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男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從我國體育教育系統現階段的情況來看,體育院校在其中所占有的地位不可忽視,體育院校所承擔的最為主要的責任就是為國家培育更多體育人才,尤其是在新時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而我國體育教育事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體育院校所發揮的重要支撐力量不可忽視。因此,加大教學思想更新的力度就十分有必要。這就需要體育院校自身能夠在不斷考量學生發展現實需要以及社會對于人才需要的基礎之上,對教學改革進行持續不斷的推動,使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對于體育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不僅要具備扎實的體育技能,豐厚的理論素養也必不可少。本文就以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師素質提升的相關問題為切入點,探討了提升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學質量提升的具體方法。
一直以來,體育院校不重視理論課教學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理論課教師在整體體育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卻不可忽視。通過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也能使學生在理論的指導之下更好地理解相應的體育專業知識,使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的心態來對待體育鍛煉,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有效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1]。尤其是伴隨著現階段社會對于體育人才數量的需求以及質量的要求都在持續提升,對于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師要想更好地適應教學發展的現實需要,就要能夠不斷推動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在體育院校中,理論課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進行知識的傳播,同時也要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在為學生打造扎實理論基礎的前提之下,使學生能夠擁有過硬的體育基本功以及豐富的知識面。相比于體育院校的專業課教師來說,體育院校的理論課教師往往需要有更為扎實的專業素養,他們要能夠努力使自己成為復合型的人才,如此,才能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使學生成為更為優秀的體育人才,使社會發展的需要能夠真正得以滿足。
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很多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都存在教學理念落后的問題,教師往往將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了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方面,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理論素養的提升,認為對于體育院校的學生來說,技能學習的重要性要遠遠高于理論學習,但是卻忽視了理論對于學生技能發展的指導作用,影響了學生創造力的進一步發展,教學效果十分有限,無法達到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學的育人作用[2]。如果以這樣的教學理念對體育專業的學生進行培養,學生雖然能夠擁有較強的專業素養,但是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之中則非常容易出現缺乏創新能力的問題,導致學生未來走向社會之后無法滿足體育工作的現實需要。
伴隨著現階段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很多體育院校也在積極地推動教育教學改革,部分體育院校也加大了對于理論課教學的重視程度,但是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很多體育院校的理論課教學依然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由于部分體育院校的理論課教師采取的依然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依然居于主體地位,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師生之間在教學中缺乏足夠的互動,這也是導致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學效果不理想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3]。雖然有一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了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意義,嘗試在教學中融入了多媒體技術,但是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并沒有與課堂教學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很多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僅僅是為了進行教學方法的炫耀,導致課程教學與多媒體教學依然處于相互獨立的狀態,所能夠收到的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對于體育院校的理論課教師來說,要想能夠更好地推動教學改革,教師就需要擁有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但是從現階段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師的情況來看,知識結構不合理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體育院校中的理論課教師很多出自科班,也有一部分是專業隊員,專業隊員普遍具有豐富的比賽經驗以及較強的運動技能,但是他們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法都并不完善,僅僅是將專業隊的訓練模式搬到了教學中,而沒有考慮到體育院校學生的個體特點;而科班出身的教師雖然接受過專業的教學培訓,針對體育訓練學、體育生理學以及體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都有著較為全面的研究,教學方法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具備組織教學的能力,但是卻普遍缺乏專業技能,導致無法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如此,對于體育院校的理論課教師來說,建立完善的知識結構、彌補自己的知識缺陷就成了一個亟需重點解決的問題。
伴隨著體育院校教學改革的持續推進,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師也需要持續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理念進行更新,使自己的教學能夠真正做到與時俱進,跟上教學改革的腳步。在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過程中,要能夠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做到一專多能。不僅要能夠掌握更多的體育專業技術,同時也需要具備更強的裁判能力、組織能力、教學能力以及創新能力[4]。以此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個性、思想以及身心方面都能夠得到發展。要讓學生明白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運動員,使學生能夠在擁有扎實的體育技能的基礎之上,還能夠具備作為一名體育運動員所需的基礎的品格,進而使學生的整體素質能夠真正得到提升。
例如,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師在組織文化課相關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打破以往單純依照課本知識進行教學的藩籬,要能夠將理論課教學與學生的體育訓練有機結合。通過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使理論課所講解的知識能夠真正成為學生思想的一部分,能夠真正指導學生的體育學習實踐,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推動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學整體質量的提升。
針對現階段體育院校理論課教學所普遍存在的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以及生活中能夠持續不斷地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失敗的教訓,并強化對于相關教學知識的學習,使教學的手段能夠真正得到有效完善。在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除常用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之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的現狀融入分組教學、任務教學以及分層式教學等手段,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真正得到有效激發,深化學生對于知識技能的掌握[5]。而在教學方法的使用方面,教師則需要重視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培養學生的精神力量,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夠真正得到充分調動,確保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能夠真正得到落實,這也是現代教育中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
例如:以往教師在針對體育理論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多數教師為了強化學生的知識記憶,教學中所采用的都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部分教師雖然自身存在改革教學的意識,但是也僅僅是將多媒體技術機械地融入了教學中,并沒有從實質上改變教學方法。針對這一情況,為了切實保證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掌握需要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合理地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由于體育理論知識多數具有抽象性,且學生學習相應的體育理論知識目的多數在于指導自己的體育實踐。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來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一些實踐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討論,使學生能夠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之下將體育理論知識與體育實踐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并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發現組內其他成員在體育實踐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聯系體育理論的相關知識予以改進,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將枯燥的體育理論知識轉化成生動形象的知識,進而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理論知識的熱情,使學生能夠對于相應的體育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入地認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相關知識。
體育理論教師不僅要能夠對專業學科所涉及的相應技術以及知識有充分的了解,同時還需要在教育教學以及生活中進行持續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更新,在教學中融入更為先進的技術以及知識,確保自己在看待問題的時候能夠始終站在學科的前沿位置,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而從體育教師自身的角度來講,也要能夠持續不斷地推動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對體育課程與教學論、體育教學原理、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對體育理論教學的相關教育規律進行深入研究,在持續不斷的借鑒以及吸收的基礎之上,不斷豐富自己的體育理論教學實踐,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體育院校在實際組織理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只有體育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才能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好地引導,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