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卓
摘要:高速公路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其使用功能不容忽視。作為高速公路的重要結構,路基病害將大大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不僅導致日后維修投資增加,甚至對高速公路造成嚴重破壞。因此,研究高速公路病害是一個實用的課題。
關鍵詞:山區公路;高邊坡;病害防治;加固
引言
山區公路高邊坡一旦發生滑塌,將對公路正常交通運行造成很大影響與破壞,因此在發生病害后,應立即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處理,以盡快恢復交通運行,并預防災害的再次發生。
1、公路路基邊坡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促進了中國快遞業的崛起,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繁榮。只有在公路建設中修建堅固的地下斜坡,才能有效保證公路的整體質量,進一步促進運輸業的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近年來,在絲綢之路倡議的影響下,中國經濟逐步向西擴展,青藏和四川西藏公路建設逐步加快,導致黃土地區公路建設迅速發展。但是,由于當地的地質和氣候條件,道路災害極其容易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傷亡。表明穩定的地下斜坡能有效加強東西方的聯系,促進西部經濟發展。公路建設中穩定的地下踢面可以更好地提高公路服務質量,延長公路壽命,確保人們在日常出行中的安全和舒適,提高公路工程的總體經濟和社會效益。
2、山區公路高邊坡的病害形式
2.1坡體變形
邊坡所在山體或斜坡體工程地質條件較差,有不良坡體或巖體結構,還有貫通且延伸度長的傾向臨空的不利結構面或軟弱夾層,地下水發育,影響范圍深。邊坡高度較高時,會產生規模較大的滑坡、崩塌、錯落和坍塌等坡體整體失穩變形,其范圍常超出邊坡范圍。
2.2坡面變形
坡體邊坡自身是穩定的,但坡面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會因風化剝蝕、水流沖刷等產生坡面變形,如碎落、剝落、落石、溜坍、沖溝等,破壞深度一般為坡體表層1~2m的范圍內。對于坡體的變形,結合坡形、坡度設計,必須采取工程支擋措施:對于邊坡變形,采用改變坡形、坡度或做一些加錨桿框架、培植植被、加設排水孔等加固及排水措施,即可防止病害的發生及變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對于坡面變形,只需采取防護措施即可防止。
2.3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濕陷性黃土公路路基最為常見的病害。濕陷性黃土路基在遭受雨水的浸濕后,土體結構發生改變,在外力負荷或重力的影響下發生下沉,從而導致路基的沉降破壞。黃土地區路基沉降主要表現為路基下沉、基床軟化、翻漿冒泥及路肩隆起等,局部的沉降也會引起路面裂縫。造成黃土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除黃土本身的濕陷性外,路基的填筑密度與強度不高、黃土基地未做處理、填料不符合要求、路線縱橫向排水不暢及雨水沖刷也會造成路基沉陷。
3、關于山區公路高邊坡病害防治與加固技術的應用
3.1優化設計
科學合理的設計是保證黃土路基質量安全的基礎,因此在設計時就應考慮各種因素對黃土路基的影響,做好應對各種病害的準備。首先,地質勘探應深入詳細,并據此選擇合理的線路,避開危險大、安全隱患多的區段;其次,根據現場條件確定合適的路基填料,黃土路基的填料可為老黃土,也可選用新黃土,若條件允許,應優先考慮新黃土,但不可兩者混用,甚至也可采用其他填料進行換填;坡度和坡形的設計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設計時,應考慮多種因素,確定合理的坡度和坡形,在保證邊坡穩定性的同時,降低雨水沖刷所帶來的影響;必要的邊坡防護也是設計重點,在設計中可考慮采用植草、抹面、錘面、漿砌片護坡、格柵防護及掛網噴錨桿等手段為提高邊坡的穩定性與抗沖刷能力。
3.2路基病害防治
預防亞級疾病的總體思路分為建設階段預防和運行階段預防兩項任務。其中,施工過程中的防治主要包括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1)為了提高地基承載力,應在原有地面挖空后進行重壓實,以確保壓實程度,并應采取措施,在地基承載力不足時提高地基承載力,如動力壓實和更換;(2)確保新舊道路網之間的圓形,以及半填半挖的道路網,擴大圓形面的地面臺階,并布置地理網格以提高圓形性;(3)保證路基的強度和緊湊性,嚴格控制路基填料的質量,按照檢驗部分規定的壓實參數嚴格壓實路基;(4)注意邊坡防護,減少路基開挖對邊坡的干擾,搞好邊坡防護,搞好防水排水設施,種植草坪防護,減少邊坡變形。手術過程中,防治工作主要是做好檢查維護工作,及時發現疾病,根除萌芽狀態的疾病,防止其進一步惡化,產生嚴重后果。
3.3草皮防護
(1)全面清理斜坡,避免堆積石塊等瓦礫。犁的最佳深度為20 ~ 30厘米。遇到地面質量差的邊坡時,應采取改進措施,例如b .施用有機肥,正確穩定坡地,撒水保土。(2)根據坡地的土壤質量和氣候選擇能在這種環境下茁壯成長的綠化材料,建立基礎,培育草坪。在基底露出皮膚前一天,她需要適當的沖洗。草坪可以是邊長30厘米的正方形,也可以是邊長200厘米、寬30厘米的矩形。每塊的厚度為2 ~ 3厘米。為了充分保護根處的草坪和土壤,增加的草坪可以放在支撐板上,然后順利地運到施工現場。(3)在鋪設時,將草坪依次設置在斜坡上,在每片草坪之間留出5毫米的間隙,并在那里鋪上細土。每種草坪的四個角必須配有穗,以確保草坪的穩定性,穗必須垂直于山坡。草坪一個接一個地移動后,必須用木槌正確地敲打,使草坪與坡度緊密配合。(4)草坪路面完工后,正確撒水,嚴格控制單次召喚水量,使土壤僅處于潮濕狀態。考慮到草坪在路面后不久生長能力較弱,建議采取蟲害防治措施,補充適量肥料,為草坪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使其順利進入平原。
3.4路基邊坡防排水系統的建立與完善
在制定保護戰略時,我們應主要注重路基的排水處理。設計者可以結合老年人在水利控制方面的經驗,以結合有效疏浚和圍護措施的思想指導排水工作。對于大面積積存的水,應進行有效的疏浚工作,同時應堵塞漏水點切斷水源。此外,應做好后處理工作,防止塌方再次發生,最后應完善人行道基礎,進一步加強處理效果。各地區的氣候條件不同,使工作人員能夠根據具體的氣候特點選擇水分流的集中或分散方式。對于水量小的區域,可以實現分散式平衡的形式,反之,可以采用中心平衡器。排水系統管道可以采用凹槽和溝渠的形式,排水工程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
3.5邊坡養護
邊坡養護中,有必要確保路基施工的穩定性。從過去的許多相關問題中可以看出,地下的災害大多與水密切相關。因此,護坡工作要做好防水和水利工作,有關人員要定期巡邏,檢查護坡,找出潛在隱患,有針對性地應對。為了在公路建設和使用過程中減少雨水對公路的影響,排水溝渠應建得很好。大雨時應增派人員進行良好巡邏,檢測降雨情況,及時檢查水位。公路兩側綠化帶的合理建設可以穩定邊坡。一般來說,種植一些適應性好、吸水性好的樹或灌木。
結束語
山區公路邊坡發生滑塌,對路面正常和安全行人行車造成影響與安全威脅,公路管理部門應該及時排險,后期處理應該采用框格梁予以防護,并設置路塹擋土墻,撒播草種等措施達到穩定公路邊坡,保障交通行車行人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吉喆.公路路基病害處置及加固技術解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8(18):100-101.
[2]蔡建偉,王子龍.簡析公路路基高邊坡的病害以及防護措施[J].四川水泥,2018(6):74.
[3]周航宇.路基邊坡典型病害及預防性養護技術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8.
[4]溫雅.公路路基的病害及處理辦法的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5):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