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蘭
小學3年級是各種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形成及品行轉變的重要時期。所以長時間的學習和作業量的增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感和距離感。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習愉快并能提高單位時間內的知識掌握量呢?那就是以提高課堂參與率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面我就從實踐中感悟的一些實例來談一下我是怎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以便促進學習效率的。
一、努力培養有強大責任心的組長
我們的學生現在正是個性形成時期,所以對同齡學生比較最敏感。出于考慮到學生的這種特點,我以優秀的組長能培養出優秀組員的理念,努力培養責任心強的組長。首先我們班級學生是以4名為單位編成11組,組長坐在最后位置把組員安排在前座,組長管理組員的一舉一動。即利用組長坐在最后位置的優勢,及時督促對學習怠慢或不參與學習的組員,有不知道的問題時及時解答。用一句話來說組長跟組員應形成伙伴關系,組長全面管理組員的學習,紀律等各方面的問題。因編成11個組,所以全班一半以上的同學都要當組長的角色,但從我班的情況來看,很容易找到學習情況好,管理能力強,有責任心的女學生,但男學生符合當組長的僅僅有2,3名。部分學生有較好的管理能力和積極性,但在學習方面有不能指導組員的組長,管理那些學習怠慢的學生還可以但遇到不知道的問題時連他們自己的學習也成問題,所以在這方面存在著困難。所以讓紀律散漫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當組長時連自己的學習也不學,仗著自己是組長的優勢出現與組員一起玩的傾向反而對學習產生逆效果。所以考慮到參與學習的自覺性更重要,把雖然成績差,管理能力好的學生重新選為組長,在學習方面純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同組其他成員的幫助。紀律跟得上,自然地在組長的監督下紀律散漫的組員也只好乖乖的參與學習。經過一段時間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部分組員只相信自己的實力無視組長根本不想聽組長的話。組長也由于很難管理組員甚至有哭泣的時候。所以組長們一起討論在最淘氣的組員里擔當自己有信心管理的組員。所以組員也害怕組長不敢對學習怠慢,也出現不妨礙其他同學學習的情況。經過10幾次反復的組長安排和組的編程,現在組編程和管理已經基本穩定。一句話說,交給組長所有的管理權在不脫離一定權限的前提下全權負責管理組員并一起發展進步,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埋下他們對學習的責任感。
二、給學生創造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兒童一出生就有會學習的天分。怎樣才能利用孩子們的這種天分,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并發覺自身的知識,發現問題并解決它。思索的結果,在先進經驗與理論的推動下即使教師教的比較少但學生還是學的比較多。而且可避免對學習的厭倦感,進而愉快與健全的進步。在先學后教,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在數學課門上先給學生留預習作業然后根據學生的交流進行學習。剛開始的時候,出來講解的學生僅限于幾名上等生,且講解的不自然。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主動地參加并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反復思索的結果,根據研究者老師們的經驗,以小組為單位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1.根據可動員孩子們學習積極性的評價體系來提高學習參與率
首先到前面來講解的學生先給10個小招貼,如果講解的有條理表達清晰,那么再給15個。然后在小組內不愿意發表的(成績差的學生)學生開始以1,2,3,4的順序1號參與的交流或發表給予小招貼4個,2號給3個,3號給2個,4號給1個,交流時全部都參加的給40個等,根據參加的程度,以不同的小招貼來表揚從而培養個小組的學習積極性與責任感。結果組長很自然地為了小組的得分利用課前交流時間反復的指導成員能夠講解問題,成員也理解組長的心情也依據對小組的責任心利用交流時間認真的準備講解,并能與同學交流預習作業,得到家長幫助的現象也增多。
2.為了布置適當的預習作業而努力
根據上述的評議制度,主要考慮在交流預習作業方面,怎樣合理地布置能與孩子們的實際生活經歷及每名學生的知識水平相適應的預習作業。由于剛開始沒有考慮到研究方面的問題,因而布置了一個小時內可以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討論。結果一部分學生因獨立學習、解決預習作業方面的個人能力的差異,不能全部完成或因完成這項任務花費太多的時間而產生厭倦的傾向。同時,因同一類型的問題較多,一個小時的交流時間不夠充足,也不能掌握重點,所以出現了表面上進行討論而敷衍了事的情況。因此,在經過反復的研究和實踐后,在普通的習題課堂上,進行了拿出具有交流價值的問題與學生們交流(說明)的準備。而在教授新課,傳授新知識的時候,布置了一些簡單且具有探索性的問題。通常情況下不超過5道題。這樣以來,學生們完成預習作業的情況有所好轉。
3.傳授交流方法,使他們通過參與享受其中的快樂
以預習作業為前提,組織以交流為基礎的學習,使學生們學會交流是最根本的問題。因此,首先為了能給學生們提供充分的交流時間和空間,利用早晨的課前時間,讓他們進行小組交流后,再在課堂中進行全體的交流。小組交流時,一定要使一兩名尖子生先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要避免后面發言的同學無條件的順從前面發言者的想法,無論錯與對都要通過發表自己的見解,判斷自己的正誤,使其領會進行獨立思考的必要性。
總的來說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了大的變化,每天有很多要與同學交流的現象逐漸增多,可以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特別是在學習中被名為差等生的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準備與同學們進行交流,來找我問在課堂上沒有交流到的問題什么時候交流,等待下一節數學課等,我看到了他們是那么的積極,那么的渴望參與到每一堂課的時候,我的心理是暖滋滋的,因為我看到了他們的變化,我為他們而感到自豪。隨著時間的流逝深信以后有更好的結果,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符合孩子們心理特點和發展特點的好方法,在其中教師與學生能夠一起成長,即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率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會繼續努力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