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減”政策的提出,毫無疑問,為學生、教師帶來了學習、教學上的更多“福利”,不僅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還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時間,還讓教師的教學壓力得到緩解,使教師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而設計出高質量的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高效率的教學“服務”,進而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提升與培養。基于此,在初中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遵循“雙減”原則,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利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初中;數學;“雙減”;內驅力
前言:學生的內驅力、興趣等,是需要從內到外的激活,才能讓學生在內驅力的指引下,主動學習、鉆研。而“雙減”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師從教學的開始,減少學生的壓力,將原本屬于學生的時間還給學生,讓教學從“量”多,轉變成“質”高,讓學生能夠保持長久的興趣學習數學知識點。所以,初中的數學教師,應該從多個角度入手,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以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點,以最小的付出,收獲最多的知識,使學生的內驅力,在不斷的積累下,得到強化。
一、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內驅力
問題情境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基于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意識的設計與實際問題相關的特定情景。通過問題的提出、情景的創設,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對接,將兩種不同區域中的問題融合在一起,激活學生的內驅力。
例如,在授課與“二元一次方程”相關的知識點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教師可以借助教材中“雞兔同籠”的問題,巧妙設計教學情境。這個問題是一種傳統經典性的問題,其解題方法多樣化,能夠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有效解決。所以,教師可以借助PPT的形式為學生展示這道題,當學生看到動態的試題時,會顯得異常興奮。因為,學生在之前的學業生涯中也接觸過類似題目,所以有的學生甚至會用自己之前學過的知識內容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當教師提出闡述解題思路時,只有部分學生能夠清晰描述。基于此,教師就可以借助不同類型的問題加以引導,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在思維的指引下,真正將“二元一次方程”相關知識點熟記在腦海中,熟練的應用到解題中,通過不同的解題過程,激發學生內驅力,使學生的知識掌握的更加穩固。
二、通過師生互動,激發學生內驅力
有效的課堂關鍵點不僅在于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更在于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按照全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更新授課模式,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向,讓學生成為課堂任務的重要完成者。因此,教師應該通過不同的形式加深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能夠從內到外的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主動要求學習,以此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授課與“因式分解”的相關知識點時,由于這部分的知識含義相對較為深刻,與實際問題關系淡薄。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就可以重點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激活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并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競賽,以此喚醒學生的競爭的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競賽設置不同的獎項,如“最強小組”、“優秀小組”等相關榮譽名稱。當教師設定這些名稱之后會發現,很多學生為了獲取這些榮譽稱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發言,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參加到小組活動中,這樣的課堂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講,教的輕松、學的輕松,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布置趣味作業,激發學生內驅力
有效的作業不只能幫助學生更好額鞏固基礎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同時,作業布置能對課堂的知識點進行大范圍的延伸,能讓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思考自身教學中的不足,在實際課堂中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會發現,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做作業,甚至認為作業是一種沒有用的學習方式。而之所以學生會產生這種思想,原因在于教師所布置的作業方式過于陳舊,除了大量的習題練習之外毫無新意,這對于喜歡新鮮事物的初中生來講,無疑是打擊學生熱情的一種形式,學生在不斷的重復過程中學習熱情逐漸被消耗殆盡,為了讓學生重新燃起學習熱情,主動完成課后作業,教師應為學生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課后作業內容,幫助學生逐漸走出重復練習的困境。
例如,在開展與“有理數”相關的知識點教學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這種有效的圖形方式整理章節中的重點知識,并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邏輯性的拼接,構建具有完整性的知識網。或者,教師在鼓勵學生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后,引導學生主動書寫一篇“學習心得”或制作不同主題的手抄報,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勇敢的發出自己內心聲音,表達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從而激活學生的潛力,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變得更加靈活。
結論:綜上所述,學生主動學習的行為,是由興趣作為支撐的,而要想激發學生內驅力,就需要教師運用合適的方式,讓課堂變得有趣,讓知識點變得生動,讓學生的思想變得靈活,使學生能夠保持長久的內驅力,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和探究。同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遵循“雙減”理念,從“量”上減負,從“質”上增效,全力幫助學生通過最小的付出,收獲更多的知識,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從根本上得到提升,讓初中數學課堂意義、價值得到體現。
參考文獻:
[1]劉艷. 雙減政策下的教培行業轉型趨勢與新風口[J]. 中國商界,2021,(09):32-33.
[2]馬曉琴. 在初中數學中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J]. 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12):70.
[3]孫翠微. 關注動機 激發內驅力——論述初中數學問題情境模式的創設與實施[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23):23-24.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水口中學 張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