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支路、結點、回路等電路基本元素出發,對電路的結構進行拆解和分析,并以元件串并聯結構為例,利用電路基本元素對其進行準確判斷。實踐結果表明,電路基本元素可用于電路分析,可以加深學生對電路結構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在電路分析時提高準確率。
部分同學在分析電路時,首先想到的是套用一些電路分析方法,而并沒有太多地關注電路的結構特點。正如我們與人交往時首先關注眼睛、鼻子、耳朵等外貌特征一樣,當我們遇到不同的電路時,首先應該關注電路的結構特點,這也是我們區分不同電路的基本依據。支路、結點、回路作為電路中的基本元素,對我們了解、認識電路結構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利用電路基本元素觀察電路結構
支路是指電路中的每一個分支。一條支路流過一個電流,稱為支路電流,即支路和電流是一一對應的,一條支路對應一個電流。對支路的定義比較簡單,在實際的電路分析中如何更加準確的把握,需要我們深入理解。從結構特點上看,支路存在于結點之間,換言之,任意的兩個結點之間都可以找到支路。如圖1所示,電動勢E和內阻R0在同一條支路上,具有相同的電流,同時在兩個元件之間沒有出現結點。R1和R2在不同的支路上,對應不同的電流,比較直觀的解釋是:兩個元件之間存在結點。我們在從結構的角度看,任意兩個結點之間都可以找到支路,例如:A、B結點之間有一條支路,B、C結點之間有一條支路,等等。根據這些特征可以非常準確地觀察、判斷電路中的支路,而且不易犯錯。
結點是指三條或三條以上支路的連接點。這里為什么是三條或者三條以上?因為兩條支路是沒有結點的,實際上只能算作一條支路。這里有一種特殊的情況,例如圖1中的A結點和A’結點,按照定義都是結點,然而這兩個結點之間沒有元件,是等電位點,如果我們分析電路時不關注AA’支路上的電流,在分析過程中可以把這兩個結點視為一個結點,相同的情況還有B結點和B’結點。
回路是指由支路組成的閉合路徑。只要多條支路構成了閉合路徑,即形成了回路。如果電路中只有一個回路,同時也是一條支路,那么回路中只有一個電流,通過所有元件的電流是一樣的。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大部分的回路來說,由于是由不同的支路構成的,所以一個回路里面可能會存在多個電流,在電路分析過程中要尤其注意,避免犯錯。
2、利用電路基本元素判斷元件的串并聯
在學習電路的過程中,學生對串并聯的特點和一些結果比較清楚,例如串聯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電流、并聯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電壓、串并聯的總電阻、等等,然而在判斷一些復雜電路中元件的串并聯時,容易出現錯誤。這里,我們從電路中的基本元素出發,對串并聯的結構特點進行分析。
對于串聯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電流,從結構上來看,這些元件在同一條支路上,在這些元件之間是不會出現結點的,例如電動勢E和內阻R0就是串聯的,他們位于同一條支路。R1和R4、R4和R5都不是串聯的,他們并不在同一條支路,而且元件中間存在結點。
對于并聯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電壓,從結構上來看,這些元件位于相同的兩個結點之間,例如R1和R6都是位于A、B兩個結點之間,表明R1和R6是并聯的。接下來我們利用這種判斷方法對易犯錯的R1、R2和R4、R5兩組元件進行分析。R1和R2不是位于兩個相同的結點之間,R1位于A、B結點之間,R2位于A、C兩個結點之間,那么R1和R2不是并聯的。同理,R4和R5也不是并聯的。
對圖1做簡單的變換獲得圖2所示的電路,根據串并聯的結構特點,R1、R6、R2都位于A、B兩個結點之間,因此R1、R6、R2是并聯的;R4、R5都位于B、D兩個結點之間,因此R4、R5是并聯的;R1、R6、R2總電阻和R4、R5總電阻串聯后接在A、D兩個結點之間,同時我們發現R3也是位于A、D兩個結點之間,因此它們之間也是并聯的關系。從上述分析可見,從結構的角度對串并聯進行分析,可操作性強,不易犯錯。
3、總結
本文從支路、結點、回路等電路基本元素出發,對電路的結構進行拆解和分析,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認識電路,從而在電路分析時提高準確率。同時,以元件串并聯結構為例,利用電路基本元素對其進行準確判斷。實踐結果表明,電路基本元素可用于電路分析,可以加深學生對電路結構的認識和理解。
張和方 武漢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