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當前語文課堂仍然存在著許多教學問題。
現象一:評價問題突出
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對學生的日常進步視而不見,不能夠及時的進行評價。這些教師只有在考試成績、日常聽寫測評的結果出來后,才會對學生進行評價。大多情況下老師都是表揚成績好的學生,批評打擊成績差的學生。
反思:許多學校在評價課堂教育時,偏重智育,背離了德育、全方位的素質對知識、能力、領導力和培訓的要求,偏離了“人類的全方位發展”的概念,現行的評價體系重視對“教育者”和“教育的教育性質”的評價,但只是“開始關注”,在過程與結果中注重結果是課堂教學評價的一個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只看教育結果,不看教師的教育準備和教育價值創造過程;只關注學生知識的變化,忽視情感領域和學習技能的變化,即主要關注知識教學和技能培養,而不關注學生素質的培養。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受舊的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和片面追求入學率的影響;關注評價的結尾,忽視學生能力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結果;新的評價體系在確定技術、指標結構和指標權重方面缺乏功能性。
對策:要豐富語文新課程的評價體系,首先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全人”教育,形成良好的評價氛圍,使評價內容、形式和方法多樣化。應進行更詳細的教學評估,以調動教師實現其價值的積極性,培養自我發展意識,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基于定量評價、過程評價與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體系,評價小組的評價與學生代表的評價相結合,單一評價變為多重評價,兼顧隱性工作和統一發展工作,客觀反映教師的工作績效,鼓勵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就是說,只有提高新課程評價的可操作性,它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現象二:采用傳統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授《蘇州園林》這篇文章時,采用傳統講授式方法進行教學,通篇講述下來,表現出的畫面一直都是教師在講,學生看似認真的在聽。文章中對于蘇州園林中的風景等描述,主要通過教師口述、學生想象。
反思:雖然新課程的教學內容改革已經實施并逐步普及,但我國許多地區的高中課堂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目前,我國教育出現這種情況的的主要問題是,普遍強調考試和重視考試成績,而沒有充分重視一般道德基本素質的提高。初中生班級管理不能按照新課程的規定進行,課堂教學缺乏效率,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信任和興趣。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對策:多媒體教學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多媒體教學方法不僅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中課堂的單調,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提高了教學質量。初中是一門語言和藝術都非常完整的學科,既有語言性,又有很強的藝術性。在教育活動中,單純的文本描寫不能讓學生實現教學內容的意境,尤其是對風景的描寫。因此,這些內容都可以通過在適當的時間添加多媒體手段來表達。例如,在“蘇州園林”一文中,,對文本的描述只能使學生產生模糊的藝術概念,多媒體圖像和視頻顯示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描述的微妙含義,多媒體教育直觀,豐富有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對學生來說是件好事。
現象三:小組討論流于形式
在一些課程中,教師認為只要討論,就可以體現團隊合作的探究。所以,老師一旦發現學生有疑問,就立即展開學習小組討論。也不管這個問題是否重要,是否值得討論,一節課熱烈討論,學生們忙得不得了。這樣的行動,配合了教育的時尚,體現了新的教學標準精神,但是,是否有實際效果,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否提高了,有必要反省這種現象。
反思:討論效率降低。主要原因是所討論的問題不具有研究價值,或者比較簡單,不需要討論,或者可以由學生從課文中發現,或者可以由學生自己解決,或者不能通過討論解決。這樣會失去討論的意義,浪費時間,學習效益差。探究不是初初中生有意識、有意識的教學活動,而是教師在學習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大多數學生缺乏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
對策:小組合作教學的課堂形式是以班級為基礎的多元化發展,即受小組影響、學生個體積極探索的課堂組織形式。這種教學形式便于擴大信息交流量,培養學生的合作奉獻精神和良好的研究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競爭,激發學生開拓創新的思想和意識,增強集體主義意識,給每一個學員充分發展的機會。在準備教學時,老師必須徹底理解課本,并對課堂上要回答的問題和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出估計。哪些問題可以由學生自己回答,哪些問題需要培訓、討論或由教師指導,然后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并在小組合作的具體實施中注意營造良好的氛圍,確定有研究意義和價值的高質量問題進行討論,共同激發學習和研究的興趣;在小組合作期間,有必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習者接近課文并獨立思考。在學習者對要探究的主要問題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當學習者愿意交談而不能交談時,有必要進行小組合作教學;建立機制,糾正方法,努力改善初中生盲目、無序、無意義、低效的教學,提高全班團隊合作學習的質量;當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不應無所事事,而應密切關注和掌握小組討論的進展和問題,并及時作出調整和幫助。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教師需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和教育方法,以改進教育,創新課堂,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思維和創新,使語文教育更加貼近學生和時代的要求,促進初中語文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真正實現初中語文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 周科英.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C]// 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七). 2019.
[2] 吳美娜. 為教學立根:課標觀照下的教師基本素質摭談——以初中語文為例[J]. 2021(2018-33):8-9.
湖南省綏寧縣金屋學校 劉永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