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桂生,劉運海
(1.江西省興國縣林業局林業調查設計隊,江西 興國 342400;2.江西益森園農林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江西 贛州 341000)
低產低效林改造涉及多個學科的專業知識和全體工作人員數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任何一個方面的短板都會導致改造工作低效或無法順利開展。因此,需要對目前工作的情況和存在的主要難點問題有清晰明確的了解,才能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策略?;诖耍x擇國興縣這一地區的林業改造工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了相關探討,以期提供參考。
低產低效林生長狀況較差,總體森林的質量較低,具體的生產性能和產能效果都比較低,通常還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很多都還會伴隨出現水土流失[1]。出現這些情況的林地,通常被認為是低產低效林[2]。
(1)生長環境差是造成低產低效林的一個主要原因。如生長區域有大量礫石巖和花崗巖,加上風化的原因,一旦出現大雨就會不斷沖刷土地,使得巖石暴露在外,造成土壤滲透性小,水土涵養性弱[3]。 由于興國縣地表土壤以花崗巖風化形成的沙質土為主,林地表土流失殆盡,立地條件差,當時只有選擇適應性強的馬尾松作為先鋒樹種進行人工造林和飛播造林,從而導致當地的林業生產效率經濟效益降低[4]。
(2)對于環保和林業管理缺乏重視也是造成低產低效林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由于早期的山地為承包制,很多山地承包戶大肆砍伐林木以增加短期收入,卻沒有及時補種林木,造成當地林業環境人為惡化,最終出現較多的低產低效林。此外,資金投入不足、多重災害等也是導致興國縣低質低效林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
雖經興國縣各級黨委、政府近30年的勵精圖治,1984年以來,興國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十年綠化興國”的戰略決策,1985~1994年,全縣完成以馬尾松為主要樹種的荒山造林面積173.6萬畝,荒山栽植率達98.3%。森林資源得到了有效恢復,但由于經濟原因,滅荒時期種植和飛播的馬尾松純林,尤其是中幼低產低效林未能及時改造,仍成為該縣森林資源的結構主體,導致整體森林樹種結構單一、火險等級居高不下、森林病蟲害頻發、生態功能低下、生物多樣性差、林地生產力不高等諸多缺陷,這些已成為該縣現代林業建設的難題和隱患。
興國縣雖然在低產低效林改造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績,生態系統建設逐步加強,森林結構逐步調優,生態功能不斷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難點問題。
按現有的人工工資、肥料、苗木、撫育費用等測算,改造1畝至少需要投入1400元(按每畝栽植50株計算,人工打穴(含清雜、規格:60 cm×60 cm×60 cm、6元/穴)300元/畝,苗木(二年生鄉土樹種、5元/株)250元/畝,肥料(含施肥人工)250元/畝,撫育200元/畝/年(連續撫育三年)。改造低產低效林需要大量的資金,但是目前的資金還存在很大的缺口。
由于對科技興林戰略投入不到位,林業科研專項投入不足,林業系統科技人員較少,尤其是缺乏復合型科技人才[5],造成科技創新后勁嚴重不足。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性水平普遍較低,不具備現代化林業管理需要的專業技能,導致很多工作不能科學高效的開展。
興國縣本地林農對低產低效林改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需要提高森林資源定向化培育程度,根據林業需求結構變化,適時確定并調整森林經營目標[6],逐步營造良好的森林經營氛圍??梢酝ㄟ^教育培訓和宣傳等方式,不斷增強廣大工作人員和林農森林經營意識。廣大林農是參與林業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通過提高其森林經營管理的意識,可以高效地達到林業保護與改造的目標。
始終要把科技貫穿低產低效林改造建設全過程,加大林業科技推廣力度,通過建立一批低產低效林改造科技示范區、示范點,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大林業科研投入力度,完善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技人才培養。引進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林業管理,通過科學調整林業種植結構和樹種組成[7],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品種進行種植。積極運用現代林業技術進行種植和管理,不斷努力改善土壤[8],并做好病蟲害的管理等,全面提高其成活率[9]。通過引進現代管理技術達到提高林業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水平,推動森林結構穩定和森林質量提升的效果。
在實地調查興國縣低產低效林改造情況的基礎上,根據林分現狀,綜合應用補植、更替、撫育、封育、調整、復壯等多種方式開展工作[10]。補植改造可根據實地林木情況采取“塊狀補植”“ 均勻補植”等方法;撫育改造可根據實地情況采取“間密留疏、去劣存優”“清理干擾、改善林分衛生”等方法;采取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坡面開挖竹節水平溝與大穴整地相結合的方式,如可以按照60 cm×60 cm的規格,當然也可以用其他科學標磚規格。人工補植適應性強的木荷、楓香、酸棗等鄉土喬木闊葉樹與播種多花木蘭、胡枝子田菁、百喜草等一年及多年生灌草相結合等綜合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如興國縣龍口鎮學校背基地共實施大穴整地6萬穴。開挖水平溝4萬m,施放濾泥、垃圾、雞糞、枯餅、復合肥等基肥300 t,混播灌草1000 kg,栽種百喜草3.3萬m2,補植闊葉樹容器大苗3萬株,裸根苗3萬株,治理面積700多畝,連續三年施肥撫育。還可以通過技術推廣和分區劃片,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
興國縣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方案,對改造區全面實行封山育林。根據封禁范圍、人畜危害程度以及火險等級,成立必要的管護機構。由相關管護機構負責對其管護區進行全面的科學管理,對于違規采伐的人員和屢禁不止的人員要按照相關規定及時給予處罰[11],情節特別嚴重的可以聯系當地的公安機關來進行管理。對于分管區的管理可以實行誰管理誰負責的責任制,讓具體負責人員守好責任田,明確其權責,推動相關工作落到實處,責任追究到崗到人[12]。政府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制定采伐的時間,避免因全面禁伐導致人們種植人工林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在實際工作中可以串用本地區的間伐指標,對不同類型的林業培育情況要考慮情況分別處理,在政策制定時要充分考慮,并可以做適當的傾斜。
目前國家給予的補助顯然還不足以滿足相應的改造工作的實際需要。具體的補貼中也存在一定的傾向性,主要表現在對于人工造林的補助要顯著高于改造的資金支持。實際上,人工造林的難度并不一定會比改造難度大,很多的改造項目都是在自然地理環境比較惡劣的情況下進行的,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資金成本。國家可以進一步加大對于林業改造的資金支持,保障其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
目前的改造資金主要是來自于政策補助和財政資金,但還存在很大的資金缺口。為進一步填補資金缺口,一方面,可以由當地財政部門加大支持力度,通過調節預算等方式增加財政資金的投入來增加林業改造資金的供給;另一方面,還可以積極嘗試建立跨區域生態保護基金,拓寬低質低效林改造資金來源;興國縣地處東江上游水源涵養區,是粵港地區的重要水源地,探索建立粵港水源受益地區對贛州等上游水源涵養地區的生態補償基金,持續支持興國低產低效林改造。同時還可以加強社會合作,吸收社會資本和激發社會各界參與林業改造的積極性。
低產低效林的改造工作效果和質量的提高,在于擴大資金收入來源,制定相應的科學采伐政策,引進先進科學技術。林業工作者應不斷提高工作質量,穩定森林結構,提高森林質量,從而促進森林管理效益的提升,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