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云鳳
(重慶市永川職業教育中心,重慶 永川 402160)
引言:積極心理學起源于20世紀初期,在西方國家開始盛行并流入國內,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學知識。通過運用積極心理,加強班級管理,從而幫助中職生拓展自身原有的積極力量,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同時,運用積極心理學也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利器,增強中職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建立和諧民主的班集體。
學生在校的時間占據一天中的大部分,因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接觸時間也最久。為了幫助中職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從而促使中職生的健康發展,作為教師應該建立積極的師生關系。通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中職生在校期間可以獲得良好的教育體驗,有效提高中職教育教學的質量,共創和諧班集體,達到理想的效果。因而提出以下幾點有效構建積極師生關系的建議:
第一,積極關心學生。作為教師應該要時刻關注本班學生的發展動態,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成績和學習情況,同時也應該關心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包括學生的情感、精神等方面。為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師生之間存在的隔閡,教師應該在情感的基礎上建立積極師生關系。也就是說,作為教師,不能將活動局限于課堂之中,也不能局限扮演教師這一個角色。可以引導學生敞開心扉,以“心理咨詢師”或是“朋友”、“傾訴對象”的角色去回應學生對自身的情感訴求,真心實意地表達出教師對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關愛。通過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所以,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并設身處地地考慮學生的感受,從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第二,積極改善學生存在的行為問題。在積極心理學當中正面解讀了關于學生的行為問題,指的是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不能一味地指責或是訓斥學生的問題行為,應該從正面去引導學生積極改善行為問題,從而克服缺點,糾正錯誤。例如,在面對學生遲到問題時,作為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單獨與學生談話,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了解學生遲到的主要原因,先肯定學生正確的興趣,再委婉的指出遲到的錯誤。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成長,有助于中職生建設健康的心理。再例如,對于班級中學生比較落后的學生,很多教師常常會對他們產生偏見的想法,認為他們故意不學習、拖班級后腿。這樣不僅無法幫助學生改善學習的問題,提升學習的成績,還會讓學生從小養成自卑、厭學等負面的情緒,對學生日后的發展都有很大的阻礙。因此,面對這樣的問題,作為教師,需要學會用更加科學的態度和方法面對學生的問題,并且積極地進行引導和幫助。為此,筆者便深入地和班級中的學困生進行交流,了解和掌握每個學困生之所以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發現有的學生是因為課上聽不懂、有的學生是因為寫作業效率太低、有的學生是不喜歡教師的教學方法、有的學生是因為存在太多學習壞習慣、有的是受到家庭影響等等,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筆者進行了分類,之后思考不同問題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解決,針對每個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通過這樣的方法,班級中的學困生逐漸改善了學習過程里的行為問題和態度問題,慢慢地開始提高成績,獲得了很好地提升。
在積極心理學當中有一個層面內容指的是主觀體驗感受,通過表達出積極的情感狀態,從而塑造健全的人格。中職學生在生活或者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難題,需要他人的輔導和幫助。因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積極培養學生自我認知的能力。通過自我認知,使學生能夠更清楚地意識到自身的有缺點。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基本的技能。譬如,傳授學生一些記憶的方法,通過聯系、排除等方式加強記憶,從而減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極體驗。教師還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鼓勵的用詞用語,來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學會認識自我的優點和特色,改善學生的心理困惑。
第二,通過積極暗示,培養學生提升自我的能力。暗示指的是通過間接的方法引導做出一系列行為,中職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消極的心理。例如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中職生會感覺吃力,或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中職生容易碰壁,造成心理消極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作為教師應該積極暗示中職生,通過鼓勵的方式替代中職生消極得地想法,并暗示中職生應該要積極面對。由于中職生正處于青春階段,因此做出的決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教師應該給予正面的引導和教育,幫助中職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觀。
第三,積極肯定學生的優點,挖掘潛在能力。積極心理學重點在于研究人的潛在能力等一些積極的方面,通過挖掘潛在能力,促使學生的內在固有資源得到最大發揮的作用。學生作為特殊群體,存在個體差異。每一名學生都有優缺點,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積極肯定學生的優點,正視缺點,并挖掘潛能。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強學習自信,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挖掘學生的優點,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和學生成為朋友之后,通過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了解學生的優點,根據每個學生的優點安排對應的班干部工作,對于有領導能力的學生,可以安排組長、班長等班干部,對于有繪畫能力的學生,可以安排文藝干部,對于體育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安排體育委員等等,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每個學生身上的潛能,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幫助學生釋放自己的天賦;教師還可以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更多的表現機會,通過與同學之間的互動,積極地展現自己的魅力;教師還可以構建網絡平臺,讓學生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交流和互動,以此來更好地發覺彼此的優點和潛能。總之,教師要認識到積極心理學所倡導的“積極關注”的理念,關注到每個學生的積極面,學會挖掘每個學生的優勢,幫助每個學生更好地發展和成長。
環境與氛圍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積極心理學中認為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個性品質。因此,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處理好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創設溫馨的學習環境。例如布置溫馨的班級,可以融入一些“家”的元素,使學生在校也能有在家的感覺,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體驗。同時,教師還需要營造文化環境,提倡“積極文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文化知識,增強文化底蘊,做一個有文化涵養的學生。
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加強對中職班級的教學管理,促使中職生得到健康的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班會、講座以及宣講、實踐等方式,培養中職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同時,以學習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方式,提高師生對積極心理學的認知,并且在日后活動中可以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體驗和情緒,激發中職生的積極人格,形成良好的班級風尚。為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筆者嘗試做了以下方面的操作:
例如,首先,筆者創造了班級的班歌,邀請學生一起對班歌進行取名,班歌融入了團結、積極向上的理念和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筆者會引導班級學生積極地在對外的集體活動中演唱班歌,從而養成班級的團結一心、積極陽光的氛圍;其次,筆者還創建了本班級的班訓,通過班訓,讓班級學生能夠更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制作班訓的時候,筆者還邀請了班級的學生一同參與,通過互相出謀劃策、互相提出意見的方式,在筆者和班級學生的共同討論下,一起完成符合本班級特色的班訓,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重視和認可班訓中的制度,從而積極地配合和遵守制度,發揮出班訓的效果;接著,本次還充分地發揮好中職學生的業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集體活動,從而提高班級的團結力。中職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不同,學生有更多的業余時間,學習的壓力也相對小很多,為此,筆者充分地借助學生的業余時間,開展團體運動、團隊競賽、友情操等活動,讓學生在這樣的集體活動中能夠增進彼此的感情,營造更加和諧的班級氛圍,為學生的學習、校園生活帶來更多色彩;最后,筆者還建立了班級心理交流會,在心理交流會上,學生可以匿名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念,彼此之間互相匿名進行關心和交流,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困惑和問題,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帶來幫助。總之,教師可以借助各樣的班級活動、班級制度和班級文化,來營造和諧的班級學習和生活氛圍,從而發揮出積極心理學教育的核心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提高中職班級管理的質量以及中職教育的效果。
綜上,運用積極心理學,加強中職班級管理主要是教師通過一種含蓄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形成樂觀的態度。在積極心理學的作用下,中職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產生信任,并加強學習自信。同時,運用積極心理學有助于鼓勵中職生,促使中職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達到中職素質教育的最初目的。因此,作為中職教師,需要認識到積極心理學對中職班級管理的影響和幫助,積極地借助本文中所提出的積極心理學下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策略進行班級管理改革,通過和學生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積極的情感體驗、營造積極的班級氛圍等途徑,來落實積極心理學,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和質量,為中職學生的發展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