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意,劉 暢,金繼良,崔亞東
(阜陽師范大學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 安徽 阜陽 236037)
薄殼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是品質優良的高檔干果,又是良好的木材和綠化環境樹種。2010年4月,阜陽市林業科學技術推廣站首次引入1200株薄殼山核桃苗木進行培育。經過多年大力推廣,目前阜陽市引種栽培薄殼山核桃面積近9萬畝,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隨著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病蟲害發生也越來越多,嚴重威脅薄殼山核桃產業[1,2]。通過林間調查發現芳香木蠹蛾(CossuscossusLinnaeus)是危害薄殼山核桃的主要害蟲,該蟲隱蔽性強,除成蟲期活動于樹體外,其他各蟲態均隱藏于樹內,常與光肩星天牛伴隨發生[3,4]。本文介紹了芳香木蠹蛾鉆蛀性害蟲的防治技術,旨為薄殼山核桃種植提供參考。
(1)成蟲。體粗壯,灰褐色。體長30 mm 左右,翅展60~90 mm。雌蛾大于雄蛾。雌、雄觸角均為櫛齒狀。前翅密布許多黑褐色條紋,后翅淺灰色,翅面無明顯條紋。雌蟲腹部末端有突出的產卵器,雄蟲生殖器溝形突為長三角形。
(2)卵。初產時近白色,孵化過程中漸變為褐色到深褐色。橢圓形,長1.5 mm,寬1.0 mm,卵表有縱行隆脊,脊間具橫行刻紋。
(3)幼蟲。初孵幼蟲粉紅色,大齡幼蟲體背紫紅色,末齡幼蟲體長50~80 mm,體粗壯,扁圓筒形,頭部紫黑色,有不規則的細紋,有胸足和腹足,腹足有趾鉤,體表剛毛稀而粗短。
(4)蛹。長圓筒形,略彎曲,紅棕色或黑褐色。
(5)繭。腎形,由入土老熟幼蟲化蛹前吐絲粘綴土粒構成,內壁光滑。
該蟲2 年完成1 代,以不同齡期幼蟲進行兩次越冬,跨越3個年度。當年孵化的幼蟲蛀入樹皮取食韌皮部和形成層,蟲齡增大便在木質部的表面蛀成槽狀蛀坑,當年幼蟲于9 月下旬開始,在蛀道內進入越冬狀態。次年3月下旬出蟄活動,于樹干蛀道內繼續為害,發育到老熟幼蟲后,于9 月上旬至9 月末陸續由原蛀入孔爬出,墜落地面,鉆入土中越冬。第3年3~4月份化蛹, 5~7月份羽化為成蟲,交尾產卵,至此,完成一代生命過程。
芳香木蠹蛾因老熟幼蟲遇到驚擾可分泌一種芳香氣味的液體而得名。成蟲一般5 月上旬開始羽化,6月中旬達到羽化高峰期。剛羽化的成蟲尋找雜草、灌木、枝干等場所靜伏不動,在當晚或次日飛翔中交尾,交尾后既開始產卵,且有多次產卵習性。成蟲晝伏夜出,具有趨光性,雌蛾和雄蛾的壽命一般都在7~10 d。卵主要產在樹皮裂縫、枝杈處,卵成堆,堆產卵量為50~60 粒,卵粒裸露,卵歷期12~20 d。產卵次數多者可達7次,一生產卵量達200~500粒。幼蟲孵化后,侵入韌皮部及形成層,常常幾頭至幾十頭群集危害。幼蟲先在皮層下蛀食,使木質部與皮層分離,極易剝落,蟲齡增大后,常分散在樹干的同一段內蛀食,于當年9月下旬即在蛀道內越冬。第2年3月下旬幼蟲開始活動,繼續取食危害,分別向木質部鉆蛀,形成不規則的寬闊坑道。9 月中下旬幼蟲老熟,爬出蛀道,在向陽、松軟、干燥處,鉆入約10 cm深的土壤中結繭越冬。第3年3月下旬在土壤內越冬幼蟲化蛹,蛹期約30 d,成蟲羽化前,蛹脫離繭體在土壤中4~5 d后羽化或蛹在繭體內羽化。羽化時蛹殼往往半露出地面,易于發現。
芳香木蠹蛾是一種鉆蛀性害蟲,危害主要發生在幼蟲期。幼蟲孵化后侵入樹木韌皮部和形成層,常常幾頭至幾十頭群集危害, 由下向上蛀食,在樹皮裂縫處排出細而均勻松碎的褐色木屑,受害部分樹液外流。幼蟲長大后向枝、干和根莖的木質部縱深為害,木質部被蛀成不規則的坑道,造成樹木的機械損傷,破壞樹木的生理機能,危害后植株輸導組織被切斷,樹勢衰弱,形成枯枝、枯干,遇風易折斷,以致整株死亡。
(1)加強科學管理,有條件的盡量進行土壤深翻擴盤,清除樹下枯枝落葉和蟲繭,人工捕捉地下越冬幼蟲及挖蛹,減少越冬幼蟲基數,降低翌年蟲口密度。
(2)及時發現和清理受害的枝干,消滅蛀道內蟲源。成蟲產卵以及孵化幼蟲階段,停止樹木修剪,避免形成傷口,減少害蟲侵入機會。
(3)樹干涂白,防止成蟲在樹干上產卵。成蟲飛翔能力差,羽化后多在地面爬行,可利用此有利時機捕殺成蟲。
利用成蟲趨光性,在成蟲發生期,可在林間懸掛黑光燈誘殺成蟲。
(1)噴藥防治。成蟲產卵期,對樹干噴灑2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200倍液毒殺卵和尚未蛀入枝干內的初孵幼蟲。
(2)灌藥防治。對已蛀入樹干內的幼蟲用注射器向蟲孔內注射20%氟氰菊酯乳油100倍液或40%樂果乳劑25倍液灌入蟲道,至藥液外流時為止,然后用帶毒藥泥封嚴。
(3)成蟲發生期,噴1.2%的苦煙乳油800~1000倍液消滅成蟲。
(1)用白僵菌液噴灑樹干或將白僵菌粘膏涂在幼蟲排糞孔。
(2)用人工合成性誘劑誘殺成蟲。
根據芳香木蠹蛾的發生規律,應提倡“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在其防治過程中,加強綜合防治,控制和減少此類害蟲對薄殼山核桃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確保薄殼山核桃產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