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華
中職院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若不能對運動損傷進行有效的預防,就可能會產生各種類型的運動損傷,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對體育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要仔細分析體育教學中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預防對策。
在開展體育鍛煉時,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這樣就會給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生的運動損傷的預防,既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又要制定相應的預防對策,避免出現運動損傷。
1 體育運動中的常見損傷類型
1.1 磕碰與擦傷
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磕碰與擦傷。由于中職學生的課余時間比較多,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使用相應的運動場地或運動設施,比如籃球場、游泳館、多功能運動場地。由于缺乏專業的教師指導,加之學生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就很容易在運動的過程中出現碰撞或擦傷,這樣就會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響。如果體育運動項目比較激烈,在對抗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碰撞與擦傷。
1.2 運動挫傷和拉傷
在日常運動的過程中,學生如果不加以預防,就可能會出現拉傷和挫傷。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熱身運動,導致身體在比較僵硬的情況下就參與到運動之中,由于各個部位并未獲得有效的協調,就可能會出現上述問題。因此,要對學生進行熱身訓練,使其做好相應的準備,才能避免出現運動損傷。
2 體育課運動損傷的原因
2.1 缺乏必要的熱身運動
學生在正式運動之前,不可能馬上進入到運動狀態之中,而是要通過不斷的適應,才能達到最佳的運動狀態,這也符合人體的生理需求。只有通過不斷適應,才能使身體的各個部位彼此協調,并獲得充分的力量。因此,學生必須要積極進行熱身準備,才能更快的投入到運動狀態之中。要保證熱身運動時間的合理性,并合理把握熱身運動的時機,避免熱身運動和正式運動之間的時間間隔過長。
2.2 學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大部分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并不能充分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如果學生不能意識到運動所帶來的威脅,就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后果。此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未向學生全面普及體育運動安全常識,也會導致學生缺乏安全意識。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注意力不夠集中,同樣會產生運動損傷。
2.3 運動負荷過高
許多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會面臨大量的負荷,這樣就會對其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目前,各大學校對體育教學日益重視,學生對體育活動也充滿濃厚的興趣,并積極參與其中。部分學生由于熱愛相應的體育項目,就會主動增加訓練量。教師在教學中會強調競技性,學生在比賽中也會以競技為主,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運動負荷越來越大,從而對學生的身體造成損傷。
3 預防體育課運動損傷的對策
3.1 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
為了進一步降低運動損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根據體育項目的要求,指導學生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還要在正式運動之前安排相應的準備活動。教師要將準備活動的時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準備活動與正式運動項目時間間隔過長。由于準備活動的難度系數比較低,許多學生并不重視,甚至會比較隨意,不能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操作,這樣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了改變學生認知的誤區,教師要使學生了解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還要使其掌握相應的技術操作要領,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并加強對自我健康的保護。要將準備活動的強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還要將學生的心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時間通常不要低于10分鐘,以20分鐘為宜。準備活動完畢后,等待2-3分鐘后,就可以正式進行訓練。
要為準備活動提供完善的場地,保證學生能夠全方位地開展熱身訓練。要確保學生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得到鍛煉,遵循相應的操作順序,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選擇相應的準備活動,尤其要對容易受傷的位置進行活動,使其能夠得到充分放松。比如,在游泳教學中,教師要確保學生的肩關節、髖關節和腿部肌肉得到充分的鍛煉。在開展準備活動時,要求學生準確做出后肩部繞環、振臂、弓步壓腿和側壓腿等動作。進行室外體育教學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相應的準備活動。如果天氣比較炎熱,就要減少準備活動,只需保證學生身體微微出汗。
3.2 提高體育運動損傷防范意識
3.2.1 加大安全教育和宣傳力度
在正式進行體育教學之前,學校要設置若干節理論教學課程,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展示運動損傷的案例,使學生能夠意識到運動損傷所帶來的危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識。教師要為學生講解常用的安全知識,合理為學生安排運動項目,避免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負荷過高。要維持正常的課堂秩序,既要使學生在體育中得到充分的鍛煉,收獲快樂,又要避免出現過度運動的情況,提高學生的科學運動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要融入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既要保證學生能夠得到適當的訓練,又要使學生能夠獲得充分的休息。要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發放手冊等方式要求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損傷的防范技巧,提高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在正式開展訓練之前,要告知學生相應的注意事項以及可能會發生的損傷,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對運動項目有全面的認識。教師要合理設計訓練方案,確保訓練場地滿足訓練的要求,還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熱身訓練。要避免學生過度重視比賽結果,在比賽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保護,遵循相應的規則,具有良好的紀律性,避免與他人發生沖突,避免冒險.要保證自身安全,并盡量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3.2.2 掌握正確的運動損傷處理方式
由于體育運動具有一定的競技性,因此,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受傷。為了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除了要加大宣傳力度和教育力度之外,還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損傷處理措施,使學生能夠將損傷所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學生要緊跟教師的要求,正確進行運動和訓練。要高度重視熱身運動,將全身的筋骨進行充分活絡,使其彼此協調,這樣就能達到預期的運動效果,還能充分釋放壓力,收獲快樂,提高身體素質。
3.2.3 為學生營造完善的體育運動場所
學校要根據體育教學的情況與學生需求,加大投入力度,打造完善的體育活動場所,提高體育硬件設施水平,使學生能夠充分得到訓練,獲得良好的運動體驗。比如,要設置符合要求的跑道,保證跑道的平整度,避免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摔倒。要保證單杠的緊固性,避免學生在進行引體向上運動時受傷。要注意天氣因素對體育運動場所帶來的影響,一旦遭遇極端天氣,就可能會導致體育設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因此,必須要及時對其進行維修,保證運動安全。
3.2.4 加強醫務監督
為了保證學生的運動安全,將運動損傷所帶來的危害降到最小,學校要加強對體育運動醫務工作的監督。要制定有效的措施,確保學生能夠正常進行體育運動。要發揮出醫務人員和體育教師的作用,使其既要對相關體育設施進行嚴格的檢查,還要為學生傳達必要的安全常識,對學生的準備活動進行監督,確定其嚴格按照相應的規范和標準展開訓練。要準備好相應的設備與醫療藥物,一旦學生出現運動損傷,就要在第一時間內對其進行救助。
3.3 合理安排運動
3.3.1 保證運動負荷合理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學校在開展體育活動時,要減少對抗性較強的活動,降低運動的競技性。要進一步減少運動負荷量,使學生能夠安全進行運動,在潛移默化之間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要求,對學生進行逐步訓練。在每次練習中,可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訓練。將小組與小組之間的間歇時間進行合理調整,確保學生的身體適應練習的節奏,然后再逐步加大運動量。在開展分組比賽時,要鼓勵學生做到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互相促進,共同成長。
3.3.2 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
為了確保學生得到合理的訓練,減少強大的負荷量,教師要制定完善的運動方案。教師要充分做到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年級和身體素質差異,確保運動方案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跑步訓練、跳躍訓練、高抬腿訓練,使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運動基礎。在熱身活動中,根據體育項目的要求,確保學生的關鍵部位得到針對性訓練,還要使學生的身體各個部位彼此協調。當學生得到充分的基礎訓練后,教師可增加與專業和體育項目有關的訓練??山M織學生互相切磋,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制定科學的評分制度,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測試與評定,使學生在學習中更有動力。
3.3.3 保證睡眠充足
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使學生能夠在體育運動中精神飽滿,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擁有敏捷的思維。要科學安排作息時間,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學生能夠嚴格保障睡眠質量,這樣就能使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避免出現運動損傷。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體育課教學中,運動損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但由于損傷可大可小,可輕可重,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對運動損傷的預防。學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使其在體育運動中具備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在體育運動中不斷成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福建鐵路機電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