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世梅
(昆明衛生職業學院,云南昆明 650600)
生物化學檢驗作為高職高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1-3],與臨床檢驗基礎、寄生蟲學檢驗、血液學檢驗、免疫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組成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6大主干核心課程,它們之間相互交叉、滲透,在高校特別是醫學院校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成本、教學效果等指標外,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還涉及到生物安全管理的問題,加強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的科學管理,是目前面臨的現實問題。根據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存在的問題,加上作者本人的實踐工作經驗,探討加強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相關防護措施,以便供同行參考。
生物化學檢驗實驗課,師生往往都只注重專業技術能力的提高,而沒有重視生物安全防護知識方面的問題,缺乏全面地掌握生物安全防控知識,個人防護意識不強,沒有正確認識檢驗標本所具有的高危害性[4]。比如有些學生帶吃的進實驗室,在實驗室喝水,吃東西,有的實驗操作不帶手套,光手拿檢驗標本如血液標本等,有的不按照規定進行實驗操作和設備操作,有的洗手隨便一沖,不采用“七步洗手法”等,都表現出不重視生物安全防控,生物安全防護意識欠缺。
實驗室中經常有很多檢驗標本和市售試劑進行相關實驗,所以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一定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來確保實驗室干凈、衛生、整潔。而目前大多數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的規章制度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應該做到:一完善制度并實施;二加強安全的提醒標識;三使用通用標識[5]。
高校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需要使用大量的采血針、采血管、槍頭、玻璃和塑料試管、塑料吸管等一次性耗材,加之產生的醫療廢物多且存在生物安全隱患。產生的“三廢”也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但是目前處理得都不理想。好多醫療廢物未能按規定進行規范化處理,這樣極易對師生造成傷害,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4]。
提高師生對實驗室感染危害性的認識,對其實驗操作進行規范化培訓是提高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重要基礎。高校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工作人員主要是學校教師和學生,必須對師生進行生物安全知識培訓,使其具備安全意識,完成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證進入實驗室。以后,師生進入實驗室前首先需要進行生物安全培訓,內容涉及實驗室生物安全概論、心理素質、生物安全規范操作、以及實驗室事故應急處理方法。此外,高校還應該在學生中開展生物安全知識講座,讓學生了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相關知識。近年來,我校每年都開設生物安全知識講座。同時,派送各個實驗室的負責人和安全員進行系統的生物安全培訓。有條件的學校可逐步開展實驗室生物安全課程,讓師生更全面、系統地掌握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6]。提高師生的生物安全意識并加強教育與培訓是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
依據所處理對象的生物危險程度,生物安全實驗室一般分為4級,分別是一、二、三和四級,其中一級要求最低,四級要求最高。醫學院校應成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學校應該設專門的管理部門對生物安全進行系統、規范地監管。在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的各項生物檢驗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進行責任制管理制度,優化操作流程,加強對于生物安全的監管力度,貫徹落實各項安全預防措施[7]。建立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是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
實驗室產生的醫療廢物具有較高的傳染性,是一種潛在的傳染源,如果管理不嚴,處理不當,易造成實驗室環境污染和導致傳染病傳播。實驗室內產生的所有醫療廢棄物均視為感染性廢棄物,按照《醫療廢棄物管理條例》進行無害化處理,分類存放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醫療廢物置于專用的生物廢棄袋中處理,銳器物存放于利器盒里面處理,并有專人負責高壓滅菌和管理。將廢棄物密封后由專人在規定時間送至專業處理點進行集中處理并做好登記。對實驗室里面產生的“三廢”進行回收,并根據不同的“三廢”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處理[4-8]。我校對醫療廢物和“三廢”都是實施分類管理,并進行高壓滅菌處理,然后統一送到校直屬醫院云南省晉寧區中醫院,做統一處理。一定要重視末端管理,規范化處理廢棄物。
醫學院校生物化學檢驗實驗室管理項目很多,涉及很多方面,其中以生物安全最為重要,實驗室生物安全關系到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提高師生的生物安全意識并加強教育與培訓,建立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注重末端管理并規范處理廢棄物,三者并非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的,三者相互作用以提高管理效率,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