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飛
(吉林市亞橋恒山路九年制學校,吉林 吉林市 132000)
生物,顧名思義,是有關于生命體奧妙的一門學科,應當是極具學科魅力和擁有獨特學習內容的一門課程。對于初中生而言,接觸到這樣的學習內容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現在的初中生物教學,總是或多或少面臨教育方面的困難: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普遍認為學習生物很難,對日后從事生物技術方面研究更是沒有興趣。如此現狀,值得生物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去激發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熱情。以下內容是針對生物學困生的一些教育教學心得,希望各位生物教師能夠共同探索,討論出生物教育方面的有效教學方法。
大家都知道,每個學科都有學困生,可能是沒有興趣,也可能就是簡單的偏科,還有一些學生是前期學習很投入,卻沒有得到意料之中的成績,慢慢地就喪失了對于一門學科的學習熱情。分析產生生物學困生的原因,也無非是以上幾點。首先,生物作為初中階段學生才開始了解、學習的一門新學科,理所當然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在學習初期,學生懷揣著對未知生命世界的無限熱情,全身心投入生物的課堂學習當中。由于許多學生熱愛生物學習,對于生物成績有很高的希冀。所以,當生物學習更多的體現在教材上面枯燥呆板的文字和插圖之后,學生產生學習落差,課堂內容不能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甚至反感厭惡,考試成績也會慢慢變差,如此一來,教師依舊按照原定教學計劃進行課堂教學,課堂學習更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課堂氣氛差,學生學習效率低,最終,這些學生逐漸成為生物學科的學困生。此外,家庭情況、學生個人素質等也歸為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導致學生成為生物學困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不可同一而論,最佳解決方法就是對癥下藥,逐個擊破。生物教師可以逐個跟學困生談話,了解清楚學生成績差的原因,然后針對這些學生采取有效措施。例如:《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這一章節,學生可能不會使用顯微鏡研究細胞和動植物結構,生物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著重關注學困生,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學到《人的由來》這類章節,有些學生對于“人的生殖”“青春期”等內容可能產生抵觸、害羞心理,這也是產生學困生的可能原因,因此,生物教師的啟發、講解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在談論自己相關事情的基礎上,跟學生聊天,鼓勵學生講講自己面臨的這方面尷尬性問題,最好能夠讓學生自己克服這種心理。如果是家庭因素造成成績下降,教師可以進行家訪,盡己所能幫助學生樹立起陽光健康的心態,帶領學生一起探索生物奧秘,逐漸產生學習熱情,提高生物學習成績。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物學習也一樣。很多學生成為學困生原因是:生物課內容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生動有趣。因此,生物教師就應該帶著感情去教學,而不是一味講解教材,不論是動植物,還是人類世界,或是生物多樣性、人體的營養等,都有其特定的想象空間。學習《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生物的進化》這些內容,學生都希望得到深刻的理解認識,教師講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設備,準備一些圖片和視頻,與學生在觀賞的同時,了解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體會遺傳基因的獨特性、奇妙性,甚至可以中斷視頻,進行提問,尤其是讓學困生回答,讓學生尋找自己身上遺傳作用的結果,將課堂氣氛調動起來,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相關生物知識。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這一單元,有植物、昆蟲、鳥的生殖進化,有條件的生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動物園、博物館等地方,實地考察、近距離接觸,對所學知識了解更深。平時課堂上,教師也應該創設具體情境,在輕松的氛圍中講解知識,讓學生形成有疑必問的學習態度,課堂內外,校園內外,只要有相關生物知識,教師就應該帶領學生了解。關心、關愛學生,尤其是生物學困生,讓他們感受生物學習的美好,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生物知識,慢慢產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學習并非一曝十寒之功,對于學困生來說,更應該長期堅持,生物學習是一個探索性過程,必須始終懷有強烈的熱情和滿腔的興致去研究、去探討,才能得到生物知識的理解滲透。生物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針對學困生應當采取獨特的教學模式,為學困生營造一種生物學習其實很有趣的情境,讓他們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下逐漸體會生物學習的樂趣,培養起生物學習和研究探索生物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