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婷
(昆明衛生職業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高職院校至今為止,傳統式輔導員管理模式仍未完全打破。一是對于輔導角色的深入研究和認知仍有待提升,70 年間高職輔導員的角色定位發生了數次改變,關于輔導員的政策以及職業生涯仍在摸索中前進。教育部24 號令和43 號令等文件的相繼發布,高職輔導員職業真正步入正軌。但因政策往往具有宏觀性,具體執行還是需要結合各地方、各單位和各部門的實際情況予以落實。至今為止,對于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全國仍有很多院校沒有達到文件要求,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二是高職對于輔導員職業壓力調試策略很多,但真正落地實施的少。調整輔導員的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薪資待遇、工作職責等,對于高職來講,是一場機制改革。涉及面廣,牽涉利益多,范圍大,甚至影響學校整個固有“生態”。因此,在輔導員的各項政策落實上,高職都抱著“慢行軍”角色在觀望實施。三是《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頒布后,對于輔導員的職業能力要求便開始逐步落實,但因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日漸加重,很多剛入職的青年輔導員又不具備馬上應對多方壓力的素質,開始產生職業理想淡化,社會理想模糊,人生信仰迷失等現實偏差。從而對于自我提升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產生懈怠,失去信心,這也對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自我調適提供了內在阻力。
當前,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來源廣泛,各方有目共睹。科學合理調適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需要多方協同。尤其對于高職而言,更應該高度重視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調適工作。現實中,絕大多數高職已經走在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調適應對工作中,形成了對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調適工作的階段性理論和實踐成果,并已進行了系列落實。比如輔導員的雙線晉升體系的建構和落實,薪資待遇的提升,職業技能的培訓,工作績效考核的量化實施以及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細化。然而,各類舉措看似是對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調適的針對性回應,但在執行過程中缺少長效機制的約束。雙線晉升體系雖已設立,但執行過程中似是而非。職業技能培訓雖已介入,但很多時候只是為了完成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而非完全是為輔導員提升自身能力素養,進而增強抗壓能力而做出的調適工作。工作績效雖有量化考核,但細化和可實施性較差,成為了“一紙空文”。輔導員工作制度雖已設立,但由于各方都無法保障,職業壓力調適沒有明顯好轉。高職在調適輔導員職業壓力上存在缺保障,持續性差現狀。除此之外,部分高職在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的個性化引導,高職輔導員參與學校相關改革決策、對高職輔導員切身人文關懷等方面都呈現“雷聲大雨點小”的境況。
當面對來自工作的各種壓力時,無論是社會和政府的政策調適還是高職的保障機制調適都不可能即刻出現并及時解決當前壓力,雙方都具有相對滯后性。比較而言,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調適中,個人調適是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調適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在新時代高職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媒體強勢來襲,高職輔導員職業壓力調適挑戰因素發生流變,職業壓力裹挾下的自我調適顯得力不從心,個體的自我調適陷入迷失境地。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數據顯示,中國網民的規模已經達到9.04 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其中,大學生群體作為青年群體的主力軍,對于移動互聯網的追逐強度、使用頻率和使用方式以及使用后影響是其他群體無法比擬的。新媒體的日益更新,兩微一端早已擴展到更多的線上平臺。高職輔導員傳統職業壓力并行中,加持著新媒體技術給職業帶來的更多挑戰。
一是嚴把入口關。首先高職要對現有的輔導員招聘模式進行優化與完善,并要在招聘過程中加入職業測評,對于應聘者是否從事輔導員工作的職業情感狀況以及是否熱愛學生工作進行測評。二是做好輔導員培訓工作。通過常規事務培訓以及專業技能培訓,系統地做好輔導員技能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技能,從而促進輔導員自身的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三是要定期為輔導員舉辦政治學、管理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與業務拓展培訓,不定期開展工作學術討論會。做好高職輔導員職業生涯評估,制定科學的考評機制,定期開展輔導員工作考核,對于表現出色的輔導員需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和重用。
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有著系統性以及整體性的特點,具有工作量大、內容多和復雜性,需要講究科學。因此,僅僅憑借輔導員自身的力量,難以獲得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工作上的突破以及創新并非易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們還需要得到上級領導以及相關部門的支持,充分發揮學生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充分發動資源,在工作和管理上形成有效地合力。
各高職院校要重視輔導員工作,首先放到與教學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還要進行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和推進進編,從制度上保障輔導員待遇。即要求不斷提高隊伍的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保證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干事有平臺、待遇有保障、發展有空間。最后還要加強對輔導員身心健康的人文關懷,對于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也需要及時解決,可以有效緩解輔導員自身的心理壓力,才能夠讓輔導員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存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對于輔導員自身職業情感的養成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結束語:在新媒體環境下,教育主管部門和高職院校需要重視輔導員職業情感研究,廣泛整合各種資源,提升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為輔導員的職業情感養成和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從根本上解決輔導員職業成就感不足、職業心理壓力大和階段性迷茫等問題,為輔導員隊伍和個體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綜合保障,促使教育事業的良性互動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