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姜南(1985-),男,漢族,山西運城人,中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行政事業單位會計。
摘要:農業作為我國的經濟地重要組成部分,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關系到國計民生;農業科研單位對于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過程中當之無愧的尖兵。近年來,隨著大力推行公共財政體制、科技體制的改革,農業科研單位在諸多方面都發生了改變。如項目經費使用、業務成本核算、內部控制監督等;這些變革都要求以新的財務管理體制為基礎。會計作為財務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是對經濟的監督與反映,創新會計模式是創新財務管理體制的關鍵環節。本文對農業科研單位現階段體制進行簡單分析,并從會計知識與經濟的關系方面入手,探究創新會計模式的難點,并提出幾條有效措施,為會計模式創新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會計模式;農業科研單位;挑戰;策略
近年來,隨著政府不斷加大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力度,農業科研單位資金來源逐漸多元化,擺脫了以往單純以國家財政作為資金來源的局面。受到體制改革的影響,傳統會計模式難以滿足農業科研單位需求,財務核算方法與內容都需要有一定的改變[1]。因此,農業科研單位想要更好發揮自身職能,服務于社會,就必須探索創新會計新模式,盡快適應新型社會經濟環境,進而提高科研單位經營管理、財務管理水準。
一、農業科研單位面臨著會計模式創新的挑戰
(一)會計目標模式挑戰
會計目標就是會計部門在進行會計工作時,其必須達到的工作目標。會計目標作為其理論體系的基礎,是構成會計基礎理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明確為誰提供會計信息服務,為什么提供服務,及所提供的服務內容。目前,會計基礎理論主要分為受托責任學派和決策有用學派這兩大派系;兩種理論體系一直備受會計界爭議,其屬于一種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其中受托責任學派強調相關性,面向未來,認為會計目標主要負責報告資源受委托管理情況。決策有用學派強調可靠性,面向過去,認為會計目標主要負責類似決策的會計信息。當前農業科研單位則屬于后者,在21世紀,知識即是財富這句話用在農業科研單位身上完全貼合。因而,在創新探索會計模式時,需拓展目標主體范疇,將資產、信息、知識所有者納入其中,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進而為農業科研單位的日常科研活動做出經濟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二)會計計量模式挑戰
會計模式就是通過貨幣信息的形式來展示會計對象內在的數量關系,并且對確定、計算、衡量等過程一并表現。進而對當前企業現金流動態、經營狀況、財務現狀等進行綜合反映。以往傳統的會計計量方式將企業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基礎,對企業運行狀況進行綜合反饋。但相比于傳統的企業而言,農業科研單位存在一定特殊性,在新型時代經濟影響下,豐富而優質的無形資產是衡量科研單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準,直接關系科研單位能否立足于市場環境中。而傳統會計計量僅包含專有技術、商譽、商標、土地使用權、專利權等,其計量囊括范圍狹小;農業科研單位是以取得時的實際成本作為計量基礎進行無形資產計價,導致傳統的會計計量模式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無形資產計量范圍、內容的擴大,無疑是對創新會計計量模式的挑戰與沖擊,同時也是創新的難點與重點[2]。
(三)會計報表模式挑戰
通過表格將會計部門平時統計核算的資料進行展示反映的文件叫做會計報表。國內會計行業中,最傳統的會計報表中主要有用來展示現金流量的現金流量表,用來展示單位總體損失收益的資產損益表以及展示單位資產總體債務關系的負債表等三大主要部分。其主要責任是表述、確認資金運營現狀、已獲收益、已擁有資產狀況等財務信息。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傳統的會計報表無法滿足農業科研單位需求,不能及時反饋單位非財務信息、及科研成果信息等,因此,創新會計報表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科研單位,成為專家學者的研究熱點。
(四)會計管理創新
作為一項管理活動,規范單位會計事務是會計管理的主要目的,包括單位會計工作、會計制度、會計組織等,確保職能部門行政管理、財務功能等相互協調。而近年來,隨著科技體制的大力推行,在各項科研決策中,財務管理更多地被考慮在其中,財務人員的參與顯得越發重要。但在現行管理模式下,各項科研決策中財務人員僅僅是縱向參與,即僅對財政撥入經費負責;但在科研經費監督方面,財務人員職責被嚴重弱化,造成橫向方面僅是代管名義,更多是項目負責人監督、管理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而各項目負責人更重視研究項目,對于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方面缺乏專業知識,且缺乏成本控制意識,造成經費使用無節制,甚至存在隨意使用經費的不良情況。當下,農業科研單位應積極創新會計管理模式,通過會計核算對科研單位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及時反映與控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創新農業科研單位會計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會計思維創新
自工業經濟被知識經濟替代成為時代經濟主體以來,創新式思維被社會各界所重視,同時創新也是知識經濟的靈魂,在這樣的經濟體系下,缺乏創新能力的單位、企業終究難以跟上時代步伐,都將成為時代的犧牲品。同樣,會計作為一種經濟管理工作,創新也是會計發展所必須面對的問題。首先,農業科研單位需重新認識財務管理目標,在保證單位價值最大化的基礎上,以新時期的辦院方針為指導思想,使研究人才、研究成果等能夠被最大化地獲取,以提高農業科研單位創新能力與綜合競爭力。同時,針對現有會計系統,以科研為核心,結合單位情況進行創新改造。目前,我國農業科研單位尚無獨立的會計系統,一般通過“合同預售款”方式對科研課題經費進行核算,造成會計核算功能單一化,無法通過數據反饋項目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借助創新會計模式,建立獨立會計系統,以科研項目為會計核算對象,合理計量、入賬以往無法計量的課題項目,及時了解課題立項至科技轉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將課題項目的收支詳情反饋于賬面,為科研單位內部管控提供數據支持。
(二)會計核算創新
對于科研單位而言,發展經濟的主要資本是知識;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無形資產對于科研單位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存在諸多問題,且嚴重滯后于知識經濟的發展,使得農業科技單位管理者無法及時反饋無形資產管理情況。因此,農業科技單位想要更好的發展,必須摒棄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積極探索創新適合自身的會計核算模式,提高會計信息對無形資產的披露程度[3]。同時,隨著無形資產內容的擴大,其主導地位日益增強,在市場資產、組織管理資產、知識產權資產、人力資產等多方面,科研單位應根據其特征采取有效的會計核算方式,如多重計量方法,在以歷史成本為核算基礎的同時,將公允價值計算模式納入其中,并作為主體進行核算。如權責發生制,其核算方式主要著重于在農業科研單位在與合作方洽談確定好交易達成的當方式就將收入進行確定,對于交易款項的支付時間并不進行考慮,能夠較為綜合地對會計主體在這段時間里地業績增長情況進行展示。
(三)會計報表創新
開發研究知識產品是農業科研單位的主旨。在知識產品經濟環境下,農業科研單位面對如此復雜的經濟大環境,其現有會計報表應包含展現出更多的會計報表之外的有用信息,并對其加以解釋說明,例如在農業科研單位會計報告中應納入人力資源信息。傳統的會計報表在會計信息的披露制度上對于信息的披露較少,并不能滿足于當下農業科研單位對于會計信息的要求與質量。并且未納入人力資源信息的核算與統計,導致傳統的會計模式無法滿足實際需求。一個完整且清晰的會計報告中應該包括最基本的包含人力資源信息核算統計情況的會計報表以及相關的附表,并且還需要附帶整個企業單位的財務狀況說明書。對此,農業科研單位可借助于人力資源會計科目,去建設一套完善的核算體系服務于人力資源會計。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將人力資源相關信息納入資產負債表中,并在損益項下列示。同時科研單位需增設“人力資源投資凈增額”,并分別在留存收益、所得稅下列示。此外,還需將經營業績信息、背景信息等非財務信息披露在表外,完善會計報表覆蓋面。另外,因當下農業科研單位的經營面越來越廣,參與項目越來越多,情況愈發復雜,相應的財務管理方面工作也發生了很大改動,導致目前的資產債務表與利潤表已經不能滿足于農業科研單位管理者與債權人了解整個單位的財務經濟狀況的需求,因此還需另外編制現金流量表來幫助管理者與債權人了解相關財務情況。
(四)會計管理創新
在目前國內復雜的經濟大環境下,農業科研單位有項目就代表著其單位就能借此盈利,提高經濟效益,并且對國家對社會創造一定的社會效益,但是科研項目過小、數量不多仍然會限制農業科研單位的發展,甚至影響其生存。因此開源節流對于農業科研單位的經營狀況至關重要,其中合理的內部控制就是其控制單位管理成成本的關鍵所在,那么創新會計管理模式則是提高科研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措施,管理創新重點需放在項目的立項、轉化、研發上,根據單位自身特點,制定出符合當下現狀的制度,從而推動單位的發展。通過嚴格的會計管理制度,明確規定制定審批制度、成本費用開支范圍等,將越權批款等不良現象扼殺在搖籃中。除此之外,單位本身擁有一批專業技能過硬,會計相關專業知識儲備豐富的專業會計人才也是上述一切措施的根本所在。單位對于會計相關從業人員的要求應該提高,定期組織財會部門進行相關培訓,使其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并且掌握信息化的、網絡化的會計操作技能。讓其財會部門的工作具有靈活性、適應性,能進行既具有科研特色又符合正常會計制度的會計核算工作。
結語
近年來,世界經濟不斷發展,中國經濟市場被逐步打開,并全面與世界經濟接軌。同時我國又是一個農業大國,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關系到國計民生;作為建設現代化農業的排頭兵,農業科研單位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農業科研單位只有不斷加強會計模式創新、改進,才能夠更好地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對維持農業經濟的繁榮穩定與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解沛, 陸建中, 梅旭榮,等. 農業科研院所對企業技術創新源頭支持的模式與機制探索[J]. 農業科技管理, 2015,23(1):56-60.
[2]陸學文, 晏連源, 徐為民, 等. 農業科研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探索與實踐[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2,30(4):112-113.
[3]吳昊, 沈云飛, 陳婭. 科技創新背景下加強農業科研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7,14(7):121-122.
[4]車帝.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模式創新與探索[J].中國農業會計,2018(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