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評宇
(貴州省雷山民族中學,貴州 黔東南 557199)
從高中階段的體育特長生來看,其是指在體育領域有著特殊專長并能夠在升學的過程中可以享受國家政策加分照顧的學習。當前高中階段的體育特長生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真正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習,這些學生因為自身的素質及后天訓練等因素在某方面具備運動特長,并在比賽中曾經獲得較好的名次,具備國家運動員的資格。這些體育特長生則是在長期的鍛煉中磨練出了吃苦耐勞、韌性強等性格特點;二是通過不正規獲得特長生資格的學生,一些沒有體育基礎的學生并沒有經過專業的體育測試便獲得了體育特長生的資格。總體來說,體育特長生與普通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因為體育特長生對運動的偏愛,在體育鍛煉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文化課方面要比普通學生稍微差一點,這就很容易導致體育特長生在高考中處于不利的地位。也是因為如此國家才會在政策上給予這些學生一些加分照顧。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育生因為身體素質上的優勢,在他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更能將這些傳統美德表現出來,并在心理上獲得一定的優越感,這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也是比較有利的。
高中階段的體育特長生由于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在紀律觀念上比較淡薄,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常常容易沖動,做事不考慮后果,甚至與社會上一些不良青年糾纏到一起,沾染很多不良的習慣與毛病,這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很大,對于學生的心理發展更是會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對于高中體育特長訓練隊的學生來說往往缺少的不是運動技能,而是缺少比賽和考試時的臨考經驗,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多和體育特長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為學生傳授正確的情緒發泄方式以及一些臨考經驗,這樣既可以激起體育特長僧的自信心和勝負欲,還能夠使得學生保持比賽的興奮性。同時,在日常的訓練中,體育教師需要多對學生進行一些單項對抗賽,并對考試的場面進行反復的模擬,以此來幫助考生形成穩定的心理,全面提升考生對考場的適應能力,使得考生能夠在考試中快速地使用測試環境。并讓學生反復體會考試場景了解考試的規則與要求,消除恐懼心理,培養樂觀的自信心,學會正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保持頭腦清晰冷靜地分析整個過程,分析存在的問題,好好思考一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和考試當中。
高中階段的體育特長生高考壓力較輕,所以看到周邊的學生在學習壓力下的被動學習,往往會在內心產生“特權心態”。在這種“特權心態”的印象概念股下,很多體育特長生就會表現出自滿的心態,這就會對周圍的學生產生影響。同時,這種“特權心態”具有一定的荒謬性,此時體育特長生也會產生矛盾心理,甚至出現極端的個案。
因為體育特長生需要在訓練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文化課上就會落后太多,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就業來說具有較大的競爭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體育特長生并沒有形成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所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經常是自暴自棄,甚至呈現出頹廢的狀態,或者早早進入社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壞學生,對學生自身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從調查結果分析來看,很多體育特長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成績較好,而一旦到了比賽中卻難以獲得較高的成績。這是每一個體育特長生都需要度過的一個階段,此時比較考驗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對于這個問題處理好了可以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若是處理不好則會使得學生產生心理危機,尤其是在青春期下比較躁動的體育特長生更容易出現極端行為。
從當前高中學校的學風建設情況來看,主要是對學習優秀以及好人好事進行表揚,而對于體育特長生的優秀成績卻很少表揚及鼓勵,學校的這種做法必然會使得學生的思想觀念出現變化。因為該種校風建設方式既不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導致學生在體育鍛煉方面存在不足,當體育特長生的努力不被認可時,學生對于自身的素質與極限沒有清晰的認識,很容易在訓練的過程中處于消極狀態。同時,因為高中學校對于體育特長生的發展缺乏重視,在體育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不夠,學生的心理自然會出現消極情緒,導致學生對訓練的積極性也隨之減少。另外,由于學校的體育教師也會為學生進行一定輔導,但這些教師并不是專業的心理指導教師,難以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準確的把握,而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教師不能保證為每個學生科學的訓練計劃,訓練過程的痛苦、訓練結果的失敗都會引起學生出現心理問題。
現階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思想依舊存在,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今后有一個更好的發展,所以對學生的學習方面管得過于嚴格,根本沒有關注到孩子的興趣愛好,甚至組織孩子發展特長。在此家庭教育中,很容易導致孩子與家長對著干,更加熱愛體育鍛煉,愈加厭惡學習。同時,一些家長對孩子處于放養狀態,對于孩子的教育沒有進行干涉,導致孩子在學習與訓練上出現失衡的狀態,學生雖然體育成績提升了,但是其文化成績卻下降了,此時學生的厭學心理更為明顯。
因為每個體育特長生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所以學校在組織心理教育活動時,則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比如開設心理衛生知識課程,經常組織觀看有關勵志方面的一些電影,指導學生健康地生活培養健全的人格;建立特長生心理檔案;對特長生進行心理評估;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咨詢,消除他們自身的一些心理問題及時有效的解決;不同的學生還要進行個別心理輔導,有針對性地矯治和疏導各種心理問題及心理障礙,減少問題的發生。所以高中學校需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嚴格按照過年關于“器材配備標準”來添加設備,尤其是有條件的高中學校則需要設置體育館、游泳池、塑膠田徑場。對于訓練場地還需要進行綠化,并且對體育器材進行定期保養,為體育特長生提供一個優質的訓練環境,使得體育特長生能夠以健康的心理狀態參與體育訓練。
首先,提升教練員的素質。除了班主任之外教練員跟學生接觸是最多,這就要求教練員不僅要有抓實的理論業務水平,還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地完善和改進教學訓練方法,時學生不斷增強個人主體意識,平常教練員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多和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在溝通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多以正面教育為主。教師這個職業是比較崇高而又偉大的,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日常注重自身修養的提升,明確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夠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靈活地運用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個性來組織訓練活動,在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的同時提升體育特長生的能力,同時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
其次,深入學生內心世界。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就要有光”。體育教師作為體育特長生接觸最多的人,更需要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來關心和愛護體育特長生。所以,體育教師就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朋友的身份來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看到體育特長生平時訓練的刻苦、流血流汗,以及為學校所贏得的榮譽,在了解學生情感體驗與思想活動的基礎上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因此,體育教師在平時需要與學生進行多接觸,了解學生的具體訓練情況,在課余時間觀看學生的訓練和比賽,在業余時間搜集學生喜好的運動明星資料以及體壇最新動態。另外,體育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在肯定學生成就的同時,幫助學生正確的面對失敗,培養其頑強的意識,使其能夠從失敗中尋找改進的方法。
最后,正確引導體育特長生。從體育特長生發展的角度來看,對于其所存在的心理問題則需要教師對其進行爭取的引導,使其明白在訓練的過程中,若想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不僅需要刻苦、勤奮,還需要掌握訓練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情況,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目標與實施計劃,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先降低難度,運用心理學上的“門檻效應”將學生引入到訓練中。
我們這一生要接受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對每一個學生來說人生開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需要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樂園,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就要求父母應加強與子女的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精神世界,才能夠感知孩子的情緒、思想,并為孩子提供傾訴課宣泄心理感受的機會,以此來幫助孩子實現心理健康的發展。同時,父母還需要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孩子感受到愛與關懷。另外,家長也需要重視孩子自立自強能力的培養,使其成為一個心理強大、獨立自主的人。所以,平時工作之余多與學校任課教師和專業課訓練教師聯系,大家一起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對于高中體育特長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的過程中,文化課教師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這就需要文化課教師以全新的教育教學觀念來看待課程教學,以公正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關注體育特長生的成長與發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文化知識中滲透心理教育,幫助學生端正學習目的,使得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并對于體育特長生的教育則需要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針對體育特長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傳授給體育特長生一些學習技巧及學習方法,幫助體育特長生解決長期困擾的學習問題,這樣才能夠使得體育特長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沒有過多的學習壓力,能夠釋放自己的潛能實現全面的發展。
現階段大眾傳媒實現了普及化的發展,為知識的快速傳遞提供了多種途徑,所以可以通過大眾傳媒來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高中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更需要創造出一種文明的社會環境,才能夠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健康的生長環境。所以各級政府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責與職能,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并積極宣傳信息健康知識。
體育特長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將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這就需要學校、教練員和家長共同努力,從而保障學生在考試和比賽中有一個穩定和積極的狀態,超水平地發揮自己的競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