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思遠
(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蘇 鹽城 224005)
在當今社會,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也促使教育事業的發展。其規模上,也日益擴大,也逐漸增加了教育成本。其資源上,需要投入更多。所以,為對教育效益上的投入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各項工作質量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對于完善的質量標準來說,是一整套科學的程序,針對高校教育工作的開展,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而且也是此教育工作最終結果,避免發生資源浪費的現象。除此之外,高校質量標準能夠使得學校各方面的管理效果不斷提高。從學生的角度上來看,其高校質量標準下,有利于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基于此,對于高校來說,必須要引進質量標準,開展教育教學管理,促使學生的就業能力不斷提高,使其步入社會后更好地適應,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工作任務主要就是傳遞知識和培育人才,作為此任務的主體,教育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活動,面對價值問題,主要就是在選擇和判斷等方面。高職院校為了讓學生在職業生涯中更好地就業,需要在這段時間內,將社會實際需求總結出來,針對社會的發展,將其此發展的趨勢判斷出來,并對教學價值體系正確進行判斷,樹立育人指導的思想,此思想還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高職院校中,教育育人是根本任務,其主要追求的目標就是將全面發展的學生培養出來,其中教學成果對教學機構培養出社會標準人才起到衡量的作用。而對于高職院校質量標準來說,其核心主要就是建立在根本任務之上,進而以“人”質量上,將質量的鏈條形成出來。
在這個系統中,教師的教學風格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教師自身素質通過課堂教學下,直接嵌入到學生人格結構。基于此,在高職院校質量標準中,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以教學質量為管理中心下,樹立教師監督體系,促進高職院校教育事業更好地發展。
在高校教育教學下,通過應用質量標準下,主要存在問題就是思想沒有貫徹。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將質量標準應用在教育教學中,學校領導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缺少足夠的重視。就目前高職院校管理工作的現狀來看,高職院校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管理方面,將具有特色化的體制建立起來,而在高校教育教學中,通過應用質量標準,一定程度上,針對學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學,會產生負擔,進而使得高職院校無法積極貫徹質量標準。
其相繼下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教育工作改進制度通知》下,對于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發展來說,要上升到制度改進層面中來。在通知中,曾明確指出,高職院校針對教學工作這一要素,需要將其把握住,站在專業課程、教師和學生視角下,建立改進機制,做到機制常態化。但是對于有的高職院校來說,其相關管理制度上,沒有將其落到實處貫徹針對這種情況,從各地教育管理部門的角度上來看,會直接關系到國家政策落實程度。學校將新元素引入在自身教學體系中,對于管理人員來說,很容易帶來一定負擔,除此之外,相關部門缺少指導下,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質量保障體系。
高職院校為了更好地發展,對高職院校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積極貫徹,培養優秀的人才對社會的需求能更好地滿足,進而推動國家迅速發展。基于此,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如果缺少相關機制的構建,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的發展,所以必須要構建相關機制。
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應用高職院校質量標準體系,針對管理的思想,必須要積極進行貫徹。首先,從校方領導的角度上來看,需要意識到其重要性,針對教育教學中應用質量標準等,在其應用等方面,加大力度。比如:校方領導可開展教學討論會,討論的課題圍繞高職院校質量標準體系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在實際討論的過程中,主要從應用的利與弊進行討論,來組織教職員工按時參加,將相關思想進行貫徹[1]。除此之外,還可采取有效的舉措,積極建立和完善改進制度,并將績效激勵制度建立起來。通過這些有效的措施下,與學校內部達成共識,為學校在教育教學中對相關管理思想更好地貫徹提供重要保障,不斷提高質量管理的思想意識。
國家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針對教學標準和畢業學生質量標準等,需要將改革方向正確的把握好。在統領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針對職業教育體系,積極進行完善。在現代服務企業,在制度上,提供一定的保障;在人才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對于當下職業院校來說,質量標準化建設是一個課題,從高職院校的角度上來看,需要將其落到實處[2]。首先,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需要對此理念積極進行創新,改變以往以崗位技能人才為主的高職院校教育理念目標,將“社會國之工匠”培養為轉變方向,進行轉變。在價值觀和人文性以及綜合素養等,著重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得高職院校畢業生步入社會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不斷提高畢業生適應的能力。
高職院校在實施和建設質量標準化體系的過程中,針對高職院校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影響此建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缺少相關機制。管理機制需要有待完善,針對這種情況,很容易會使得運行機制不暢,難以質量監控具有一定時效性提供重要保障[3]。對于有的高職院校來說,其內審方面,雖然有相應的體系,但是從專業課層面上來看,缺少對學校和教師以及學生的關注。在《方案》中,提到的相關辦學標準,如師資隊伍、教學教材和信息化建設等等,在職業教育服務發展等方面,積極進行引領,促進就業創業。在立德樹人的要求下,其根本任務是健全育人機制、評價機制完善和人才培養規范等,這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在其管理、運行和評價等方面,需要將相應的機制建立出來,針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積極完善此體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進行規范。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健全內部質量組織領導體系,此體系主要包括的機構有領導機構和監管機構等;在其內部運行上,將健全的體系建立出來,此體系必須要有內部質量實施方案和內部質量的目標[4]。對于內部質量,通過建設智慧平臺下,在此平臺中,可實時監控和管理在專業和學生管理以及資產運行等情況,做到此情況隨時把握,便于進行調整,使其實現實時監控。
在現代化教學的背景下,在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多媒體教學的模式,使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高等職業院校,其硬件資源上,相對來說比較充分,在課堂教育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并在質量標準下,給予充分利用,由此以來,有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5]。多媒體教學主要就是將教學內容以及相關的資料,通過多媒體以幻燈片的形式為學生播放出來,為學生進行呈現,不僅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視野,還能不斷提高教學的效果。通過多種教學模式下,從多個層面上,讓學生不斷提高,促使教學的氛圍更加活躍化。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需要將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建立出來,基于質量標準,遵守公平、公正、合理原則下,來評價教師教育教學的質量,非常有利于不斷提升教學水平[6]。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在教學質量上,是有一定高低的,通過評價管理機制的建立,使得學校各級領導合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對于教學薄弱的教師,要進行鼓勵。并適當鼓勵教學質量好的教師,這樣可以在無形之中使得教師隊伍不斷壯大,促使教學效果不斷提高。
總而言之,對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來說,為了促使以后更好地發展,必須要建立高職院校質量管理體系,為高職院校管理創新還能提供一份力量。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在應用高職院校質量管理體系的前提下,還存在一定問題,如沒有貫徹相關思想、沒有落實相關政策等等。基于此,需要我們結合應用高職院校質量標準體系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解決措施,在高職教育教學中,促使此質量標準體系更好地應用,不斷提高應用效果,為高職教育教學順利開展提供重要保障,推動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