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勝
通常情況下,所謂的融媒體主要是指將網絡、電視或手機等不同的傳媒技術與設備進行有機融合,突破傳統媒體傳播方式,使各類媒體技術的優勢與特點互補,確保信息能夠快速有效地傳播。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對傳統媒體產生極大影響與沖擊,一些傳統媒體被市場所淘汰。為此,相關媒體單位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思想理念與工作模式,加強對融媒體的了解,投入大量的資金等,引進現代融媒體技術與設備,優化創新新聞編輯工作的思路,確保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受眾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我國現代新聞行業整體的進步與發展奠定基礎。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部分單位轉變了傳統的工作方式,并對新聞編輯工作進行了有效創新,保證了單位的經濟效益。不過,由于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仍有部分單位忽視了融媒體技術與設備的作用,依舊采用傳統模式開展工作,導致某些問題的出現,對單位自身的運轉與發展造成極大影響。
在傳統新聞采編及播放的過程中,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導致新聞編輯質量較低,且傳播方式單一、內容較少。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電腦的應用,極大地拓展了新聞傳播的渠道,同時為新聞采集與編輯工作提供了便利。不過,部分新聞單位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缺乏足夠的創新意識,對融媒體技術與設備缺乏足夠的重視,只會盲目模仿,導致節目內容過于單調,無法為受眾帶來新鮮感,由此對單位自身的正常運轉與發展造成影響。
隨著融媒體技術與設備的廣泛應用,受眾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獲取信息,且網絡新聞內容較為豐富多樣,極大地滿足了觀受的心理需求。而部分媒體單位的新聞編輯人員在日常工作時僅僅是將網上的信息進行摘錄與重組,且依靠傳統方式對新聞進行編排,不僅無法滿足受眾的觀看需求,甚至使受眾出現抵觸心理,導致該類新聞的收視率或點擊率不高,從而影響單位的運轉與發展。
當前,為了加強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編輯工作思路的創新,相關單位及人員首先需要對新聞編輯工作的觀念進行創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民生新聞編輯人員需要充分了解融媒體技術、理念及設備,明確自身工作的不足,轉變傳統的工作觀念。同時,新聞編輯人員還需要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加強學習,提高自身融媒體知識水平與技術能力,并將其應用于新聞編輯工作中,以提高新聞編輯的效率與質量,確保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受眾需求,為我國新聞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為了有效創新民生新聞工作,新聞單位需要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媒體的職責作用。
民生新聞編輯人員日常工作時,要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通過互聯網尋找所需的信息,借助電視、電腦、手機等現代傳播手段進行播放,提高新聞編輯及播放工作的效率,促進現代媒體的健康發展。
在現代融媒體發展的過程中,應用了大量現代技術與設備,保障了人們獲取信息的便利性。在媒體創新發展的過程中,相關單位需要將融媒體技術應用于民生新聞編輯過程中,要經常組織培訓教育活動,使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積極參與,確保其能熟練應用現代技術進行新聞編輯工作。
新聞包裝推廣在現代新聞編輯過程中同樣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并對新聞整體質量有極大影響。為了加強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編輯工作思路的創新,相關單位及人員需要對新聞編輯包裝推廣進行創新。在這一過程中,編輯人員需要明確新聞的類型與特點,預判目標受眾的觀看方式,結合不同受眾的心理需求,創新包裝手段。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為了提高民生新聞編輯工作創新水平,相關單位及人員還需要提高新聞的貼近性、趣味性,從而提高民生新聞的收視率或點擊率,進而促進單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高。民生新聞工作者要將報道呈現的觸角探進社區坊間,鮮活生動地展現社會現實,讓普通個體成為新聞主體,用充滿煙火氣、地域性的內容吸引本地受眾群體,使老百姓身邊的新鮮事以更生動、更幽默的方式呈現出來,同時實現民生新聞的接近性、趣味性、新奇性、參與性,使得民生新聞憑借新的傳播技術更具魅力。
綜上所述,隨著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傳統新聞媒體行業受到了較大的影響與沖擊。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相關單位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與方式,加強對融媒體技術與設備的了解,并積極引進、應用這些技術、設備,以優化創新新聞編輯工作,提高新聞的質量,激發受眾觀看新聞的興趣,進而推動我國新聞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