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花 趙秋榮 尤劍彬 陳發林
福建省立醫院檢驗科,福建福州 350001
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統計,2020年全球新發肺癌患者數約為220 萬,占所有腫瘤診斷數的11.4%左右,因肺癌致死的病例數約為180 萬,占所有腫瘤死亡人數的18.0%左右[1]。肺腺癌是一種惡性上皮腫瘤,有腺樣分化和黏液分泌兩種類型,目前已成為最常見的肺癌病理類型[2-3]。
有研究[4]結果顯示,時鐘基因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在亞細胞和分子水平上,中樞和外周生物鐘由晝夜節律基因的芳香烴受體核轉運體樣2(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porter-like 2,ARNTL2) 基因、Cry1 基因、Cry2 基因等共同組成。ARNTL2 是一種螺旋-環-螺旋(helix-loop-helix,HLH)轉錄因子并且已經被證明與多種轉錄因子具有協同作用,其中包括缺氧誘導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subunit α,HIF-1α) 和核心晝夜節律轉錄因子[5-6]。近年來研究表明,時鐘基因ARNTL2 與腫瘤的侵襲性和轉移有關[7],在乳腺癌[8]、肝癌[9]和結腸癌[10]細胞中呈高表達,且與患者預后有關。但是,ARNTL2 在肺腺癌中是否發揮作用和腫瘤發生發展中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通過癌癥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數據庫下載肺腺癌組織及癌旁組織RNA seq 數據及對應的肺腺癌患者臨床數據,旨在探究ARNTL2 在肺腺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肺腺癌患者預后的關系,為進一步研究ARNTL2 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機制提供參考。
從TCGA數據庫(https://cancergenome.nih.gov/)下載2021年3月前肺腺癌相關的RNA seq 數據及對應的肺腺癌患者臨床資料,共納入337 例肺腺癌組織(肺腺癌組)與59 例癌旁組織(癌旁對照組)。
采用R 軟件3.6.2 版本將基因表達數據歸一化處理后進行log2 轉化,提取肺腺癌組與癌旁對照組的ARNTL2 表達量用于后續分析。通過R 軟件的“survival”軟件包進行生存分析,使用“survminer”軟件包繪制生存曲線。
①比較肺腺癌組與癌旁對照組的ARNTL2 表達量。②根據ARNTL2 表達量中位值將肺腺癌患者分為高表達組(>8.59,91 例)和低表達組(≤8.59,246 例),單因素分析ARNTL2 表達量與肺腺癌患者臨床特征(年齡、性別、Stage 分期以及TNM 分期)的相關性。③分析肺腺癌患者的生存預后關系。④單因素分析ARNTL2 表達量及臨床特征(年齡、性別、Stage 分期以及TNM 分期)與肺腺癌患者預后(中位生存時間)的相關性。⑤通過Cox 比例風險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判斷影響肺腺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Wilcoxon 秩和檢驗分析ARNTL2 在分析肺腺癌組織與癌旁組織樣本中的表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線評估;通過Cox 比例風險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RNTL2 在肺腺癌組中的表達高于癌旁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圖1)。
圖1 肺腺癌組與癌旁對照組ARNTL2 表達量的比較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肺腺癌患者的年齡、Stage分期和N 分期是影響ARNTL2 表達的相關因素(P<0.05)(表1)。
表1 ARNTL2 表達量與肺腺癌患者臨床特征的單因素分析[n(%)]
肺腺癌患者的生存預后分析結果顯示,ARNTL2表達與肺腺癌患者總生存期存在相關性(P=0.001)(圖2)。
圖2 肺腺癌患者的生存預后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Stage 分期和ARNTL2 表達是影響肺腺癌患者總生存期的相關因素(P<0.05)(表2)。
表2 ARNTL2 表達量及臨床特征與肺腺癌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Cox 比例風險模型結果顯示,Stage 分期和ARNTL2表達是肺腺癌患者總生存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表3)。
表3 ARNTL2 表達量及臨床特征與肺腺癌患者預后的多因素分析
截至目前,TCGA 中總共收集33 種腫瘤約20 000個患者樣本數據,包括了基因組,轉錄組,表觀遺傳等各個組學數據[11-12]。基于TCGA 數據庫的各類癌癥相關高質量研究論文已有近3000 篇[13]。TCGA 是使用大規模測序為主的基因組分析技術,通過與其他單位廣泛的合作,分析癌癥的形成機制,從而提高人們對癌癥發病分子機制的科學認識,以及提高臨床醫生診斷、治療和預防癌癥的能力[14-15]。
肺癌是全球范圍內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其中肺腺癌是目前最常見的肺癌組織學類型,所以尋找早期診斷和預后指標對肺癌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有研究[4]表明,時鐘基因與腫瘤的發生與發展密切相關,可以直接或間接參與改變細胞增殖,細胞凋亡和腫瘤免疫等過程。ARNTL2 在多種腫瘤中呈高表達,與結腸癌的生長、浸潤、轉移等生物學特征密切相關[7]。Polo 等[9]發現ARNTL2 表達增加與肝癌的高風險臨床病理因素之間的關聯。Wendeu-Foyet等[10]發現ARNTL2 表達增加和乳腺癌發生發展有關。Wang 等[16]在ARNTL2 在胰腺導管腺癌PDAC 組織和細胞系中高表達,與患者預后不良呈正相關。體外實驗[6-7,16]表明ARNTL2 促進PDAC 細胞增殖和侵襲能力。最新生物信息學研究發現ARNTL2 在結直腸癌組織高表達,與預后相關[17]。體外研究[18-20]發現ARNTL2通過激活PI3K/AKT/mTOR 信號通路,進一步調控上皮間質轉化的活性,從而促進結腸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目前,關于ARNTL2 在肺腺癌中的表達模式及其作用還未明確[21]。本研究結果顯示,ARNTL2 在肺腺癌組中的表達高于癌旁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肺腺癌患者的年齡、Stage 分期和N 分期是影響ARNTL2 表達的相關因素(P<0.05);生存預后分析結果顯示,ARNTL2 表達與肺腺癌患者總生存期存在相關性(P<0.05);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Stage 分期和ARNTL2 表達是影響肺腺癌患者總生存期的相關因素(P<0.05);Cox 比例風險模型結果顯示,Stage 分期和ARNTL2 表達是肺腺癌患者總生存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上述結果提示ARNTL2 可能是肺腺癌的潛在生物標志物,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TCGA 數據庫中肺腺癌的數據,可知ARNTL2 在肺腺癌中高表達且與臨床特征具有相關性,可以推測ARNTL2 在肺腺癌的發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影響肺腺癌患者的預后。因此,ARNTL2 可作為肺腺癌潛在預后標志物或治療靶點,接下來可以進一步收集臨床樣本進行驗證,為研究肺腺癌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