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立志 李明智 張 琨
(大連海洋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 遼寧大連 116021)
《左傳·襄公》有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薄豆茏印嘈蕖酚醒裕骸笆曛?,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盵1]《周易》有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盵2]自古以來,我國歷代先賢都將修心立德放在首位,構建了中華傳統美德體系??倳浿赋觯骸按髮W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干、放飛夢想的地方”[3]。立德樹人的實施路徑是思想政治教育。大學是我國國民教育序列的最后一個環節,研究生教育則是大學教育的最高層次,是知識生產能力系統化、規劃化培養的最后一個節點。做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影響到我國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質量問題,更關系到研究生教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樣需要引起高度重視[4]。
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根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為加快推進新時代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2020年7月29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為核心,培養造就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迫切需要的、具有研究和創新能力的德才兼備高層次人才。
現階段,多數高校提出了創意思政課程、專業課程思政等,這不僅有利于研究生自身的發展與完善,而且還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研究生思政教育情況整體較為樂觀,其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
第一,思政實施主體各自為政。思政教師、專業課教師、研究生導師、輔導員等實施主體未能形成教育適洽機制和環境,合力不足,致使思政教育工作力量薄弱。思政教師、輔導員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具有較強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背景,但對專業和科研背景了解不夠充分,容易造成針對性不強。部分研究生導師、專業課教師雖擅長專業教學,卻缺乏思政教育的知識儲備和實踐鍛煉,開展思政教育的能力不足,難以履行好思政教育職責。另外,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與研究生接觸最密切,互動最頻繁,作用最直接,但部分導師對其承擔著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首要責任認識不夠,思政作用不凸顯。
第二,思政資源融合不足。一方面,研究生思政教育理論課與專業教學協同力度不夠,思政理論課堂的主導性顯性教育與專業課的思政隱性教育缺乏交融共振,難以實現將知識點與思政點相互融通,不能通過典型案例和具體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和奮斗精神。另一方面,未能充分考慮研究生的教育特征,研究生的課程集中在第一學年,后期主要跟隨導師或課題組作科研。因而,如何對科研項目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也成為當前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關鍵問題。
第三,思政載體和模式仍有待于創新。目前,大部分思政課堂仍采用傳統的授課模式,以灌輸性教育為主,缺乏啟發性;授課內容以課本為中心,枯燥乏味,未能有效分析學校、專業及學生的現狀與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實行創新性和吻合性教育,以致學生缺乏參與的主動性,導學關系僵硬。另外,各種新興媒體技術如微博、微信、微視頻等迅速發展,對研究生的思想觀念、政治意識、價值評判產生強烈的沖擊,而高校思政工作者應用各種新興媒體技術的能力略顯不足。
強化研究生導師的思政教育“首要責任人”地位。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明確研究生導師對碩士研究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責任,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狀況,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首先,導師應切實融入碩士研究生群體,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的心理和思想方面的指導,并建立碩士研究生成長檔案,記錄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學業、生活等發展變化,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提供參考依據。其次,增強導師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深化導師個人思想道德修養,為碩士研究生思想道德培養發揮示范作用。高校應為導師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搭建平臺,鼓勵導師積極探索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將碩士研究生能力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融為一體”。第三,優化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破解研究生數量與導師數量不匹配困境。通過碩士研究生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聯合培養,探索將“不同知識層次、不同研究特長的導師組成研究生培養指導小組,可以拓寬研究生的知識面,拓寬研究生的研究領域,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充分發揮導師在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領作用。
充分發揮研究生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作用。研究生輔導員是開展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層實施者,研究生輔導員要強化主體意識,主動與其它教育主體協調配合,通過多種渠道來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首先,研究生輔導員要明確工作重心,從繁雜的研究生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主動了解碩士研究生思想動態,學習和運用先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創造性的開展好思政工作。其次,堅持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有機結合,拓寬碩士研究生實踐鍛煉的平臺,引導碩士研究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出課堂,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磨煉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三,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和日常研究生管理工作。研究生輔導員要充分利用自身作為高校老師和管理干部的雙重身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水平,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和實踐環節;同時要加強對研究生黨團組織的指導,促進其自我教育作用的更好發揮。
深化思政理論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導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具系統性、規范性和穩定性的一種手段,對提升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養,培育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要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政理論課程,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導作用。首先,優化教學內容。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碩士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設置調整的意見》的要求,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在基于傳統理論教學內容的同時,可根據不同年級的差異化需求開設相關教學內容,將畢業年級較為關注的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和心理咨詢等問題納入到今后的思政教學工作中來,提升各年級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水平。其次,創新教學方式。從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著手,更好的解決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課程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注重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實現理論教學由“天”入“地”的轉化,即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育要與學生的思想和實際行動相結合,不斷引導碩士研究生在實踐中加深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解。
提升研究生黨團組織的“三自”功能。研究生黨團組織是碩士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簡稱“三自”功能)的組織保障,對碩士研究生影響力凸顯,要通過舉行豐富多彩的學術、文體和實踐活動,繼續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同時,注意在實踐中強化自我教育功能,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升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首先,加強研究生骨干隊伍的能力建設,樹立示范典型,突出榜樣引領效果。其次,強化研究生黨團組織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功能的發揮,研究生黨團組織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不同社會經歷的碩士研究生的不同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增強組織覆蓋面和影響力。最后,搭建“實踐育人”新平臺。社會實踐活動是碩士研究生最喜歡的活動開展形式,研究生黨團組織要主動尋求導師和輔導員等的支持和指導,搭建“實踐育人”平臺,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實踐活動,將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為碩士研究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思想引領和組織保障。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是社會主義國家教育關注的根本性問題,“立德樹人”則是對這一問題最直接、最簡明的回答。這要求把“立德樹人”落實到學校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和環節中,切實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學生時代正是形成和發展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因此,也是給新時代中國青年學生精神鑄魂和奠基的“立德樹人”關鍵期。在新時代,我國教育正處于關鍵的轉型期,教育改革既要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又要立足于現實教育實踐的需要,還要體現時代發展的特點。“立德樹人”既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思想精華的弘揚,也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經驗的規律性概括和精煉表達,更是對新時代教育發展做出的與時俱進的創新。“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和價值取向的理性回歸,體現了我們對中華民族教育文化的充分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的道路自信,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制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