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 王曉云 黃 莉 周龍華
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醫技科,江西贛州 341000
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多發生于長期臥床病人,致殘率較高,有一定的死亡率[1]。精神分裂癥患者多存在沖動易怒、傷害性動作等為需要進行隔離與約束,進而需長期制動臥床,引起肢體血液循環障礙、血液黏稠度升高,導致DVT 形成風險增高[2]。由于DVT 患者可能發生肺栓塞、心腦血管重要臟器栓塞等風險增高,故針對此類患者早診斷早治療十分必要。以往研究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為診斷靜脈血栓的“金標準”[3],但DSA 無法清晰顯示血管壁細微結構。二維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管超聲的應用,具有無創,操作簡單,可重復等優點,而且可對解剖結構和血流動力等多項指標進行觀察,進而提高臨床診斷效率[4]。
早在2009年,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就將Caprini 評估推薦為評估骨科大手術后靜脈血栓栓塞癥的指標方法,根據風險分級進而指導臨床治療,顯著降低因DVT 導致的患者死亡與病殘率[5]。本研究為了減少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DVT 發生,降低死亡率與病殘率,采用下肢靜脈彩超聯合Caprini 評分評估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DVT 風險,以指導臨床防治。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80 例慢性精神分裂癥并疑似下肢DVT患者。根據深靜脈彩超結果分為觀察組(DVT 組)和對照組(非DVT 組),每組各40 例。觀察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齡40~75 歲,平均(49.8±2.6)歲;精神病病程5~25年,平均(10.2±0.3)年。對照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齡40~60 歲,平均(49.9±2.5)歲;精神病病程5~25年,平均(10.3±0.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監護人知情并簽署入組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符合《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6]中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②病程持續>2年連續服用1~2 種抗精神病藥物>1年;③主要表現為下肢疼痛、腫脹、皮溫升高,慢性病例者皮膚顏色改變伴有潰瘍及淺靜脈擴張。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者;②重度臟器功能障礙者;③先天性心臟病者;④近4 周有潛在感染癥狀及體征、外傷手術史。
1.2.1 超聲檢查 儀器采用ALOKA-α7、MyLab65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操作者為經過血管超聲培訓的有操作經驗的超聲診斷醫師擔任。檢查中應用高頻探頭(頻率6~14 MHz)。儀器設定為下肢靜脈檢查條件,檢查時囑患者保持仰臥位,擬檢查部位下肢外展,如檢查腘靜脈則保持患者為俯臥位,自上向下檢查下肢相關靜脈,通過彩色超聲多普勒對管腔情況進行評定。其中B-Flow 圖像通過血流充盈信號進行分級,明確管腔是否通暢、如形成血栓則評估其栓子分布情況、管壁解剖結構。
1.2.2 Caprini 評分 所有患者均進行Caprini 評分[7],標準如下:Caprini 評分內容主要由40 項與血栓形成相關的危險因素組成,并根據嚴重程度賦值1~5 分,其中低危為0~1 分、中危為2 分、高危為3~4 分、極高危為5 分。
比較兩組DVT 相關臨床表現及凝血功能指標變化,比較兩組下肢血管超聲結果及Caprini 評分,分析下肢靜脈彩超聯合Caprini 評分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DVT 風險評估價值。其中相關臨床表現包括:下肢疼痛、腫脹、顏色;凝血功能指標包括:血漿凝血酶時間(plasma 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下肢血管超聲結果包括:通暢、部分通暢和完全堵塞3 項分類。以下肢靜脈彩超為金標準,敏感度、特異度評價依據及計算公式: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假陽性)例數×100%。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下肢疼痛、腫脹、顏色改變的例數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DVT 相關臨床表現的比較[n(%)]
觀察組的TT、PT、APTT 短于對照組,Fib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的比較(±s)
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0 40 28.2±1.6 38.1±0.5 37.352<0.001 8.6±0.1 12.1±0.3 70.000<0.001 10.9±1.1 17.1±0.2 35.072<0.001 4.89±0.05 2.31±0.26 61.630<0.001組別 例數 APTT(s) PT(s) TT(s) FIB(g/L)
觀察組下肢血管超聲結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下肢血管超聲結果的比較[n(%)]
觀察組Caprini 評分為(4.1±0.2)分,高于對照組的(0.9±0.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1.554,P<0.05)。
下肢靜脈彩超聯合Caprini 評分的檢查結果如表2 所示,診斷靈敏度為97.4%(37/38),特異度為50.0%(1/2)。

表4 下肢靜脈彩超聯合Caprini 評分的檢查結果(例)
DVT 為臨床多發病,尤其是長期下肢制動者發生率明顯增高,一旦發病則可能發生心腦等重要血管栓塞甚至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占外周血管相關疾病的40%[8-9]。精神分裂癥者尤其是發病急性期(針對的是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者,需要使用藥物保持患者鎮靜并結合適當約束,此類患者被認為是DVT 發生的危險人群[7,9]。通常情況DVT 并沒有明顯的臨床特征,給臨床診斷帶來了極大困難。以往臨床診斷DVT 尤其是早期血栓形成者以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生化檢查為主,如需確診還需要進行血管造影[8]。
針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本研究所有入組者均通過下肢血管(彩超)確診,其中觀察組為確診合并DVT 者,對照組則為排除DVT 者。本研究中,比較兩組DVT 相關臨床表現發現,觀察組存在下肢疼痛、腫脹、顏色改變的例數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比較兩組凝血功能指標發現,觀察組的TT、PT 和APTT 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纖維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DVT 者其存在明確的臨床表現,且機體處于高凝狀態。另外比較兩組下肢血管超聲結果發現,觀察組下肢血管超聲結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精神分裂癥合并DVT 者,通過下肢超聲檢查提示其血管通暢比例明顯降低,而血管完全堵塞比例明顯增高。而且分析兩組Caprini 評分發現,觀察組Caprini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提示精神分裂癥合并DVT 者,Caprini 評分明顯增高。最后研究下肢靜脈彩超聯合Caprini 評分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DVT 風險評估發現,下肢靜脈彩超聯合Caprini 評分診斷DVT 診斷靈敏度為97.4%,但特異度相對較低僅為50.0%。
本研究使用的Caprini 血栓風險評估量表是由Caprini 等研制,已經國際多個指南所推薦以評估DVT 形成風險[9-12],具有簡便易行、經濟實用、可重復、獲得結果快等優點[13-17],是目前臨床上較常應用的對靜脈血栓栓塞危險分析與評估的方法。本研究將Caprini 評分結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進一步做到無創,可重復操作,更好的獲得擬檢深靜脈解剖結構與血流動力學指標[18]。對于慢性DVT 者,多存在病灶靶血管管腔不清晰,管徑變窄[19],通過超聲探頭加壓則可見血管隨之被壓扁現象[20],從而動態明確下肢血流狀況,更好的顯示DVT 病灶部位的情況和血流狀態[21],更為直觀的指導臨床診治。
綜上所述,下肢靜脈彩超聯合Caprini 評分評估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DVT 發生具有較高的預測靈敏度,在指導臨床防治方面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