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智之泰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李慶東
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經濟建設已經取得了優秀的成績,目前我國已步入了現代化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得到了飛躍性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各大企業的不斷進步。人力資源是各大企業中一個較為重要的部門,該部門對企業的影響較大,不僅承載著員工的生存與發展,同時還會對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成績。因此,合理、規范的人力資源規劃是制定和實施人力資源戰略的重要保障。企業若想實現戰略轉化,就必須在企業戰略的基礎上,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規劃,以此來確認在實現企業戰略性目標時,需要用到的人員數量、特性、類型及必備技能,為實現企業戰略性目標奠定基礎。
企業戰略主要是在企業擁有完整數據支撐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未來的發展動向,對企業各個部門實現戰略目標的一種描述方法。一方面,企業戰略以資源配置為主,主要在現有的市場競爭形勢中尋找突破口,使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根據企業戰略的特點,可將其分為三個層次,主要包括總體層戰略、競爭戰略以及職能層戰略。其中總體層戰略指的是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該戰略主要根據企業所在領域的特點,與企業本身的文化特點相互結合,對企業內外的資源以及各個部門的力量進行整合,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出自身的優勢。競爭戰略指的是企業各個部門或所屬公司的戰略,側重點主要在于公司的管理、現今的業務狀態及各部門或所屬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對各個部門或所屬公司的競爭方式及資源的優選配置進行確認。職能層戰略指的是各個部門的職能,為確保企業目標的統一性,職能部門應在企業戰略的基礎上制定相關戰略,并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避免出現重復戰略,導致資源浪費。
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理論是經濟全球化和時代發展的產物,是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確保企業戰略正常制定和制定的核心內容,相較于其他資源而言,人力資源更為復雜,且具有綜合性和協調性等特點,在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戰略進行制定時,已為人力資源戰略的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若企業管理人員在制定企業戰略時,忽略了人力資源戰略的規劃,在面對招聘、晉升、發展以及激勵機制等相關事宜時,將會失去人力資源戰略的支撐,導致該類問題無法及時得到有效解決,影響員工的數量、知識結構、技能水平以及執行能力,從而導致企業戰略的實施停滯不前,最終出現不了了之的狀況。因此,企業管理人員在明確企業戰略后,應提高對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重視程度,確保企業戰略在實施過程中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供給。
人力資源管理是保障企業順利發展的重要條件,管理內容必須根據企業戰略進行制定,其內容要與企業整體戰略相匹配。因此,企業在制定人力資源規劃方案時,不僅需要重視企業戰略和人力管理戰略的縱向關系,還需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各職能模塊之間的橫向關系,通過縱向與橫向相互努力的方式,制定出規范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
規范化的流程是確保人力資源管理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企業在完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前,首先應對現有人力資源規劃流程進行優化。管理人員在對人力資源管理流程進行優化時,還需與每個員工進行談話,在談話過程中與員工相互交換意見,確保管理制度與員工的自身利益相關。在談話結束后,管理人員應根據談話結果及企業的實際情況,盡快制定符合企業戰略的規范化管理流程,并將制定結果公之于眾,保障企業員工的知情權,提高其參與感,同時也有利于企業落實相關的規定,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執行力度。此外,在實施規范化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企業還需定期召開各部門會議,一旦有部門出現問題,需及時做出相關的調整,在舉行會議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還需詳細記錄有關制度的內容,為后續制度的制定提供強有力的依據,確保制度規劃的合理性、可靠性。
目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源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在崇尚“人本主義”理念的時代,在人力資源規劃過程中實行激勵機制可更好地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要想在人力資源規劃中發揮出激勵機制的作用,需不斷對激勵機制進行完善,以此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具體制定方法如下:①制定科學的考核目標: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制定明確、可評估且具有兼容性的考核目標,同時還需要保證目標的引導性,不斷發揮出激勵機制的作用,進一步實現人力資源的價值。②完善獎勵制度:首先需要設立合理的物質獎勵,例如獎金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其次還需要不斷對員工進行精神方面的鼓勵,增加員工的自豪感與滿足感。最后還需要根據員工自身的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的發展計劃。并對業績突出以及比較有潛力的員工提供發展的平臺,例如出國進修等,不斷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③合理進行分配:合理利用分配制度,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進步。為了推動企業的發展,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能有效促進企業的發展。
企業人力資源能夠有效地推動整個企業發展,所以企業必須改革以往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有效地結合激勵機制,才能夠帶動企業的發展。若想在人力資源中運用激勵機制進行管理,必須先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團隊激勵模式。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曾創造出一個理論,名為“雙因素理論”,要想構建一個優秀的團隊激勵模式,需嚴格把控員工的保健因素及激勵因素。保健因素多以滿足員工金錢、監督、工作環境以及人際關系等內容為主,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員工的滿意度。而激勵因素則是精神獎勵,根據員工所展現出的價值,提供相應的激勵,其目的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及其對工作的滿意度。具體措施如下:1.制定團隊目標:對工作的目標以及工作的范圍進行合理的規定,不斷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讓員工進行自我評估,了解員工的不足之處,并及時調整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整體的創造力。2.合理分配崗位:根據各個崗位的工作性質以及員工自身的能力,為員工安排相應的工作崗位,不斷增強企業的開發能力。并根據所制定的工作目標,對目標進行細化和分解,讓員工能更好地理解工作的內容,進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3.做到有效溝通:不斷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實現對人力資源力量的釋放。
現代企業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若想進行實現戰略轉換,可通過增設多元化發展模式的方式,在不同領域推出開展不同的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體措施如下:1.在考核績效方面: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對員工的績效進行考察時,首先可對員工的綜合素質進行考察,并在考察過程中全方位了解員工在該企業當中的貢獻,記錄其真實效益。2.在培訓方面:為進一步提升員工的個人能力,企業可為員工提供跨部門培訓的機會,使員工能在培訓過程中發現自身的潛在能力,以此來提升員工的綜合能力。在規劃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還需根據企業目前的真正需求,并與當下的市場環境相互結合,及時對管理的不足之處進行總結,并在總結后對管理方法進行改革、創新。除此之外,管理人員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還需不斷對現有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進行完善,確保招聘工作、績效以及獎懲等方面的科學性、合理性,同時也需要各個部門互相督促、相互配合,保障企業能夠在良性的氛圍下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規劃屬于閉環程序,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持續對其進行跟蹤,才能避免偏差的出現。在出現偏差時,還需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將其糾正,才能確保人力資源規劃與戰略規劃步伐一致。人力資源規劃在企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的人力資源規劃不僅能夠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價值,還能為企業提供大量的專業性人才,這也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企業若想實現戰略轉化,還需在企業戰略的基礎上規范人力資源規劃流程,并根據流程制定針對性的人力資源規劃方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企業的進步,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