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殿莉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初步學會磨礪堅強意志的具體方法,確立明確的目標。
2.懂得加強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做自己不感興趣但有意義的事情。
3.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磨煉意志
難點:做自己不感興趣但有意義的事,培養習慣,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
教學準備:目標單、學生的幾本作業本、錄制微課
教學過程:
科學導入循環播放殘疾人身殘志堅的動畫圖片、音樂。播放學生跑操、學習照片。跑操鍛煉、上課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動磨煉自己意志、健康成長的過程。怎樣在生活中更好地磨煉自己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天提供一個榜樣示范——北大最帥雙胞胎磨礪自我的故事(播放視頻)
師:他們通過磨礪自我、奮斗不止,成功地邁過了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關卡——高考,圓夢燕園。故事震撼了億萬家庭和學子,下面讓我們共同探究2位大哥哥是如何在生活中磨煉成就自我的。)
環節一:羨!人生的卓越
河南一家知名報社是這樣評價:
(一)人生卓越: 升入北大的智慧學子,網上火爆的北大孿生兄弟
有夢想,肯吃苦,不達目的不罷休。愛運動,愛旅游。愛音樂,愛賺錢。不死讀書,不早戀,做乖乖兒子。臭美,愛打扮。記不住微博密碼,不是時尚潮人。
師:同學們,你對這他們哪方面的品質表現最感興趣?這對孿生兄弟能夠不斷成就自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二)深層追蹤
最根本的原因有夢想、有目標、有追求。因為夢想就是燈塔,照亮我們行進的道路;夢想是航標,指明我們前進的方向。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人生有夢才算美,幾度風雨多輪回,蒼桑摔出鐵打漢,滾石釀出震天雷”。
(展示)孿生兄弟在書中寫到:不知道從何時起,北大變成一顆在我心里生根發芽的種子。因為夢想會發光,所以,無論身處多么漆黑的角落,也總能有一束亮光,引領我們前往,風雨兼程。我要上北大社會學系,像費孝通一樣做一個社會學家,去探究社會生活的奧秘,建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社會。
思考:2.為什么我們說這對孿生兄弟“志向高遠”?(展示)
歸結:他們能把自己的學習理想與國家、社會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歷史上有所成就的人物都就這樣的志向目標。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曾發出“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心聲。你還知道有哪些著名人物把個人目標與國家需要聯系在一起鑄就了自己的出彩人生嗎?
師:規劃目標,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重要的是落實到位。
下面,請同學們從長遠和近期目標中任選一個規劃一下,并與大家分享。
(三) 夢想引領
鍛煉身體、學習方面:1.長期目標: 2.短期目標:
目標是方向,是動力。講述2位卓越者目標的明確經歷了一個過程,漸漸走向高遠并明朗起來。好習慣,好人生!
設計意圖:教師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善于開發和利用,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組織教學,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服務,產生心靈共鳴。
環節二:嘆!青春的瘋狂
(一)走近卓越
微課:"我們很慶幸!"——了解兒時的資料,他們暗暗慶幸什么?
(二)我來調查:根據實際情況,能夠同時做到這2項的人,是你嗎
1.除了查資料等有效學習拓展之外,你只在周末和假期玩電腦游戲嗎?
2.你每次玩電腦游戲的時間控制在45分鐘之內嗎?
高中時代,踏上了異鄉求學的路程,請帶著問題邊看材料邊思考。
設計意圖:選擇設計《微課:"我們很慶幸!"》《我來調查》等活動,主動開發學生已有的現實生活經驗以期達到德育潤物細無聲。
(三)回想當年:
“楊村一中”,我和弟弟踏上了異鄉求學的路。那時候我們寄宿在一對老人家里,每天晚上回家,都想著爭分奪秒的看書寫作業,一分一秒都不想放過。可話癆子豪就想聊天,每次都逼著我指著他說:閉嘴。他學習好,而我為了每天完成自己安排的學習計劃,只能推后睡覺的時間,一個人做題背書到凌晨一兩點鐘。有時候寄宿的人家來了客人或比較吵,我就站在樓下背書。
問題:從他們的文字中可見一二,哪些地方體現了他們青春的瘋狂?
展示臺:研賞老二的日程表,我們可以借鑒哪些方法?
師:2位大哥哥做了驚天動地的事情嗎?就是這么簡單。什么是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海爾總裁張瑞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然而就像深海的魚終其一生想要呼吸一口淺灘的空氣,望一眼太陽的光芒,有些事情,你此生不得不做。如果你無逃避你不喜歡的,那么你就試著喜歡你無法逃避的。思考:
1.哲理美文,讓我們明白了什么人生道理?
2.當下什么事情,是你最不喜歡但又必須做的?舉例并說明你的理由。
(四)現場訪談
環節三:追!當下的陽光
同學們,我們都行走在追求完美的的路上,努力尋找著自己的不完美。只要像他們那樣有夢想、有方法、有態度、有精神,人生怎能不出彩!只要是心中有夢且為之拼搏,不管在什么領域、什么時間,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精彩和耀眼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