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什么是教育現代化?教育現代化就是用現代先進教育思想和科學技術武裝人們,使教育思想觀念,教育內容、方法與手段提高到現代的世界先進水平,培養出適應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高素質人才。具體包括教育觀念現代化、教育內容現代化、教育裝備現代化、師資隊伍現代化、教育管理現代化等。教育的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組成部分,而人的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核心。要實現人的現代化,就要求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場全球性的教育革命,正在教育的各個領域全方位迅猛地展開,教育信息化已成為國際范圍內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此刻,既擔負著知識普及與文化傳承,又是高素質人才培養搖籃的中小學,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挑戰呢。
一、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建設
信息化教學環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也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保障。了解學生信息化學習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就成了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內容。信息化教學環境,不僅僅代表著硬件系統而已,而是硬件、軟件二者有機的結合系統,與傳統的教學環境相比,其具有明顯的優勢:增強了共享學習資源的通信功能;實現了教學設施的網絡化;促進了多媒體學習環境的完善。在這幾年里,為了能滿足學生信息化學習的需要,建立了多媒體計算機教室、寬帶校園網、電子閱覽室、遠程教學信息網絡系統。加緊多媒體教室的建設。致力于建設用于信息化教和學的各種支持系統及用于各種教育資源、教育設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統等。
二、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
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既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國家信息化戰略、參與國際市場上人才競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教育部將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寫入了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綱領,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都把信息技術教育納入了“十三五”國民經濟信息化和“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這無疑對提高教育的現代化水平、提高人才的培養素質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我們廣大中小學必須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實現教育信息化。在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方面,我們和國外的差異并不在于硬件的投入等客觀條件,關鍵在于認識上。我們應盡快轉換觀念,加強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使用,使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有較大的產出。
三、教育信息化與師資培訓
教育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現代化。所以,教育信息化要發揮應有的教育效能,關鍵還是在人,尤其是在廣大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上。在思想觀念上,廣大教師一定要清醒地意識到:教育信息化不只是教育管理部門、學校領導和信息技術教研組教師的事,更是每一位教師必須參與的共同事業。這不僅僅是工作的內容和方式方法,更是國家戰略和國計民生。“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進入新時代的新使命,是新時代教育和未來發展的主旋律和戰略目標。這就意味著,教育信息化對教師尤其是現代化教師而言,不是“可有可無”,更不僅僅是“輔助”,而是“利器”“重器”,甚至是“法寶”。故教師要“用建結合”,做到“融合創新”。
在教育行動上,我們不但要著力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和“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而且要“創新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并開展“大數據支撐下的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推動以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服務教育教學全過程”。我們不但要“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而且要“加快推進智慧教育創新發展。在教學實踐上,我們要利用好“互聯網+教育”服務平臺的支撐和“三通兩平臺”的支持,構建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常規課程課堂教學,同時研發和開設教育信息化特色課程,開展基于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創新應用的線上教研或教學交流分享活動,開發和利用好信息化教育教學資源,實現教學手段科技化、教育傳播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總之,我們廣大教師要爭當教育信息化的應用者、研發者和耕耘者,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堅持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利用好教育信息化這股力量和支撐,積極主動地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建設和發展,至誠至真培育好信息化、現代化的創新型人才。
四、推進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以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實現教育信息化為特征,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陳至立部長明確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就是要實現課程的有機“整合”。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它學科的學習中。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多媒體教學進入每一間教室,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并且在這種整合中,要引入先進的教學觀念,與之相應的新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評測手段。所謂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教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從而使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課程資源的物化載體不再是單一的書籍、教材等印刷制品。還包括網絡以及音像制品等。這就要求教師要與時倶進、提高自己對課程資源的獲取、篩選、開發和整合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一切是為了學生的學、以信息技術為輔助工具、以研究性學習為途徑;以各學科為載體,讓學生學會學習。
把信息化融入教學之中,這是現代教育的主要任務,亦是建設現代化教學的基礎。只有信息化的教育才可以培養出國際型的高素質人才,才能將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才能提升我國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