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松柏
(貴州省遵義市第六中學,貴州 遵義 563000)
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自主人格,他們的三觀也處在逐漸完善和形成的階段,在進行知識性的學科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認識到學校的育人屬性,這要求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而事實上,物理也是一門以自然科學為主的學科,在對物理的各種不同知識進行探究的過程當中,我們或多或少會涉及一些有關德育的內容,這時我們應該從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的角度出發,抓住契機,創設一定的德育環境,讓學生感受到良好德育的重要作用。
物理是一門需要進行實踐的學科,所有的物理知識都是從實踐當中得來的,如果我們僅僅帶領學生對物理的各種理論知識進行學習的話,在完全沒有學習過的基礎上,他們的學習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教師需要認識到,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在物理教學過程當中的重要意義。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內涵是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總體素質進行關注和有意培養,物理學科以其獨特的實驗性特點,能夠更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讓學生意識到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及時尋求他人幫助,接受他人意見的重要性和便利。教師也需要認識到物理學科的特點,盡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并以主動協作交流的方式,在與他人的溝通當中,完成自己的思想進步和知識學習。無論是在進行任何內容的物理教學工作當中,我們都需要讓學生認識到團隊意識的重要性。
比如說我們在學習溫度與溫度計中“水的變化”時,就可以通過各個問題的提出,讓學生之間發揮自己的思路,去聯想:水是怎么變化的?云雨雪又是怎樣形成的?之后提供學生一定的實驗材料,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探究水的不同狀態和轉化過程,在進行實踐的過程當中,學生需要將水由氣態轉為液態再轉為固態,這并不僅僅是一位學生能單獨完成的,而對水的狀態變化的思考過程,也能夠在與小組同學的交流過程當中進行領悟。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過程當中,他們也能夠認識到不同的思想和多元性思考的便利之處,從而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養成遇到問題,尋求他人幫助的良好習慣,提高自己的團隊合作意識。
在物理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也需要認識到教學三維目標的重要意義,情感目標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了解物理學習過程當中蘊含的各種道德精神。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物理教師應該注意對教材內容的挖掘,根據一些廣為人知,或是具有深度的科學史料,帶領學生從物理的幾千年發展史當中,挑選自己所欠缺的道德素養進行提升。物理的發展是需要依靠與各個物理學家的投入和獻身精神的,而在對物理進行講授和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也需要根據這些歷史事件,讓學生對科學家們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以此為標準,產生一定的愛國意識和奉獻意識。
比如說我們可以借助于一些著名的中國物理學家的研究成果和經歷,以及他為我國物理事業發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動作用,帶領學生意識到愛國主義的重要性,并對這些科學家產生敬佩學習的潛在感情,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又或者我們可以通過同一歷史時期下中國科技的發展水平,與其他國家抑或是文明的發展水平進行對比,提高學生的民族國家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比如說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知曉杠桿原理,并將其主動運用于生活過程當中,如搗米的舂、汲水的桔槔,開瓶器,剪刀,魚竿等等。杠桿原理的廣泛應用,為古代先前帶來生活便利,但是其他國家在公元200 年左右才出現了杠桿作用的成因及意識形態,這個時候我國早就已經能夠利用杠桿原理生成大規模的糧食,通過古今中外的生活形態的對比,讓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又或者,我國的四大發明,地震儀、、指南針、印刷術等等都在世界屬于領先地位,不僅遠遠超出當時的西方國家科技水平,還為我國的文化發展提供便利和渠道。這些都是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進行延伸的,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強調和提出,我們不僅能夠讓學生進行相關原理的知識性學習,還能夠讓學生生出民族自豪感和強烈的愛國主義。
當然,總的來說,想要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當中實施德育教育,我們一定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合理滲透和合理講授,在備課過程當中,要更加認真且小心的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以學生的個人發展情況為依據進行教學策略的調整,以更大程度的在知識性教學過程當中提高德育對學生產生的良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