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桃
(江西省贛州市白云小學,江西 贛州 341000)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除了講解計算技巧和方法,還應引導學生多做不同的計算題,這樣能使學生在大量計算中提高邏輯思維的嚴密性和嚴謹性,以及增強學生計算能力,學生具備較強的數學計算能力,能夠在計算中快速算出準確的得數,進而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性。同時學生計算數學題時,靈活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和基礎知識,有效增強學生運用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能使學生在教師培養中加強計算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這樣一來,學生無論計算什么類型的計算題,都能發揮自身較強的計算能力進行運算,學生在運算中認真寫出規范、清楚的計算步驟,并且學生運用嚴謹的思維和活躍的思維算出計算結果,學生邊計算邊思考算理、運算法則和算法,在深度思考中學生形成縝密的邏輯思維,使得學生以嚴謹的態度反復驗算得數,在反復驗算中學生非常有耐心,同時學生按照運算法則計算,在計算過程中學生做到先算乘除后算加減,這不僅體現出學生按照運算法則計算得數,還表明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對計算得數非常有耐心,由此學生計算時不再急躁,能夠耐心驗算、計算,教師對于在計算中非常認真、非常有耐心的學生予以鼓勵,這樣能夠增強學生對計算的自信心,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做計算題,由此推動學生在日后計算中展現出較強的計算能力,可見培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非常的重要。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課堂教學氛圍的影響,只有在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才可以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學習情緒和情感,讓他們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中。因此,在學習計算這部分枯燥內容時,老師必須要重視這一點,要主動改變自己不適宜的教學理念,將以生為本教學理念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質疑、發言等,讓計算教學活動順利推進。比如在教學《100 以內數的認識》一課時,需要讓學生對這些數字進行認識,老師要給學生預留充分的自讀時間,并鼓勵學生在自讀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解決問題。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不僅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而且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了透徹的學習,這將能為學生后續的計算學習更為順利的推進。
小學生對計算不感興趣,難以調動學生主動投入到計算中運算,致使學生對計算的積極性不高,要想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在進行計算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由此將游戲與計算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計算游戲,在游戲當中學生非常開心地計算,這不僅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還激發學生對計算的熱情,使學生能夠非常主動計算,進而提高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培養學生們的數學計算能力。
例如:講解“100 以內的加法”時,教師先講解加法計算技巧,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搶答游戲,在搶答游戲環節,教師鼓勵學生舉手搶答加法題的得數,在教師鼓勵下學生主動參與到搶答游戲環節舉手搶答計算得數,學生搶答過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維非常活躍,同時學生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游戲中口算、計算加法題,以此學生頭腦更靈活、注意力更專注,并且學生在計算游戲中提高了數學計算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進行計算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計算題設計不同的游戲環節,通過創設游戲環境,能使學生非常積極地進行計算游戲活動,在此活動中學生的計算能力進一步提高。
學生缺少計算訓練,難以提高學生們的數學計算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對開展數學計算教學非常注重,從而重視在計算教學中引導學生多做不同的計算題,使學生不僅了解不同的計算題型,還在大量做題中加強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此外,教師引導學生多計算,能夠根據不同學生所做的計算題,了解學生在計算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學生在計算中不明確運算法則、不清楚算理的學生,教師耐心輔導學生學習算理和四則運算法則,并要求學生記住九九乘法表,使學生在計算加減乘除計算題時,能夠靈活運用不同乘法口訣、算理、運算法則快速算出得數,以此加快學生計算速度,并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
例如:講解“混合運算題”時,教師詳細講解30-8+3=、33+5-2=等不同的混合運算題,講解過后教師給學生發帶有不同計算題的數學試卷,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計算試卷中的大量計算題,這樣能使學生在大量做題中學會靈活運用不同的算法和運算法則,同時學生能夠按照運算順序算出正確的得數,在計算的整個過程中學生思維靈活、嚴謹、縝密,進一步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
數學教師檢查學生計算題時,發現學生寫出的得數非常潦草,并且結合學生計算的錯題,分析出學生計算過程中不認真驗算、不仔細審題、不注重打草稿,對于發現的這些問題,教師耐心引導學生在計算過后認真驗算得數,同時教師要求學生必須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去計算,以及在計算時需做到認真寫得數、認真打草稿,從而使學生按照要求認真審題、計算、驗算和打草稿,由此提高學生對計算的認真程度,并在教師耐心引導下,學生養成驗算、打草稿的好習慣,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能夠在每天計算中做到自覺準備草稿紙、自覺驗算得數,在驗算和計算中學生加強數學計算能力。
例如:講解“20 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教師先講解進位加法的算法和運算技巧,然后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進位加法題,進而引導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結合計算題打草稿,并注重驗算最后的得數,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求學生盡量少使用計算器,使學生在教師嚴格要求下,主動動腦思考進位加法的得數,學生認真思考的同時積極打草稿和驗算,這不僅降低學生算錯的幾率,還培養學生驗算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
現代化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的結合效果越來越理想。在計算教學中,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并讓學生感受到計算學習的樂趣,老師可以將信息技術引入計算教學中,設計靈活多變的活動,以這樣的方式保障學生的計算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比如在教學《20 以內的進位加法》內容時,老師課前要制作出適合所教學生的計算教學課件,讓學生以直觀的方式理解和掌握計算算理及方法。當然,信息技術與計算教學內容的結合,雖然教學簡便、效果理想,但此種方法不可能適用每一部分計算內容,老師必須要做好合理篩選的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讓信息技術對計算教學產生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必不可少。只要在此種多元化設計背景下,學生的練習熱情才不會消退,其練習的效果才會更加理想。因為,實踐活動的設計必須要考慮全面,要體現出價值。比如設計游戲類的計算活動,讓全體學生都在游戲中鞏固算理,提高計算能力;設計小組競賽類的計算活動,讓各小組為了所在組獲勝,合作計算,讓學生在獲得計算成就感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計算熱情和能力。此競賽活動中,老師要做好最后的評價和獎勵工作。
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跨度大,在學習中的特點不同,所以在對學生進行運算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方式也要有差異,因材施教方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好奇心強,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針對他們的性格特點,教師可以把比賽、故事或者小游戲融入運算學習中來。例如,在進行乘法口訣的學習時,教師可以把《西游記》的故事情境融入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熟記“九九八十一”這句乘法口訣。這樣,教師就能把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高年級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習慣基本養成,學習心理也比較穩重,且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他們喜歡展示自己,希望通過自己優異的表現得到別人認可。對此,教師就要在課堂設計上多給學生參與和展示的機會,并在此過程中及時就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鼓勵和肯定學生的表現。這樣,學生在進行運算訓練的過程中就能夠體會到努力帶來的成就感,提高運算能力。
對學生運算能力進行培養,既需要對學生的計算速度進行培養,更需要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準確率。這需要開展針對性訓練。小學生勝負心較強,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來給學生設置小競賽的活動。如每天固定在中午進行一張限時口卡計算訓練,讓學生比一比誰的正答率更高,特別是誰能夠獲得滿分。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教師要及時授予一張獎勵卡,三張獎勵卡可以換得一個小紅花獎勵,學生都希望得到更多的紅花所以就主動提高做題速度并且保證正答率。無疑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也形成了班級良性的競爭氛圍。在學生適應了一定的強度后,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訓練量或者訓練的綜合性,也就是計算難度。這種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規律,也會使學生一直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非常有幫助。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且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數學計算來說,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普遍,幾乎是時時處處都存在的。對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熟知的資源給學生創設其有經歷、有感受的生活情境,降低計算學習的枯燥感,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性。這對提高學生的計算學習興趣是非常有幫助的,也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識。
總之,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計算不同類型的計算題,并引導學生在計算中認真估算、快速口算、驗算和打草稿,這樣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計算游戲,以此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中認真計算,如此一來,學生大大提高了計算能力、口算能力、估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