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兵
古典主義作曲家莫扎特創作了音樂會詠嘆調共有54首,其中大部分是為女高音寫的。《我去向何方》是莫扎特在1789年為路易斯61維爾納夫創作的三首詠嘆調的第三首。《我去向何方》是一個年輕女性在表達愛的困惑和自憐情緒為主要內容的詠嘆調,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是聲樂學習者的寶貴財富。
他的很多“音樂會詠嘆調”的曲目,是為了音樂會的演出而創作的,是不同于歌劇詠嘆調的。歌劇詠嘆調是主人公的情緒、痛苦,憤怒、悲傷、喜悅和感動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歌唱者抒發情感的作品,具有歌唱性、抒情性和戲劇性的特征。同時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段落。歌曲可以單獨地在音樂會中演唱,因此稱作音樂會詠嘆調。音樂會詠嘆調與歌劇詠嘆調是非常相似的,二者都有深刻的抒情性、優美的旋律性、強烈的戲劇性以及技巧性。莫扎特的“音樂會詠嘆調”是一個單獨的詠嘆調,是用于刻畫人物的角色、形象及內心活動的。是一種極富戲劇性、抒情性的獨唱樂段。音樂旋律起伏很大,歌詞根據某種特定的場景而寫,大部分曲目是為一些歌唱家量身定做的,根據不同歌唱家的音色、音域和發音技巧等。有些是為了自身歌劇中的某一角色而作,需要歌者表達特定的情感以及刻畫人物內心的變化,塑造出完美的人物形象,作品基本不用復雜的情緒。演唱時要節制適中,不能過度去表現。
我走,可是我去哪里呢?神明啊!是否上天聽不見他的痛苦,是不是上天聽不見我的嘆息!我的愛,你對我推心置腹,引領著我的腳步,現在你想袒露心懷,我卻受寵若驚,不能平靜。
這首歌曲創作于1789年,從時間和創作背景分析,莫扎特和自己的學生到了柏林,在萊比希等地方演出,雖然轟動一時,但從字面上可以分析出當時的處境苦楚,經濟問題令人堪憂。同時通過作品中的戲劇性沖突表達了自己對現實生活中的情感。
這首詠嘆調是一首復二部曲式,由A和B兩部分組成,A的部分是一到三十七小節,由三個樂段組成,A段一到十五小節從降E大調開始,結束在降B大調。B部分三十八到八十二小節,是兩個樂段組成的,為c和d,其中c段三十八到五十五小節,由降E大調開始,在53小節轉到降B大調,然后進入d段,d段的(56-69)小節,其中結束段的(69-82)小節,由降B大調轉回降E大調,最后結束在降E大調。這兩部分的AB歌詞優美,充滿強烈的戲劇風格,具有鮮明的對比,充分體現出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的藝術風格。
一個優秀且偉大的作品,對自身有著更高的要求,有著獨特的氣質,莫扎特的音樂要求演唱者有著高超的聲音演唱技巧和氣息控制能力。對一個聲樂者來說,聲音音色的控制,氣息的把握尤其關鍵。莫扎特的音樂風格有很多種,必須要認真分析其創作背景、人物經歷和音樂的旋律線條,還要鉆研歌詞。莫扎特作品涉及了多種語言,其中大部分的音樂作品都是德語,語言不同所以演唱時發音特點也不同,因此,要求有標準的發音,還要學習不同語言的特點來理解掌握歌曲。
意大利語通常來講,發音相對簡單,語調發音清晰。五個元音發音固定,直接輔音拼讀即可。在學習中還有德語,德語一般來說比較復雜,德語尤其要注意喉音和舌根音,需要學習中反復去練習,除了意大利語和德語,法語也需要我們去掌握,法語的輔音發音比較有力,相比較不容易掌握,法語和德語兩種語音也有很大的區別。法語大部分以元音作為結尾,德語大部分由輔音作為結尾。法語要求演唱具有練貫性,嗓音變化大,我們只有學習好各種國家的語言,了解各種國家語言的特點,并且要多加練習,保證歌曲語言沒有障礙,為我們的聲樂學習提供有力的幫助,為演唱提供方便,才能駕馭各種藝術歌曲。
學會呼吸和保持氣息是演唱中至關重要的環節,無論是什么類型的音樂作品,都要求演唱者有練貫流暢的氣息,在處理一些特殊音型時,也要保持旋律的完整性。演唱者的呼吸必須控制、均勻、流暢。開始時不要就把氣息吸的太滿,容易憋,不利于后面的演唱和完整的演繹作品。所以,在平時要練就連貫流暢的氣息,在演唱作品時才能毫不費力,做到平穩。
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具有浪漫的特點,音樂風格充滿各種變化,十八世紀中期由于宗教的巨大影響,人們喜歡甜美,干凈的音樂,莫扎特的音樂在這時形成,將純凈柔和的音色加入音樂作品之中,充滿和平和歡樂,他注重裝飾音的作用,和多種音樂材料的對比,演繹作品時要連貫、自然,運用熟練的聲音技巧,氣息平穩地支撐來展現動人色彩和音樂旋律線條的優美起伏,要準確把握音色和音量,表現其典雅浪漫的情懷。莫扎特的音樂作品每一句連接緊密具有層次感,音樂中充滿色彩的變化,他的音樂作品中很多沒有前奏,都是由弱起來寫的,他在歌曲中反復使用這種方法。因此歌者要了解莫扎特的創作手法和特點,從而掌握他的音樂規則,留意歌曲之間的強弱對比,在演唱時能夠更好的表現歌曲的內涵。
在演唱這首音樂會詠嘆調的時候,要注意斷句的地方,雖然這不是特別難的作品,但是在一開始鋼琴伴奏開始時,就應該做好演唱準備,將歌唱的狀態調整好,氣息盡量下沉,不要飄起來,把聲音放在高位置,用科學的發聲方法去演唱。演唱時在統一的歌唱基礎上,用打開喉嚨和呼吸下沉的節奏重音,來強調語言的情晰度和反映人物內心的矛盾和混亂。要重點注意譜面上的標記,在第七小節到第十五小節,第一個樂句的第一個字頭要作為重音來咬,注重歌曲的連貫,不要在任意地方進行即興修改或即興發揮,要有平穩流暢的氣息,有一個八度的延伸,要穩定咽喉位置,不要在高音時就把位置提高,導致后面狀態就飄了起來,這一點要非常留意,練習的時候能將把這句出單獨的練習。演唱的時候,變化的節拍要注意,鋼琴伴奏開始出現了三連音,此時要注意演唱三連音要連貫,43小節到46小節是完整的樂句,不可以斷開,如果遇到氣息不足的情況,可以在四十四小節去換氣,從coda的部分開始出現了十六分音符,這就非常考驗演唱者的氣息和喉頭,因此,歌唱者要協調好聲音位置,在練習的時候要確保這三點的高度統一性。莫扎特的詠嘆調結構較為嚴謹,曲式規范,要注意歌曲中的節奏節拍,不能隨意的延長,也要注意歌曲的速度,要平穩的去控制每一個音符,唱好每一段旋律,這首詠嘆調后半段比前半段稍微輕快一些,因此,不能隨意加快速度也不能隨意減慢速度,注意譜面的記號標記,要用強大的氣息支撐,平穩地去控制和發揮。
音色的把握:
音色是歌唱中的關鍵,關系到整部作品的好壞,要將樂曲中的每一個樂句的變化都要做到準確無誤,歌唱者要提高自己對聲音的掌控能力,根據不同歌曲的內容和情感,去調節自己的音色,使各個聲區的轉換做到不露聲色,提高自己的聽力,歌唱要純凈而飽滿,不斷去接近莫扎特對聲音的要求,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音色。
伴奏:
一開始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使用樂隊伴奏,現在為了演出的方便,使用鋼琴伴奏。鋼琴伴奏是演繹一首作品必不可少的,在確立音樂形象,塑造音樂風格、展現旋律線條的起伏和渲染音樂情景上,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音符來表達歌曲的流暢、柔和、優美、緊張和激進等。通過節奏和節拍表現作品的整體速度以及烘托演唱者的情感等,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伴奏在莫扎特的音樂作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去向何方》是音樂會詠嘆調中節奏比較平穩的作品,在演唱時要把氣息和聲音更好地統一在一起,不能表現得戲劇性或鏗鏘有力,要學會將自己融入到歌曲里面,演唱時可以把自己當成作品里的那個因為愛情而變得迷茫和可憐的少女,向上帝祈禱訴說,希望上帝可以為她指明道路,從而來表現詠嘆調中的人物的矛盾、困惑和自己對作品的整體理解,把自己和詠嘆調中的人物聯系在一起,仔細去感受各種人物所要表達的情感,把自己和人物融為一體,把情感與歌唱融為一體。
對歌唱的幫助:
1、可以提高歌唱者對聲音的掌控能力,穩定自身的音色,幫助歌者形成穩定統一的聲音線條,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的歌者要有透明、純凈和圓潤的音色。這對于演唱的人來說,就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聲樂基礎,在各種高低起伏的旋律和輕重音上,仍然要保持音色的統一。從譜子上看,詠嘆調不是非常難的,卻需要歌唱者具備良好的聲樂素質、堅固的基礎知識、穩定的音色、統一的聲音線條、流暢自然的氣息和對音樂的科學的認識。
2、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可以幫助歌唱者穩定氣息,提高歌唱者對呼吸的控制能力。通過練習作品,可以使歌唱者的氣息變得流暢平穩,使歌唱者有很好的呼吸控制,做到呼吸順暢和氣息的延長,這樣就能保證作品的完整性不被破壞,幫助歌唱者完整地演繹整個作品。
3、有助于改善演唱者對舞臺表演的掌握能力。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是為音樂會而創作的,它與歌劇詠嘆調不同,有故事、背景、渲染、情節,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更多的是在舞臺上測試歌唱者,怎樣把一個單獨的故事傳遞給觀眾,用情感來帶動觀眾。觀眾能夠融情入景,提高整個表演的藝術性,因此需要歌唱者在臺下要了解作曲背景,了解作者需要表達的情感、人物性格和人物矛盾,從而能夠使自己通過聲音、動作、情感和表情將整個作品完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4、有助于歌唱者建立良好的聲音狀態。在演唱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是需要歌唱者,具備較強的扎實地聲樂基礎和長時間練習的連貫流暢的氣息,因此演唱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對于學習聲樂的人來說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一個聲音的狀態。
5、能夠有效培養歌唱者的音樂素養。莫扎特的音樂作品是聲樂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作為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熏陶歌唱者的音樂感覺,提高歌唱者對音樂作品的駕馭能力,提高歌唱者的音樂修養,在日常生活的不斷積累中提升歌唱者的音樂氣質。
莫扎特的音樂作品作為歐洲古典音樂中堪稱完美的音樂,因此,要求演唱者具備高超的演唱技巧,不斷地揣摩歌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內心情感的變化。了解作曲者的創造特點,將譜面上的每一個標記以及細小的地方都理解透徹,在日常生活中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刻苦訓練,將歌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到極致,從中感受莫扎特音樂作品的特別之處,體會優秀作品的藝術價值。通過對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的研究分析,使我們能夠熟練的了解和掌握音樂作品和在演唱時要處理的方法,從而能夠更加準確熟練地完整演繹莫扎特的作品,為我們歌唱地進步有促進作用,因此莫扎特的音樂作品是我們學習聲樂必不可少的教材。它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是音樂界中的一塊絢麗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