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彩萍
摘要:當前階段,互聯網已經深入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于小學生來講,長期處于網絡環境下,可能會對他們行為習慣的養成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對此,在今后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加強研究。結合互聯網的積極作用,讓小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道德認知。針對性解決現階段工作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減少不必要問題的發生,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認知。
關鍵詞:小學生;網絡道德;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9-0175-02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net Morality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WU Caiping? (Mudu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Wuzhong District,Su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At this stage,the Internet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people's liv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long-term exposure to the Internet may have a more or les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behavior habits. In this regard,in the future work,relevant staff need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an form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Internet morality. Targetedly solve various problems that arise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work,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unnecessary problems,and help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form a correct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gnition.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Network ethics;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信息化特征越來越明顯。對于小學生來講,其有了更為充足的時間接觸網絡。在相關調查和研究中發現:小學生在利用網絡時表現出的各種行為對于教師來講產生了較大困擾。具體來看,瀏覽不良信息、傳播不文明信息、沉迷于網絡游戲的現象時有發生。從其原因進行分析,這主要是因為教育工作者還未對此形成正確認識,在認識到其中所出現的問題之后,也沒有進行及時解決,從而影響了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由此可見:研究小學生網絡道德現狀及管理對策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希望本篇文章的發表能夠對相關教育工作者產生一定啟示,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使用觀念,形成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
1. 網絡道德相關概述
(1)網絡道德概念
從網絡道德概念角度來看,在不同專家的論著中對其有不同說明。但從總體上來看,網絡社會和人民所生活的現實生活有著較大聯系,并且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息息相關特征。這主要指的是在使用網絡過程中,網民所需要遵循和貫徹的各種道德準則。
(2)網絡道德的特點
根據對網絡道德研究可以發現,其表現為較為明顯的自主性、開放性和多元性特征。
在自主性方面,相比較于現實社會,在網絡社會上,人民有了更多自主性,降低了對外界環境所產生的各種依賴。在現實社會中,需要依賴于各種道德準則。這種道德準則的實現需要他人監督,從該方面特點來看,這是一種較為明顯的他律性。在“網絡社會”中,自律性道德會發揮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在網絡道德的開放性特征方面,在網絡社會中,人們只需要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在連接網絡之后,便可以開展各種交流活動。交往層次不斷拓展、交友范圍擴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都是較為明顯的特征。但同時,在這種特別關系中,不同地區人們思想不同、其各種價值觀念也會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因為思想道德影響引發矛盾。
在網絡道德的多元性特征方面,在“網絡社會”中,其道德準則呈現出一種多元化、多層次特點。在其影響之下,人們各項思想交流活動都不僅僅局限在某個特定空間中。在虛擬化網絡空間中,也可以真實表達自己思想。并且不受外界限制,呈現出道德關系無限拓展的特點。
2. 小學生網絡道德現狀及問題
(1)小學生對網絡道德認識模糊的問題
綜合對小學生網絡道德認識特點可以發現:許多小學生認為網絡道德是一種較為虛擬化、縹緲性準則。這種準則并不會和生活實際產生較大聯系,在網絡上不必遵守相關準則。有少數部分學生認為,如果在網絡上發布一些欺詐性信息,屬于道德行為,但在其態度上,卻表現為“無所謂”態度。甚至有部分學生認識在互聯網上所出現的“黑客”是一種高技術人才,并且將其作為自己偶像。
(2)小學生網絡道德情感偏移的問題
借助到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積極作用,為學生生活、學習都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平臺。但與此同時,也需要看到其中所帶來的各種弊端問題。因互聯網限制性作用較小,各種內容都可以進行傳播。因此,在當前階段中,一些暴力、色情垃圾文化的傳播,也對小學生網絡道德意識形成與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加之小學階段學生各項思想認識不足、未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并不能夠對這些信息進行準確判斷。導致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問題較為明顯,使得小學生迷失在網絡道德中。一部分學生認為在網絡上所形成的道德準則是相對較為自由的,并不需要為自己言行負責任。這些錯誤觀念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互聯網的正確使用。
(3)小學生網絡道德行為失范的問題
在網絡道德行為失范方面,主要表現為:學生不在互聯網上填寫自己真實信息;部分學生在互聯網上和其他同學開展各種交流活動時,不愿意說真話;部分學生會有意無意瀏覽不良網頁;在網絡上發表言論時,并未經過充分思考,使用不文明用于的現象時有發生;極少數學生回偷取他人信息、傳播欺詐信息。雖然網絡道德行為失范問題并未形成大范圍傳播,但因其萌芽已經形成,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因其足夠重視度。
(4)小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力度不足的問題
在網絡深入發展和快速普及階段,為學生成長和成才創造了一個良好空間。但在此過程中,網絡對學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逐漸被暴露出來。在其影響不斷深入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網絡道德問題凸顯。從其時間分布特點來看,網絡道德問題多是集中在學生業余時間中,其影響范圍也由傳統娛樂時間拓展到了整個網絡空間中。從該方面特點來看,分布范圍廣、難度大的特點在無疑之中加大了網絡道德教育工作難度。就當前階段教育現狀來看,在網絡道德教育方面,還表現為較為明顯的教育發展不平衡性問題。在許多較為偏遠地區的小學教育活動中,并未涉及到網絡道德教育方面的內容。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家長認識不足,并未根據學生所出現的問題,開展網絡道德教育活動,從而影響了小學生正確思想認識的形成。
3. 針對小學生網絡道德方面問題的解決對策
(1)學校方面的網絡道德教育
第一,讓學生學習網絡規范。
我國對于互聯網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飛快,在現階段工作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在網絡道德規范建設方面,還呈現出明顯不健全問題。對此,各個小學應該針對網絡道德特點和學生所出現的各種問題,結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中所提到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規范方面的學習。在網絡道德規范中,明確指出需要禁止不良信息瀏覽和傳播行為的發生、針對破壞網絡秩序的行為要對其進行嚴厲打擊。如果發現任何人觸犯了該方面的法規,需要接受到嚴厲制裁。學校層面可以定期安排講師,針對學生在網絡上可以開展行為和不可以開展的行為進行明確,讓學生認真了解到在《文明公約》中所提到的內容。如果發現部分學生存在著違規行為,需要對其進行批評和懲罰。比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道德與法治》該課程講授中,第三單元中便涉及到了《生活離不開規則》主題內容講授。對此,教師便可以將課本上相關內容和《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中涉及到的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對于學生來講,既能夠提高他們對網絡道德的認識,又能夠對課本知識進行鞏固學習。
第二,推動網絡法制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針對小學生各種網絡道德行為認識不足的問題,需要對其進行網絡使用意識和行為方面的培訓與教育。在此過程中,需要明確禁止學生使用各種侮辱性、猥瑣性和攻擊性語言。如果發現了任何網絡不法行為,需要對其進行自覺抵制。如果學生在網絡上遇到了影響自身利益的問題,也需要學會利用正確方式保護自身權益。還可以定期邀請一些專家、學者到校為學生進行案例講解、專題咨詢,不斷提升網絡法制教育氛圍。不斷增長學生抵制各種違法行為的意識,如果出現了不良網站和信息傳播的行為,可以讓學生及時報告給家長或教師,并尋找解決對策。比如:在《道德與法治》該課程講授中,第一單元中《我有自己的特點》該部分內容。教師便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不僅在個體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差異和特點,在互聯網上的網民也有其獨特性。在網絡交友過程中,便需要充分保護自己全體,學習相關網絡道德知識。
(2)家庭方面的網絡道德教育
第一,家長需要制定家庭網絡政策。
針對學生使用網絡時間過長、時間規劃不合理的問題,家長可以和學生在進行了相互商討之后,共同制定出家庭網絡使用規劃和政策。針對在網站瀏覽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項、禁止行為進行明確規劃。比如:不可以隨意透露個人或家長信息、未經家長統一,不可以隨意約見網友、禁止瀏覽不良信息。
第二,家長需要對學生進行精神關懷。
在研究中發現:一些家長因為認識不足,并不能夠正確認識到網絡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僅是認識到了其所帶來的弊端問題,并未看到其所產生的優勢。針對該方面的問題,便需要加強不斷轉變自身觀念,努力學習一些網絡知識。在孩子上網過程中,能夠和其展開交流。如果發現了一些不符合規定行為,可以對其進行及時制止。同時,家長還需要能夠真正了解和掌握孩子興趣點、好奇點。對學生進行多次鼓勵,如果發現在網站瀏覽過程中出現了任何不懂問題、不符合規定的行為,可以及時尋求家長幫助。在開展平等交流過程中,能夠讓家長對孩子有著更為全面化的認識和了解。家長通過自身行為,積極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世界、看待世界。在保障網絡積極作用能夠得到有效發揮的基礎之上,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比如:在《道德與法治》該課程講授中,第三單元中《愛心的傳遞者》該部分內容,便可以讓學生和家長進行共同學習。對于家長來講,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各方面優勢,并對其進行針對性制定網絡公約。對于學生來講,當其明確掌握和學習了關于愛心、善意方面的內容之后,也可以快速理解到家長所制定網絡公約的目的。
(3)社會方面的網絡道德教育
第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網絡行為監督機制。
針對現階段網絡使用過程中,各種不規范行為的發生,主要是缺乏完善網絡行為監督記者。對于政府部門來講,便需要從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角度出發,對于影響學生成長的各種不良信息進行嚴厲打擊。加大監管力度,減少不良信息的傳播。
第二,推動網絡道德規范建設。
雖然在近年來已經有眾多學者提出了關于網絡道德規范建設準則,但并沒有一個系統化建設工程。為此,在今后工作中,應該考慮到大多數人利用網絡的特點、形式、使用方式等,建立一種公認網絡道德規范,約束小學生網絡行為。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網絡道德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問題。在今后工作中,教師、家長和社會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展開深度交流。充分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讓學生能夠對其進行合理化應用。
參考文獻
[1]于航. 青少年網絡道德問題及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9.
[2]李立夏. 青少年網絡道德問題及對策研究[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5).
[3]胡學軒.中小學生網絡思想道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文教資料,2010(22).
[4]金靖.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情感教學方法分析[J].才智,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