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霞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推進,現代化的技術在教育行業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現代化技術手段在語文教學課堂中的運用優化了教學結構以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
當今社會已經邁入信息化時代,人類生產生活和思維學習方式都受到巨大的影響。信息化時代不僅改變著現在的教育模式,區塊鏈的運用,互聯網+教育的新模式,同時也塑造著未來的教育,未來的教育是基于網絡環境更加開放的教育,是更加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多樣性的教育,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快樂學習的教育,是更加智慧的教育。
中學語文教學也應順應時代的變化,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斷的改進不斷的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說明了語文的教學不單單是知識點的傳授,更是一種人文的傳遞,講究一種語文味,但是如何才能在中學語文課堂中運用現代化技術充分展現出一堂語文味十足的課程呢?針對以上問題作如下幾點的探究思考。
一、運用現代化技術優化教學方法
1.語文教學中的形聲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化的語文教學相比較于傳統的教學,教師上課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加許多視頻資料和形象生動的聲像素材,播放影視資料,吸引學生注意,相較于傳統教學而言,增加了許多的生動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課文《皇帝的新裝》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播放動畫視頻的形式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對于視頻的觀看,從而引進課堂中進行教學。
2.語文教學環境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
在語文教學中,有的文章是枯燥乏味且篇幅較長,如《黃河頌》,同學們朗讀課文,黃河頌是一篇壯闊的朗誦詞,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并能聲情并茂地朗頌出來呢?并體會其中作者所蘊含的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一定的情境,配上《黃河頌》中關于黃河的紀錄片,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黃河的壯闊景色,再帶著感情配樂去朗誦課文。提高學生的朗誦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使他們感受到鮮活的語文味和語文素養來,以此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3.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引導學生自學
進入初中階段,學習科目增多,學習任務較重,學生要改變小學時的被動學習轉為自主學習。在此階段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運用導學案,幫助學生學會把握重難點知識。在導學案中教師可以明確本篇課文的重點,并以作業的形式提出給學生,讓學生在充分預習課文之后結合現有的互聯網去查詢資料補充,運用平板電腦對資料進行整理并且完成老師布置在平板電腦上的作業。當老師在講授文章重難點時,學生能明白相應的知識點。能夠鍛煉學生去搜索分析整理資料的能力。這樣的授課模式對學生確定了導學的方向。
二、利用現代化技術,優化課堂模式
互聯網的運用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為例可以運用平板電腦或者手機在上面制作出這篇課文的寫作思路,故事情節等可以小組一起整理思考最可愛的人具有什么品質,里面講到的三個故事中都有哪些人。并制作成ppt文檔上臺介紹,同時根據課文旁批結合課后題去回答問題,要求小組內分工明確。大家圍繞一個問題共同去解決去進步,再利用平板或者在互聯網上搜索資料時可以使學生更直觀更容易理解,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新技術帶來新改變。這不僅利于學生獲取知識,也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效率,讓每位同學都參與進來,學生也在此過程中從導學到自學的轉變,提高了學習效率。現代化的技術,給師生都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同時也創造出機遇和挑戰。
三、利用現代化技術,拓展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一是在進行教學時候,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光靠課堂是不夠的,再結合課文可以適當在語文教學上進行補充延伸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提升學生探究能力和語文素養能力,在講到杜甫的詩《登高》的時候可以在背景介紹中給學生拓展杜甫的生平遭遇,讓學生去查詢資料制作出ppt關于自己知道的杜甫的故事以及代表作講給同學們聽,老師可以恰當補充處于何背景之下寫下的這首《登高》的。讓同學們可以直觀了解杜甫,感悟作者當時寫下這首歌的情感。幫助學生對杜甫的形象更加深刻的理解,豐富學生知識量,以提高學生文學素養。
二是學生作為新課程教育系改革下課堂的主體其學習自主性的發揮對于教學質量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有極大的影響,學生需要結合自身去感悟理解語文,在生活中去尋找素材,完成對課文的理解和分析,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提升自己的語文感悟能力。
三是互聯網技術下教學手段呈現多樣化。視頻、動畫的展現再現課文場景、展示寫作實物場景,增加語文教學直觀性,為學生提供思維、表達的實踐機會,也可以代替板書演示、節省時間,增大信息傳遞量。幻燈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范圍廣泛,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語法教學,課始、課中、課終,練習、考核等都可使用。閱讀教學中課文的場景可用畫圖形式展示出來,增強直觀性、形象性。寫作教學可展示寫作實物場景,調動學生思維。多樣化的手段實用性很強。
四是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包含的內容較廣泛,不僅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從“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讀法中去積累,從“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聽中積累,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誦中積累,從“油然作云,沛然下雨”的說中積累,從“心入于境,情會于物”的寫中積累,從“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的做中積累。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
四、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化的時代給學生和老師帶來很多的便利,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教育現代化的技術給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互聯網+教育、區塊鏈的運用可以在極大的程度上輔助教學,豐富課堂內容和手段。合理的利用好現代化的技術,更好的致力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實現更加智慧型的人文素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