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瑛
(福建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福州 350108)
1929年,依據中共中央“九月來信”的精神,結合基地建黨建軍的經驗,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了古田會議。古田會議所形成的建黨建軍歷史經驗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更是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軍隊建設理論。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7次來到古田,極大地肯定了古田會議精神。古田會議系統回答了一系列有關黨建軍隊建設的基本問題,學習與總結古田會議精神,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讓古田會議精神在當代有新的解讀、新的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強調,要實現共產主義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政黨領導,列寧關于黨的鐵的紀律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一大發展。中國共產黨作為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應堅定黨的政治立場,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在江西永新三灣對進行部隊改編,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黨指揮槍”的原則,規定黨是軍隊的領導核心[1]。古田會議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為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圍繞“建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黨”這一主題進行了積極的理論探索,形成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從嚴治黨思想。
毛澤東在總結井岡山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建黨建軍的原則,對紅四軍內部存在的錯誤思想給予了分析和反思。《古田會議決議》從多個方面確立了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中央“九月來信”明確指出,“黨的一切權力集中于前委指導機關,這是正確的,絕不能動搖”,“一切工作歸支部這個口號是對的,是對經過支部去工作的解釋”[2]。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古田會議確立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等重要原則并非空有口號,會議制定了具體的實施細則讓政策措施能夠有效落地。會議主張實行政治委員制度,黨對軍事工作要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再經過群眾路線去執行,而一旦成為最終決議,就必須要堅決執行。古田會議重視制度建設,為我們黨在具體實踐中解決紅四軍黨內和軍隊建設等一系列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
古田會議是一場重塑軍隊思想、軍魂文化的會議,其所表述的建軍思路,對中國軍隊的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古田會議首次明確提出嚴格加強黨和紅軍隊伍的素質建設。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創造力必須建立在黨員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高質量的黨員必須成為根本保證。隨著黨的工作重心逐漸從城市轉移到農村,黨和軍隊的建設主要是在農村地區開展,形成了“三農”的鮮明特征,即以農村為主體,農民為主導,農民黨員占絕大多數的特點。《古田會議決議》要求,黨員的發展要以一線戰斗人員為主要目標,在大力發展士兵和黨員的同時,也積極發展其他非戰斗人員,他們也是紅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會議對紅軍考核黨員的條件作出了新的明確規定:嚴密保衛黨的入口,確保新輸入的“血液”干凈有力。同時有效提高黨員的發展質量。
面對紅四軍內部出現的問題,《古田會議決議》中明確指出,“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的問題”[3]94。會議將黨的思想教育擺到了黨的建設的最突出的位置。針對受教育對象的不同,如隊伍中紅四軍存在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職務的區別,將授課班級分為普通、特別和干部班三種,教育材料更符合受教育者自身特點和需求,對士兵而言,更側重政治、經濟、軍事常識和文化知識的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古田會議決議》還提到了對廣大群眾、新兵等的教育內容和方式。同時在教學方法上,提出了具體的方式,如啟發式教學、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教授語言要通俗明了、風趣幽默等,對紅軍士兵進行黨化教育的涉及面之廣涵蓋了政治、軍事、生活等方方面面,這些思想教育方式對當前思政課教育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首先,嚴格組織紀律以加強組織建設。《古田會議決議》首次確立了黨對軍隊、對紅軍人才隊伍的絕對領導,逐步健全了“黨管人才”的工作機制。強調在黨組織中要嚴格遵守組織紀律,少數服從多數。重視黨內成員的自我批評精神,“黨內批評是堅持黨的組織、增加黨的戰斗力的武器”[3]82。其次,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會議明確指出,“每連建設一個支部,每班建設一個小組,這是紅軍中黨的組織的重要原則之一”[3]88。通過建立各級組織,逐步完善黨組織建設,特別是基層組織建設。這項重要的原則和措施,加強了紅軍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從根本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最后,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從嚴治黨,紀律分明。對不合格的黨員必須從黨中淘汰;積極開展新老干部的思想動員,極大地調動了基層黨的組織力量,從而實現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在建黨建軍上積累了豐碩的寶貴經驗。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我們在創造輝煌的同時也不斷遇到新問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古田會議精神并未過時,它是中國共產黨為解決自身發展的精神紀念碑。寶貴而持久的精神遺產是中國共產黨和無產階級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古田會議精神對我們今天仍然具有啟發甚至指導意義。
1.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理想信念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必須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建設,把理想信念作為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4]。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更應堅定理想信念,把思想建設擺在黨的建設首位。“只有理想信念堅定了,精神才不會缺‘鈣’”[5]。新時期加強黨的思想建設,要繼續發揚黨在革命時期形成的優良作風,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和創新黨內學習制度,加強黨性修養,堅定“四個自信”,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3]。廣大黨員要在組織上入黨,更要在思想上入黨,以黨章為參照,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同時,狠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群眾路線,努力培養“四有”新人。
2.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我們將科學理論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科學理論武裝全黨顯得尤為重要。毛澤東的建黨學說重視從思想上建黨,古田會議開辟了思想建黨的先驅,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古田會議決議》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學習精神,他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深入學習古田會議精神有利于我們堅定黨的理想信念,以充足的自信在意識形態領域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6]。
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修養,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方法觀察,從而分析和解決問題;堅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以人民為中心為民辦實事。恩格斯多次強調,“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7]。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要求我們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與發展真理。在新形勢下繼承與發揚古田會議精神,不斷增強政治工作的時代性與感召力。
3.加強組織建設,讓“古田會議永放光芒”
1960年9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指出,“古田會議決議所建立起來的我軍政治工作的光榮傳統,是永放光芒的”[8]。同年12月,中共中央批準了這個決議,并極大地肯定了古田會議精神,此后,“古田會議永放光芒”成為一句響亮的口號。在新時代,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作為責任和使命,根據新時代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緊隨時代綻放新的光芒。
古田會議在黨的組織建設中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是對黨員個人的要求,其次是對黨的基層組織的要求。在新時期應對黨員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從嚴治黨的當務之急就是完善黨的組織建設。每個黨員都應該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積極工作、樂于奉獻。
同時,基層組織作為全黨工作和戰斗實效的基礎,應該在新時代提出新的要求。在加強黨的組織建設中,首先,應強化黨員的民主意識,鼓勵黨員積極參與,構建良好的民主氛圍。其次,加強制度建設,保證民主集中制的貫徹落實,確保黨的基層組織穩定、有序開展活動。
弘揚古田會議精神是古田會議決定探索和解決的重要問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歸根結底,這是始終保持和發展我們黨先進性的方式。在這方面,古田會議的許多內涵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
1.倡導古田會議精神,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不懈努力。“重整行裝,從古田再出發”當然是整個黨、軍隊和人民的時代召喚。從古田會議的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實踐中不斷貫徹深化改革,解決貧困和克服貧困。在為人民服務,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國防建設和嚴格黨的執政等特殊實踐中,我們將走偉大的新旅程,實現中國的夢想。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各管理部門在生產實踐中,應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構建協同創新體系,激發創造活力和創新潛能,實現產學研一體化,讓創新能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同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為人民提供更佳的美好生活。
2.加強黨員隊伍的組織紀律,強化作風建設
古田會議所蘊含的原則和方法為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開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要求我們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勇于自我揭露,對他人的批評也要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展開。讓黨員在支部會議中受到教育,防止黨內出現主觀主義和庸俗化。讓黨員在會議中積極發言,有政治意識,在政治化、實際化中提升黨員思想水平。
古田會議中重視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三大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的優良作風與群眾路線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是堅持貫徹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性問題,指出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須不斷加以踐行[9]。在新時期,只有保證黨的優良作風,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黨必須始終密切依賴人民,必須始終把作風建設作為切入點,鞏固黨的群眾執政基礎。當前,要求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應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決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3.采取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夯實黨內思想道德基礎
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毛澤東多次談到加強黨內理論教育的問題:“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的問題。”[10]為此,毛澤東還列出了包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內的十種學習資料,對理論教育的教學方法作出了明確規定。 這些精神對于當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黨的思想教育中,應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權,牢記宗旨意識,守護黨先進性建設的高地。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重視教育方法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結合,呼應時代發展,開展廣泛的互動式、參與式和體驗式教育,使教學模式更加立體化、多元化。
首先,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應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唯一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的黨的根本立場。廣大黨員干部應時刻牢記宗旨和使命,明確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善謀利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上升到制度層面。廣大黨員應當做好黨的思想宣傳陣地的排頭兵,以良好的黨風帶動政風、民風,努力推動黨的思想政治工作。
其次,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應更加重視黨員干部道德建設。古田會議中關于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理論具有強大的內生力量和豐富的現實指導性。如何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的道德建設,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對執政黨的信任和認可。新時期,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黨員干部隊伍的道德建設,黨內民主建設應實現黨員群眾積極、自覺地發揮黨員先進性的作用。在職業操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各方面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引領社會新風尚。撫今追昔,資政育人。古田會議精神打造了一脈相承、不斷創新的紅色基因,為黨的建設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如何讓紅色教育在新時期常學常新,深入挖掘紅色基因與時代精神的契合點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課題,也是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