練情況,并結合訓練進度不斷增加訓練難度,例如,可將雙手改變為單手等,有效強化學生平衡能力,優化學生身體協調性[1]。
3.綜合器材訓練
在平衡球訓練后,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核心肌群訓練素養,因此,學生可結合自身訓練情況,進一步應用綜合器材訓練,強化自身協調能力。綜合器材訓練通過為學生創造一種不平衡狀態,能夠在鍛煉學生肌肉系統的基礎上,有效協調學生神經系統,進而起到激活學生核心肌肉群的作用,使其能夠參與到各項訓練工作中,優化學生協調能力。當前,在學生中適用性較高的該類訓練項目包括持球旋轉等,還可以使用Pilates 訓練對自身肌肉系統協調性加以調整。具體而言,持球旋轉需要學生將持球放于身下,并保持俯臥狀態,將自己的雙腳進行固定,使骨盆部分充分貼合于平衡球。以脊柱作為中心,左右旋轉,在訓練過程中,可提升球重量,幫助自身不斷增加訓練難度,提高學生平衡技能。Pilates 訓練強調在訓練學生體能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有機結合心理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學生應在將平衡球放好后屈膝于球上,通過控制自身身體肌肉,保持身體平衡,進而實現肌肉群控制。
4.雙人組合訓練
該訓練方式需要學生之間相互協作,對核心力量進行訓練,該訓練主要對學生核心肌肉群進行控制。具體訓練步驟如下:學生將平衡球放好后在平衡球中開展單腿站立以及屈膝等動作,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軀干穩定性,進而提升自身平衡性。學生應互相觀察對方動作,并進行指導以及糾正,合理調整自身動作,確保動作標準性。同時,在訓練進程良好的情況下,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逐步增加訓練難度。除此之外,結合整個核心力量訓練,學生應秉承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斷增加訓練難度以及訓練時間,確保學生核心力量訓練的有效性[2]。
5.單人支撐練習
學生應保持躺平狀態,雙手持球體對雙腳進行支撐,并進一步開展圓周運動,以不同方向,對自身加以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學生應明確訓練重點,包括三角肌、腹肌等。在該項訓練結束后,學生可調整姿勢為仰臥,并借助雙球體,支撐自身雙肩,并完成相應的規定工作,以不同方向,對自身展開訓練。在每次訓練結束后,學生可自主進行休息90s,該部分訓練以背部肌作為主要區域。最后,學生應將自身調整為下趴姿勢,以自身雙手進行撐球,完成各項訓練運動,訓練應保持在不同方向下進行,確保能夠使學生肌肉系統得到有效鍛煉,其中,需要注意訓練重點,包括肩部、胯部等。
1.明確訓練目標
就目前而言,核心力量重要性已經在所有學生心中乃至全行業內達成共識,并且在高校中,各項核心力量訓練器械已經趨于完善,可為學生核心力量訓練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學生應在教師的建議下,綜合評估自身身體素質,并對自身運動能力以及運動強度接受能力進行判斷,以此作為基礎,經過與教師進行探討,制定一套屬于自己的訓練體系,借助循序漸進的訓練,有效提升自身身體素質,強化自身身體機能。這要求學生應明確自身優勢以及劣勢,合理制定訓練目標,明確整體上的訓練方向,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訓練方案,確保整個核心力量訓練有效開展,具體而言,可以腰部、背部肌肉群訓練作為重點,將核心力量訓練項目有機應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
2.強化訓練管理
總體而言,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在核心力量訓練方面起步相對較晚,各類訓練方法也相對較少,因此,學生應在明確核心力量重要性的基礎上,切實提升對自身核心力量訓練的關注度,并根據總體訓練方案,及時跟進自身訓練進度。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根據自身訓練情況,判斷自身身體素質不足之處,例如,在腰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學生應合理對訓練時間進行分配,增加腰部力量訓練時間,確保學生能夠及時彌補自身劣勢,取得最佳訓練成效[3]。同時,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應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免受到情緒影響,在訓練進度緩慢的情況下,出現自暴自棄的心理,對訓練進程不利。
3.創新訓練方式
結合實際訓練,學生在開展核心力量訓練過程中,應在認真傾聽教師講解的同時,展開深入思考,確保每一個動作的精準性,使自身核心力量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同時,學生應將各類訓練方法與自身身體軀體情況相對應,結合實際情況,在合理選擇訓練方式的基礎上,對不同訓練方式組合進行有效創新,還可以進一步創新訓練方法,確保核心訓練方式能夠有效滿足自身實際訓練需求,通過不斷探索新型核心力量訓練方式,有效提升訓練的針對性,確保自身訓練成效,使自身身體素質得到不斷強化,優化自身籃球運動能力[4]。
結論:對于高校籃球訓練而言,核心力量訓練具有關鍵性的意義,能夠有效提升高校學生身體素質,進一步優化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因此,作為高校學生,應充分認識到核心力量訓練的重要性,結合自身身體情況,根據教師的建議,總結屬于自己的針對性核心訓練方法,有效優化自身柔韌性以及靈敏性,改善以往訓練過程中存在的誤區,確保能夠堅持不懈的鍛煉自身核心力量,并將核心力量有效在籃球運動中予以均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