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衎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語言是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要進行卓有成效的交流,是離不開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語言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中一種最常規的手段和工具,要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語言幽默風趣是至關重要的。本篇文章指出要使課堂語言幽默風趣,應做到以下幾方面:借題發揮,妙用修辭手法,跟上時代步伐。
關鍵詞:語言 課堂教學 幽默風趣 積極性 提高
能讓一所學校充滿生機的是教師和學生,能對學生起決定性引導作用的是教師,能對學生的行為、習慣、成長起培養作用的是教師如何實施的教育教學方法。但是,小學語文按照以往課程標準的要求,通常是以它的準確性、邏輯性、啟發性、形象性等為主要教學模式的傳統教育手段,而最能活躍氣氛、起到感染力效果的幽默性教學方法卻一直被教師忽略。其實,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適量且準確地運用幽默風趣教育教學法,教育所得到的實際成效將會是不可小視的。因此,本人認為:革“傳統教學”之故,鼎“幽默教學”之新,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言語一旦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即使是干癟無味的內容,如果任教的老師能靈活地運用幽默教育教學法,便能將文章賦予生動、具體、形象、傳神、逼真、富有感染力等特點。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要求準確、規范,且具啟發性、趣味性。同樣,在語文教學中善于運用幽默,會使課堂更添感染力,學生接受的知識更具快捷性、形象性,接受的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美”。
一、推行原因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教師完全按照“教學常規六認真”進行備課,講課也是循序漸進,娓娓道來,可語言總是局限于教條,趨向于呆板,基本走老套化的方式,在學生眼中卻是屬于不受歡迎的課堂。雖然老師講得口干舌燥,感覺上是激情飛揚,而學生卻愁眉苦臉,一副垂頭喪氣之態,于是導致課堂效果與教師的努力程度無法形成正比。所以教師如果只重視了語言的規范性,墨守成規進行教育教學,顯然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和學生需求的步伐,唯有教學充滿幽默風趣,方能凸顯事倍功半的效果。因為幽默風趣在教學中恰到好處的運用是語文學科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旦做到將會大大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講究幽默風趣的語言藝術,不僅是教學的需要,更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應證教育者是否理解了課標,悟透了書本,讀懂了學生。對于一線教師教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便是對語言的精雕細刻,培養學生豁達樂觀且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這是關系學生健康成長的大事。語文課堂上的教學幽默應該是積極的、健康的、有趣的、向上的,這是教學幽默風趣的外在特征,同時教學幽默風趣還應該是具有教育性的,在笑聲中蘊含著意味深長的思考,力求使學生吮吸知識后獲益匪淺。這樣,幽默風趣的方法在教學中的適當發揮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發出的璀璨光芒。
二、施行方案
幽默風趣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創建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幽默之中串聯著樂趣,幽默之中伴隨著機智,幽默之中章顯出特色。有人說:“幽默是一種智慧的體現。”也就是說,在課堂上的幽默一定要有其作用,而非胡扯瞎編,應該來源于書本,取之于書本,用之于書本,適合于書本,針對學生的年齡段、個性、基本功來恰當地運用,這樣,將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借題發揮
借題發揮就是圍繞某一話題,編制出相關的、完全不同的或與其相反的詮釋,并且在敘述的過程中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思考,這樣做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一次,當我在進行《鹿和狼的故事》的授課中,講到羅斯??偨y采取一系列保護措施之后鹿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時。我這樣設計到:鹿在此時沒有了狼群的威脅,有的低頭彎腰享受著“美餐”,有的悠閑自得地享受著陽光雨露,有的踮起后腳,直立著身子,握著前腳,恰似一對跳著拉丁舞的情侶。并且,那時我還跳起了一小段的“盜版”拉丁舞,然而當時的課堂一下子生動萬分。反之,在上課時不是很善于運用語言的幽默性,卻還要生拉硬拽地將其套用在課堂上,這樣的做法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很容易適得其反,使學生們的學習氛圍無抑揚頓挫之感,過于平鋪直敘而顯得枯燥乏味。
(二)妙用修辭手法
課堂教育中,適當、適時地加入一定的幽默“佐料”,會更好地表達出教師想要表達的更為強烈的情感,將抽象的概念更為形象地傳授給學生。當然,在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必須貼切課文內容和實際情況。例如,詩歌《游園不值》中有這樣一句話:小扣柴扉久不開。這里教師可以借助這一句詩問問學生:詩句中講到“久不開”,這是為什么?難道主人不在家,主人不方便,主人穿越到現在來到我們的課堂?如此一來,學生積極性被瞬間提高,思維也一下子打開,可以無限地發揮自己的想象,這種引導完全擺脫了以往的傳統式教育方法,讓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瞬間躍升一個臺階。
(三)跟上時代步伐
為了讓課堂變得幽默,老師應堅持向生活學習,努力吸收來自于社會、網絡中的新鮮元素。當然,在把這些生活中的語言搬到課堂上的同時,肯定是需要打磨和提煉的,不能只是單純地為了引學生發笑而胡用濫用。例如,在去年的一次校級公開示范課中,當講解到《只有一個地球》的總結語時,我運用了《熊出沒》中的善用語言——“保護森林,熊熊有責”,瞬間,讓學生把枯燥無味的課堂升級為幽默風趣的形式。這樣一來,教育語言具有幽默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培養了良好的品性,達到了健康優美的修養境界。而且,教師以生動有趣、詼諧幽默的語言教授知識,還可以使學生直接享受上課時的樂趣,充分體驗輕松快樂的情緒,從而擺脫傳統教育法那種苦讀的煩惱,進入快樂學習的狀態。
總之,大量的課堂教學實踐表明,課堂教育中幽默風趣模式的運用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正如生活中也要有幽默作為調味劑一般。幽默是睿智、靈氣的表現,是高品質、高素質的象征。所以,善用幽默的語言來教育的語文教師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幽默風趣語言的運用可以培養學生們樂觀豁達的氣度,積極進取的精神,以新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也正是因為如此,讓我堅定了一個信念——我會一如既往地幽默下去,繼續運用和創造這種“教師幽默教”“學生輕松學”“習慣良好養”“知識穩固拿”“效果頂呱呱”的教育模式。
我知道:魯迅先生棄醫從文以幽默風趣的教育方式關心、拯救、成就了無數年輕人的夢想;我規劃:幽默風趣的教育模式將會成為教育教學生涯中一朵永不凋謝的花朵;我相信:我會將幽默風趣的教育模式打造成傳道受業解惑道路上最響亮的名片;我憧憬:未來的教育事業會更多、更廣地運用幽默風趣的教育模式。因為:要達到高效率、高質量的教育效果,缺少了幽默風趣的教育模式是萬萬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