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咸陽師范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中國書法作為藝術已經廣泛被國際藝術界所接受和認同,與之相適應的國際交流也日益頻繁,“國際間的交流各類活動多采用英語”[1],對書法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越來越得到了各高校的重視。為加強中國與國際之間的交流,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書法專業英語在部分高校已經成為書法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通過較為深入地專業術語學習,掌握符合中華文化表述習慣的英語表達方式,增強學生進行國際間的文化交流的語言交流能力,有必要對書法專業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深入地探析。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國家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高度重視,培養學生國際化視野成為重要內容。書法專業學生在傳播中國優秀文化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書法專業在應用領域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書法人才也越來越得到國家的重視。書法專業英語課程涉及書法、繪畫、文學、古文字學等多個領域的專業詞匯和術語,是高校書法專業高年級學生必修專業課,培養書法專業學生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迫在眉睫。為了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各高校逐步開設書法專業的漢語英語雙語課程,為社會培養跨文化交流的應用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當前,書法專業課的雙語教學與書法專業英語的教學不盡相同,體現在教育內容、課程體系和教育目標上。專業課的雙語教學主要利用英語這一媒介學習相關的書法專業知識,書法專業英語以學習書法專業相關知識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書法英語表達的語言特點。在課堂的雙語教學中,有些學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些學生仍然停留在對專業英語詞匯的記憶上,無法完全掌握所講授的內容,忽略了對相關專業知識系統性學習,不能利用英語加深對專業課程的理解。書法專業英語應為雙語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書法專業英語的表達,具備一定的專業詞匯和專業英語閱讀能力,并能進行一定難度的專業英語英漢漢英翻譯。在此基礎上,能夠熟悉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在實際應用中融入文化因素,提高利用英語交流的能力。
書法專業英語教學內容龐雜,不僅有西方文化下的專業英語詞匯、專業語句表達教學,而且還包含中國傳統文化相關專業知識英語表達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講,對英語的學習是接受另外一種文化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對英語文化的了解很難實現對英語這個工具的真正把握。對于教師來說,英語教師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也不夠深入,這樣會限制英語教師準確表達中華文化內涵的能力。所以在教材的選擇上,既要照顧到學生的知識結構,也要關注到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素質水平。與此同時,書法專業的英語學習還包括專業英語翻譯、閱讀、寫作等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還比較重視學生的聽、說、讀、譯等能力。因此如何選擇具有完整科學的知識架構的教材,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系統的、有條理的按時完成教學任務,這本身就是書法專業英語教學中面臨的一個挑戰。有些高校目前對于書法專業英語還不夠重視,只開設公共英語課程,這樣的課程設置缺乏專業性。如何選擇適當的教材在教學時段內較好地提升書法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是一個需要得到更多關注的問題。
我國的教育機制決定了學生總體上對英語是重視的,但主要是為了應對考試。高考的考試特點就是對專業不加以區分,注重英語基本技能的掌握。這種情況造成了大多數書法專業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只注重基礎英語的學習,只滿足于掌握基礎詞匯和基礎表達,很少在實際中學習如何用英語進行專業方面的交流。從而造成學生不論從英語課程的通過方面,還是對外交流方面能力方面嚴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學習當中既沒有認識到書法對外交流的可能性,也沒有站在更高的層面上,深刻認識到書法對于在世界文化平臺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感受不到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在個人職業規劃上和個人的發展上具有什么樣的作用。從而在學習中往往意識不到專業英語對本專業學習中的所起的重要作用,沒有意識到精通英語對書法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從而對英語缺乏應當的重視。
傳統的考試模式仍以書面閉卷考試為主,書法專業英語教學考試模式也不例外。書面閉卷考試方式長期以來是各課程考核的主要方式,也是英語課程考核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注重詞匯和語法的精確掌握,對學生的拼寫要求較高,需要學生有大量的時間投入提高對語言把握的準確性,比如單詞的識記拼寫、語法規范、習語俚語等。這種單一的考核模式難以實現對學生專業英語綜合能力的考查和檢驗,難以發現學生的問題,難以為今后的教學提供新的思路。這種考核標準對口頭的語言表達的要求不是很高,甚至是一種缺失狀態,也就是作為一種語言的使用,主體主觀意思的表達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的體現,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特性得不到事實的尊重。所以大量的學生投入大量時間所學習的英語成了啞巴英語,長期學習英語但不能用英語交流的情況廣泛存在。
教學目標指出的是教育的方向,是教育效果的保證,只有實事求是符合實際的教學目標,才能達到適應國家社會要求的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從通識英語知識的學習逐步向書法專業英語方向過渡與轉變。書法專業英語旨在培養學生交流與表達能力,使之能夠走出國門,拓展國際化視野,接受多種文化的熏陶。在提高學生對書法國際交流與傳播重要性認識的同時,提高對書法專業英語的重視程度,認同英語的重要作用,才能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注重書法專業的英語教育,一方面使學生掌握一定數量專業詞匯、句法與語法,能夠適當選擇詞義,實現較快速熟練的閱讀。另一方面要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好的了解,才能為日后能夠參加對外交流合作、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家社會對大學生英語能力要求不斷提高,學習英語正逐步從單純的語言學習向利用英語系統性掌握專業知識轉變。書法專業學生在非母語環境中學習英語相關課程,教師的教學方法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的實現。當前對于書法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問題,可以適時采用以下辦法:(1)各高校應組織部分英語教師參加中國傳統文化和書法專業的培訓,提高英語教師的傳統文化知識水平,提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英語能力。(2)書法學院等專業領域教學單位應充分調動英語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參照借鑒英語教師的專業建設建議,積極組織英語教師與書法專業教師共同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進度和考核辦法。(3)書法專業英語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尊重教育客體的特性,聆聽學生意見,通過學生反饋情況適時調整教學方法,以期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學內容上不斷進行調整,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理論結合實際的原則,在課堂的講解中融入最新書法研究成果,使英語教學不斷跟上時代的發展。與此同時,教師應及時了解書法專業英語術語的變化,更新并優化教學內容。
以課本為主的傳統學習方法已經落后于時代的潮流,應積極主動地尋找新的教育方法,探索新的教育途徑。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支持了社會的數字化生活,也提供了在隨時隨地進行數字化學習的可能。書法專業英語課程的學時有限,故推進數字化學習平臺建設對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尤為重要。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課后學習能力,應該充分利用移動終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各類新設備進行數字化學習。
利用各類數字化平臺和移動設備,英語教師可以緊密圍繞自己的課程特點,開發出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利用數字教學平臺,教師可以上載詞匯庫、專業外文閱讀段落,在虛擬空間加強專業英語基礎的學習,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對部分學習成績較高的學生,英語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傳難度較高的課外優秀文獻,加強這一部分學生課后學習的學習強度,做到因材施教。教學中應加大線上教學的比例,促進學生的線上學習,將學生的線上學習的狀況進行科學評定并計入平時成績。
專業英語學習和考核的改革都需要有相應的監督和激勵體系,需要從師生兩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進,形成雙向監督與激勵。“專業英語的考核就是一種激勵學生的手段,同時也為教師檢驗教學成果、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依據。”[2]對于書法專業英語考核成績的考核評比應該有多方面的考量,學生的最終成績也應根據多方面的狀況給予評定。學生在數字化平臺的自主學習情況應該是最終成績的重要參考因素,學生的課堂簽到率、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正確率、在平臺的討論搶答、平臺作業完成情況、測驗和投票等平臺活動的參與情況都應該全面納入考察體系。該課程的實踐課部分可以以分小組的形式來完成,小組學習成果包括小組課堂展示和小組對話展示,分值的最終評定以教師評定為主,學生互評為輔。教師評價打分涉及學生的組織紀律、課堂表現、正確與否、學習態度等進行打分。學生的最終期末成績由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共同評定,卷面成績可以占比較高的比例。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主要以學生對教師進行教學打分為主要方式,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教師是否教態端正、是否缺勤、是否能及時上傳資源和布置作業、是否在平臺上及時回復學生問題等。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監督。
總之,重視書法專業英語的學習對書法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英語的教學上尋找更多的途徑和方式加強課程建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育效果、改革考核辦法、強化監督體制將會對培養國際化的書法人才,推進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