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華
(山東省核與輻射安全監測中心,山東濟南 250117)
核安全是核安全監管的生命和靈魂,要保證核能和核技術健康穩定發展,必須把核安全放在第一位。近年來,我國核電的快速發展,可以整體提高我國核能發展,但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相關管理部門也需要加強核安全的監管能力。
雖然我國的核安全監管體系的監管體制機制,大體上分工比較明確,但是一些核電廠核事故應急響應組織、核材料管制等方面仍存在監管主體不明,交叉管理的現象,不能統一行使核安全監管權,導致核輻射安全監管的效率不高。
我國的核安全監管體系的獨立性較弱,導致在參與國際核安全監管的合作時不夠深入。我國的核安全監管機構缺乏法律保證且行政級別低,使得我國在國際合作和交流時存在障礙。只有具備結構獨立、操作獨立、文化獨立的條件,才可以使得監管的過程具有獨立性,才可以真正提高核安全監管機構的運行效率。
一是核安全監管隊伍力不從心,缺乏相對獨立、技術精良、組織嚴謹的隊伍。我國核安全監管人員80%以上是來自高校的大學生,雖學歷高,但缺少實踐經驗、缺少崗位培訓,這影響到了安全審評和監督的質量。二是評審和監督的硬件支撐不足。核與輻射安全審評缺乏獨立的分析評價、核算驗證、試驗、檢驗的必要裝備和能力。三是核安全文化的宣傳力度不足。由于宣傳普及性及力度不足,公眾對核安全文化的認識不準確,很難很好地指導核安全實踐。
美國是迄今為止核工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它曾最早實行獨立的核安全監管,有一套成熟的核安全監管體系。該國的核安全監管機構,負責對全美國的民用核設施、核材料實施獨立的核安全監管,具有獨立行使核安全監督管理權。
早在1954年,美國就針對核行業的發展制定相關的管理措施,《原子能法》就是該方面的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對核監管機構設置放射性廢物處置,鈾尾礦處置等問題進行明確。
以2007年為例,美國核電機組104個,美國核管會約3800人,總經費約8.2以美元,平均每堆監管人員36.5人,每堆經費為788萬元,經費預算持續增加。
美國最初提出核電行業應建立核安全文化共同語言的倡議。價值觀為可靠、信任、符合職業道德和沒有偏見;對待公眾,有問必答、負責和積極主動,溝通和決策更加直接和公開透明。
俄羅斯的監管的法律體系涉及多個組成部分,不僅包括俄聯邦總統令,俄聯邦政府令還包括俄羅斯聯邦參與的主要國際會議以及俄羅斯聯邦法律核安全監管機構,對于一個國家和行業發展以及能源發展而言,可以產生決定性的作用,甚至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的步伐。它原本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組成部分,到目前由聯邦原子能機構履行相關的監管職責,對居民和工業進行統一化的管理。除此之外,聯邦原子能機構還對核軍工科研生產活動進行安全監管工作。核彈頭在離開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相關基礎設施的管控之后,需要直接由國防部門進行全面的監管,而俄羅斯的監管工作,則是直接由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負責,監管和運營未分開。
法國核安全監管機構是核安全與輻射防護總局,它是在原工業部核設施安全局和原衛生部輻射防護主管部門合并的基礎上成立的。法國相關管理部門對技術支持單位進行了有效的調整,與此同時還將原核安全和輻射防護研究所與原電離輻射防護辦公室進行合并,將其創設成為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院。法國的核安全管理體系并沒有完整的原子能法,而且它是將軍民的管理過程完全分開的,有關于核的法律和規定,在民典當中可以找到,如《環境法典》等。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專門的核的法律和法令,包括《核民事責任法》等。
以2007年為例,法國核電機組約60個,職工總人數2000人,預算經費約為5.8億美元,平均每堆監管人員33.3億美元,每堆經費預算967萬美元。
福島核事故后,日本政府對其各省、廳進行了調整和重組,重組后的日本政府的核安全監管機構隸屬于內閣府,與此同時,文部科學省以及經濟產業省也需要對核安全監管的內容進行直接管控,而不同的管理部門也肩負著不同的核安全監管職責。此外,日本原子能研究所、核燃料循環開發機構、(財)原子能發電技術機構是核安全監管體系的技術后援單位。
以2007年為例,日本核電機組約54個,監管人員與1500人,預算經費約為4.0億美元,平均每堆監管人員約33.3億美元,每堆經費預算為740萬美元。
加強核安全監管體系的監管體制機制建設,要求國家相關管理部門,深入研究輻射安全體系的相關內容,并整體完善監管體系和提高監管能力,全面實現合理輻射安全監管現代化的目標。與此同時,在這一期間還需要始終堅持改革創新,依法治國的原則。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強化機制建設,充分依靠機制提高監管效能。在實際管理工作期間,中國核安全法律體系的建立應該以憲法為基礎,以綜合性核安全法作為核心,以單向專門和安全法作為主干,以國際核安全條例作為內容的補充,以技術性文件作為支撐,保證法律體系的科學性以及完善性。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也需要不斷的優化其管理的能力,通過完善管理機構以及法律監督框架的方式,對每一個部門的工作職責進行明確。
目前,我國的核安全監管機構(國家核安全局),還不是獨立的實體,法律地位、與其他國家的行政法律相比,其監管職能的整合度相對較低,沒有獨立的外事權,也不具備各類談判預案的權利,而且中國還不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大會的成員國,無法更深入的和各國進行核輻射安全監管交流。提高我國核輻射安全監管的地位和權威,才能為我國輻射安全監管多做貢獻。
一是提高監管人員隊伍的素質,積極開展核安全監管隊伍人才培養,培養一支人員適中、技術精良、相對獨立的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隊伍。二是提高核輻射安全監管經費投入,提高從業的技術人員的工資水平和核安全研究經費,保障核安全監管的軟硬件支撐。三是加強核安全文化建設,加大核安全文化的普及及宣傳力度。需要制定一整套適合監管機構核安全安全文化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對目前我國監管機構的核安全文化狀況進行評估,并實施有針對性的核安全文化改進措施,同時加強核設施設計、制造、建造、運營等單位在安全文化上的認識,為核安全監管工作提供基礎保障。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與核能發達的國家在核安全監管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隨著核能和核技術應用的發展不斷壯大,我國的核安全監管的任務更加嚴峻,更應該加強核安全監管,保證核能和核技術應用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