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山
(漳州市長泰縣花卉服務中心,福建 長泰 363900)
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在日本有無上的地位,皇族的標志。“神馬”白菊是日本靜岡縣花卉科研工作者培育的白色秋菊品種,1998年引入我國。近些年來,我國大力倡導文明緬懷、移風易俗,國內在香港、上海、福建、重慶、貴州、貴陽、昆明的切花菊需求量也是與日俱增[1]。目前,“神馬”白菊在廣東、福建、海南地區規模種植。2016年,長泰縣醉花軒鮮切花生產基地入駐長泰縣陳巷鎮農民創業園區,基地之前在閩南金三角的廈門市從事了6年的秋菊“神馬”、春菊“白扇”等品種種植,積累了一些技術實踐經驗,在基地的示范和引導下,近一、二年長泰縣切花菊種植面積呈遞增發展,目前有600畝,僅“神馬”白菊品種年產近2500萬枝,由于技術成熟,產出切花產品質量較好,75%~80%主要銷往韓國、日本、緬甸、香港,剩下的在廈門、福州、上海、重慶內銷,供不應求。在廈門港口通過海運出口,更便捷,成本更低,以海南、廣東對比為例,一個貨柜運費比閩南地區多1.4~1.6萬元,平均每支花成本多約0.1元;用工以45~65歲本地中老年婦女為主,人工成本是海南、廣東的2/3,日本的1/8。近幾年,基地切花菊“神馬”國內外價格均在0.9~1.8元/枝之間,成本在0.6~0.7元/枝左右,2020年初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除外,利潤可觀。
長泰縣屬福建省漳州市轄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心結合部,九龍江口下游,介于北緯24°33′~24°54′,東經117°36′~117°57′之間,海拔最高山峰1128 m,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21 ℃,降雨量1460 mm。秋菊“神馬”白菊母本繁殖需要提前備苗,7~8月母苗開始下地,相當于要反季節種植,在海拔在600~1000 m最好,生長周期適溫在12~22 ℃為佳,醉花軒鮮切花生產基地目前建立一個母本采穗基地,選擇在海拔850 m的山村田地種植,以期商品化穗條生產供應。
從日本引進“神馬”白菊組培苗培育采穗后的第一代扦插苗作為母本,在通過扦插采穗擴繁,第二代下地扦插用苗才是切花菊商品苗,一般2~3代還能保證品質,接下去代數越高品質越退化。第一代母本扦插苗成活率可達到98%~99%,種植密度按株距10 cm×行距15 cm,每畝種植25000株,母本“神馬”白菊到可采收穗條生長周期為1.5個月,12~15 d第一次摘心,再15 d后開始采穗,切取植株腳芽扦插,優質的穗條是從母株上尚未木質化的頂芽上采摘的,距植株較遠且沒有病蟲害、生長健壯、芽頭豐滿的穗條,1株母株可收獲采穗條20~25枝,穗條長7 cm,將穗條下部分的葉子剪掉,留上部分的兩三片,然后將枝條下端削平后入冷庫貯藏,溫度為1~4 ℃。
閩南地區廈門、漳州、泉州全年平均溫度在 20~28 ℃之間,且相對海南、廣東晝夜溫差較大。海南、廣東全年平均溫度比閩南地區高3 ~5 ℃,晝夜溫差較小。所以,閩南地區生產出來的花蕾、花朵更純白,海南、廣東偏黃,病蟲害更多。
目前長泰縣農民創業園區有連片建造1000座的長50 m×寬8 m的連棟大棚生產基地,共400000 m2,加工車間面積4600 m2,冷庫容量2160 m3,蓄水池18座共380 m3,并全面鋪設燈光、噴、滴灌設施。
基地在每年的8月底到9月初開始整地,“神馬”白菊是淺表根植物,土壤要求透氣透水、土質疏松,整地前在土壤表面每畝鋪上2500 kg蘑菇土,第二年用不同的有機肥,如1500 kg的海藻肥或2000 kg的豬糞等,每年輪替使用。每畝施用50~75 kg粉狀生石灰及每畝15 kg的生物菌劑,閩南地區耕地土壤pH值一般在5~7之間,每次施肥前后進行土壤pH值測定,施入生石灰后,可調節強酸性、酸性土壤,調節后土壤pH值在6.5為佳,同時也能促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團粒結構,利于培肥土壤,但過量施用會使土壤板結。待生石灰施入土壤表面后,再用打地機翻耕、搗碎土壤表層,打地深度30 cm。深翻后,熟化時會放出大量的熱,使土壤短時間溫度升高,為了防止雜草見光生長,且生石灰遇水發熱熱量不易散失,利于殺滅土壤中殘留的病菌,要在苗床土壤表面覆蓋黑色地膜[2]。
苗床長50 m×高35 cm,沙壤土苗床高可25 cm,苗床為梯形,下底寬100 cm,上底寬90 cm,溝寬35~40 cm。床面平整不積水,定植前一天澆透水,用整理畦溝余土在凹陷土壤局部補土、培土,力求苗床、畦溝平整。
要在苗床上鋪上一層尼絨網,防治神馬白菊向光彎曲,用1.2 m長木棍固定,3~3.5 m1根。尼絨網的網眼規格為正方形9 cm×9 cm,網長50 m,共9格。在早上或傍晚定植,在尼絨網的小網格中間扦插,一個小網格只插一枝穗條。扦插的深度為2~3 cm,每畝定植4.0~4.1萬株。定植后噴澆定根水,保持土壤濕度在88%~92%之間,定植后要用遮陽率75%的遮陽網覆蓋并關閉天窗,待12 d后打開天窗并撤除遮陽網。一般成活率95%以上,不用補植。
隨“神馬”白菊植株生長而調整尼絨網高,在生長到25 cm高左右調整第一次,網高在基部以上10 cm處,一個生長周期3次調整,可保持網上高15 cm左右,避免稈莖彎曲和倒伏,提網時把花網外側繃緊同時向上提起,不能損傷菊花枝條,提網一定要及時。
抹芽要及時、勤抹,防止腋芽徒長,導致花苞變小,影響出口品質。抹芽時一般按個人動作習慣進行,常見用大拇指輕扶花莖,食指在葉柄內側,順葉柄向下抹掉腋芽。因為種植密度高,雜草一般很少,期間拔除零星雜草[3]。
為培育單蕾、獨蕾,保證品質,花芽分化后29 d左右,緊挨主蕾的側蕾長到綠豆粒大小時,及時抹掉側蕾。抹蕾過晚,會影響主蕾生長而達不到出口要求,抹蕾過早,則會損傷主蕾。應根據工人操作熟練程度以能抹掉側蕾而不傷及主蕾為前提。
雖然養護中需要澆水,但是耐不住太濕的生長環境,不宜溝水漫灌,噴淋,特別是土壤就怕縫隙變小,所以以滴灌為主,也害怕雨淋,尤其是正在開花的時候,會導致花蕾掉落,花朵無法正常開放,嚴重影響到觀賞價值[4]。連棟大棚配備滴灌設施,能夠實現水肥一體化。“神馬”白菊成活后,暫緩澆水,讓根系往下伸長,扎根。定植10 d后,每隔10 d追施一次肥料,肥料使用有機肥和高鉀高氮平衡型水溶肥混合使用,施肥多少以觀察白菊梗莖粗細來施肥,確保長勢齊整,力求“一刀切”的生長面。在孕蕾期應增施高磷、高鉀水溶肥,減少氮肥施用量。同時,當主蕾長到黃豆粒大小時,必須噴灑一次1000倍的控旺劑進口B9,平衡長勢。破蕾后禁止噴灑,否則會抑制花瓣伸長,導致花變小。
“神馬”白菊屬短日照花卉,如果不補光正常生長,生長到株高30 cm左右便開花,達不到出口標準。連體大棚地上部分用日本進口塑料薄膜覆蓋,不起霧,不滴水,蓋在側拱、頂部弧形彎拱上,透光率接近100%,兩個拱之間留一個長方形天窗,天窗長50 m×寬0.6 m,晴天的時候可以打開天窗,下雨及較冷的時候關閉天窗,能起到調節氣溫作用。補光是提高切花品質的關鍵,扦插定植到結蕾開花之間光照處理非常重要[5]。增加光照時間,形成長日照抑制白菊花芽分化,待莖稈生長到一定高度時,再使菊花孕育花蕾。期間每天天黑以后19:00~23:00進行4 h補光,使每天光照時間達到16 h。每座大棚安裝150盞LED植物生長節能燈,2.5 m×2.5 m安裝1盞,間距要均勻一致。
“神馬”白菊病蟲害一是蟲害,有紅蜘蛛、青蟲、薊馬、蚜蟲、斑潛蠅,防治藥物有吡蟲啉可濕粉性劑、阿維菌素、撲虱靈可濕粉、辛硫磷乳油、高效氯氰菊酯等;二是菌害,有銹病、葉斑病、灰霉病,防治藥物有石硫合劑、晴菌唑水劑、代森錳鋅、三唑酮水劑、甲基托布津可濕粉、多菌靈可濕粉、代森錳鋅、粉銹寧、代森銨、多菌靈等;三是病害,目前僅有疫病,疫病發病初期噴灑或灌溉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絡氨銅水劑、可殺得微粒可濕性粉劑,噴灑和灌根一起進行,效果更好[6]。因為病蟲害有抗藥性和耐藥性,所以“神馬”白菊病蟲害防治藥物要根據藥品使用說明書交替使用,且季節、溫度不同配比藥物濃度不同。
生產切花菊需根據客戶需求,“神馬”白菊的生長周期為85~95 d,為了保證供貨,客戶一般提前訂貨,第一批在7~8月,第二批在10~11月訂貨。一年栽培1季,在每年的8月底到9月初整地、下地,于12至次年1月開始采收,一般采收期一個月。采收切花在清晨或傍晚進行,以花瓣不翹起為采收標準,在距地面10 cm的花莖處剪下。采收后,切花莖基部10 cm在清水中浸泡4~6 h,經過泡之后,按客戶要求進行分級、分類包裝,一般莖長50~100 cm不等,成熟度一致,沒有病蟲害、沒有藥傷斑點、葉色鮮艷有光澤、花苞外形美觀的,為精品切花“神馬”菊。以韓國市場為例,要求切花長60~70 cm,菊花花朵有一定的開放度標準,要求田間采收時2.5度,運到韓國后開放為3.5度。日本有點不同,要求切花長50~90 cm,要求花蕾田間采收時1度,剛露白時候就采收,運到日本開放為2度,日本人更喜歡花蕾含苞欲放。去掉莖基部1/3的葉片,每10支用報紙扎成1束,剪齊基部,裝于紙箱,儲藏在1~4 ℃的冷庫中“休眠”待售。
“神馬”秋菊采收后預冷、分級后冷卻,確保在收購、儲藏、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處于冷鏈中。具體為采收后收集到加工車間,水滴晾干再進行分類分級儲藏到冷庫,待海關集裝箱到冷庫直接裝貨,集裝箱配套制冷設施,溫度保持在1~4 ℃,再運到韓國和日本銷售后保鮮期能持續一個月。
“神馬”切花菊一年只能種一輪,秋菊“神馬”采摘完后開始種植春菊如“白扇”菊等,須改畦深翻,不能原地原貌種植,“白扇”菊生產周期為100~105 d,大約4月底6月初采收,收完后開始翻耕土壤,泡水后輪作水稻或其他水生農作物,忌連作,一般水旱、不同屬植物輪作最好,基地種植耐高溫的泰國香米,效果很好,既能改良土壤,實現天然的殺蟲、滅菌、消毒,也能增收增產,更能避開閩南地區7~9月臺風高發期。
長泰縣種植“神馬”白菊氣候、地理優勢明顯,農民創業園區生產基地栽培“神馬”白菊經驗豐富,母本穗條品質較好,植株成活率高,切花更潔白,花瓣更多,桿莖更粗,繁殖和栽培技術值得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