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暉
摘 要:隨著繪本市場的擴展,社會對繪本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繪本課程的開設、繪本創編人才的培養的必要性也越來越高。因此,圍繞針對高職高專院校自身以及學生特點進行的繪本課程的開發和實踐應用,探討繪本課程在高職高專院校開設的可行性。
關鍵詞:繪本;高職高專;課程開設;繪本創編
一、開設繪本課程是時代所需
(一)繪本市場的需求
首先,逐年增大的繪本市場需要更多的人才創造出更多的產品來滿足其需求。2016年1—11月我國卡通繪本漫畫碼洋66.68億,占圖書市場22%,其中,外版卡通繪本漫畫碼洋占61.2%,國內原創占38.8%,卡通繪本漫畫成為拉動圖書產業的重要引擎。同時,我國少兒類圖書2018上半年同比增長14.47%,2017增長21.18%。雖然2018上半年增幅放緩,但總體態勢依然上揚,并且隨著三孩政策的全面開放以及中國對教育的重視,少兒圖書未來會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
其次,挑剔的市場要求培養出更多精通繪本創編的專業人才。以往少兒類圖書市場上有許多劣質產品,但由于家長審美水平以及對圖書的功能需求有限,此類圖書銷量尚可。然而,隨著國民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教育相關產品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對少兒類圖書的要求自然就越來越高。
(二)教學需求
首先,兒童繪本創作課程需要懂繪本創作的教師。在幼兒園、繪本館以及兒童美術機構中,繪本創編都是一個非常流行的課程,想要把這門課上好,需要有更專業的教師。
其次,缺乏培養繪本創作人才的高校,人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當今設立繪本專業的高校并不多,走在最前端的中央美術學院一開始也只是設立了繪本創作工作室,是國內唯一一所進行繪本教學的高等院校。
最后,缺乏師資?,F如今行業需求的不僅僅是能夠進行繪本創作的人才以及能夠教授繪本創作的教師,還需要能夠培養教授繪本課程教師的教師。
二、繪本課程實驗計劃
(一)教學對象
繪本課程教學研究對象分為A、B兩類:A類為五年制大專班三年級生,共45人;B類為三年制大專班二年級生,共41人。
(二)課程類型
一是選修課:A類學生參與的課程。
二是主修課:B類學生參與的課程。
(三)課程結構
A、B兩類學生參與的選修課和主修課在結構上基本一致,從整體上分為文案和美術兩大部分,并由語文組和美術組教師進行合作教學。文學課程在前,美術課程在后。繪本實驗課程結構如表1所示。
(四)研究方法
一是調查法。搜集有關繪本市場、繪本專業教學狀況、繪本工作室工作情況等資料,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五年制大專班三年級10個班發放了400份調查問卷,實際回收4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392份,有效率98%。
二是實驗法。以A類學生為主體,開設一個學期的繪本編繪選修課,并對課程結果進行總結,并依其成果對B類學生進行一學期的繪本編繪主修課教學實驗。最后將實驗結果分析整理,得出結論。
(五)結果分析
1.教師和學生對繪本編繪的了解狀況方面
從調查問卷結果來看,由于身在幼兒師范專業學校,每個學生對繪本的價值和作用認知頗深。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學生對繪本課程的開設有98%的認可,愿意參與繪本課程學習的有27%,對繪本有很大興趣但認為自己繪畫能力太差而不選擇參與學習的學生有65%。而本校教師對繪本均有很深的認識和理解,甚至語文和英語系的教師已經有數年對繪本相關課程的開發經驗。筆者作為更側重美術的美術教師,雖然有注意到盡可能避免重繪畫、輕教育、脫離市場,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不可避免地把繪畫部分的權重加得很大。而在對A類學生的教學中,雖然筆者和語文組的教師合作進行,但由于教師本人對創編的具體細節沒能認知清晰到可以把步驟規范化,所以創編過程遇到了很多困難。
2.繪本課程對學生學習和工作的作用方面
接受過繪本編繪、繪本閱讀和欣賞、繪本講讀等繪本相關課程的學生,在實習、求職中的表現相比其他學生更為出色。參加過英語和語文繪本編繪課程的學生均表示,繪本的制作對他們的英語和語文水平也有很大提升。在對86名學生的調查中,有51名學生表示自己在故事編寫上思路更清晰,對詞句的理解和使用更加精煉和準確,對主題和故事的節奏感的把握更準確,這種正面效應甚至會擴展到學生講故事的能力上。
3.繪本的制作情況及其反映的問題
課程計劃從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針對A類學生進行了兩個學期的繪本選修課教學。原定計劃是兩個學期,第一學期為人物教學,第二學期則使用第一學期所創設人物進行繪本創編,兩個學期課程內容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從而達到想要的效果。但客觀原因導致兩個學期的選修課學生幾乎完全不同,因此只能將第二學期參與正式繪本創作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第一學期教學狀況僅供參考。針對繪本課程制作情況,筆者設置了五個標準進行打分。
第一,繪本作業完成度。取百分比,滿分為100%,即為1分。
第二,圖文安排。考查有沒有給文字預留足夠的合適的空間等。滿分2分。
第三,繪本制作細節。考查出血預留、裝訂狀況等。滿分1分。
第四,文案水平。滿分3分。
第五,繪畫水平。由于所調查學生并沒有美術基礎,因此繪畫總分并未拉得很高,剛好與文案持平。滿分3分。
以上五條,除第一項外,都是所調查學生所得均分。
A類學生評價表如表2。從A類學生,即五年制大專班三年級生的完成情況來看,只上半個學期課程的學生,均可做出較為完善的作品,均能寫出主題性強、有一定趣味性并且有基本教學功能的文案,基本都能夠維持尚可的畫面效果。比較嚴重的問題主要在“圖文失控,影響閱讀”上。該問題則主要是由于課時太短以及教師無法及時給予指導兩方面原因造成的。
B類學生評價表如表3。B類學生即三年制大專班二年級生,繪本作業計劃因為排課以及學生選課方向等多種影響因素進行得非常艱難。盡管如此,大多數學生最終作品依然都保有一定完成度,雖然在畫面表現以及細節處理上尚無法達到出版水平,但經過后期調整,作品達標毫無問題。最大的毛病依然是圖文安排。此外,B類學生文案水平相較于課時更少的五年制大專班學生和學前三年制大專班學生有些許不足。
(六)參與實驗前后的學生對繪本課程的興趣對比
參與實驗前后的學生對繪本課程的興趣如表4表示,表中難度為學生投票的結果。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在高職高專開設繪本主修課程是可行的。繪本的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能力,也能夠拓展學生就業寬度。而由繪本學習帶來的學生對兒童教育上的資料收集、整理以及思考,除了對學生學習有深化效果外,也必將對學生未來的工作有所促進。
(二)建議
通過調查的學生興趣點發現學習興趣和難度并沒有直接關聯,對學生興趣影響最大的是學習時間和學習能力。學生學習時間越多、學習能力越高,對繪本興趣越高。這一點的直接反映就是在各類興趣的增長方面,A類學生均遠超B類。因此筆者針對學習時間和學習能力兩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1.繪本課程需要充足、連續的學習時間
美術活動,尤其是專業美術活動的進行,需要先找到安靜不被打擾的環境,搭建好適宜的操作平臺,然后在這種穩定而趁手的感覺中維持繪畫者自身主觀感受、思維和操作相協調的狀態,并一次性完成盡可能多的工作量。抽空畫兩筆的狀態,是不適應繪本這種無論文字和圖畫連續性都非常強的藝術創作的。
充盈的學習時間客觀上能夠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筆者在對學生最終作品的批改中發現,A類學生積極性更高,思維更活躍,更愿意完全原創自己的作品;B類學生則更傾向于以現有作品為參考制作自己的作品。臨摹和參考是非常有效的途徑,也是美術學習的必經之路,但主動性強和樂意冒險的原創精神才是能真正做好美術的根本。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B類學生的空余時間更少,感到更緊迫,壓力更大。
2.應當挑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
繪本課程是專業性很強的一門課。第一,需要挑選基本功較好的學生。繪本教學教的是如何寫詩而不是如何寫字。以參與實驗的學生為例,A類學生雖然每周專業課時與B類學生一致,但由于總時間長,其語文和美術基礎普遍都要略優于B類學生。而較好的基本功能讓繪本的制作更加順利,讓學生得到更多能夠直觀體現在興趣變化表上的正反饋。
第二,需要挑選自主學習、探索和創新能力較強的學生。筆者對校內繪本課程的定位并非直接連接市場,一步到位做兒童化的繪本作品,而是將繪本首先當作一個能夠激發學生探索研究欲望,并將其所學融合升華、集中體現的載體。因此需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遴選。
四、結語
雖然前期做了許多調查和準備,也組織了自己的團隊,實驗中依然遇到了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困難還是由于自身的不專業,但這也客觀說明了繪本課程開設的必要性。未來將堅持開展繪本課程,完善繪本的產學研體系,努力做到市場和教育并重。
參考文獻:
[1]嚴珣.基于原創繪本需求的高校設計人才培養探討[J].名家名作,2018(3):10-11.
[2]虞洋.文學、少兒板塊增幅放緩:開卷2018上半年圖書零售市場報告[J].出版人,2018(8):68-69.
[3]馮小慧.碼洋比重上升至整個零售市場的四分之一 2017年1~11月少兒圖書零售市場分析[J].出版人,2018(1):74-75.
[4]尤敏紅.兒童繪本創作課程開發:理念、目標與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169-170.
[5]王琳琳.高職學校開設拓展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5(10):495-496.
[6]田茵,秦慧.基于工作過程的繪本設計精品課程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3):178-180.
[7]高蕾.現代兒童繪本設計風格研究[D].齊齊哈爾:齊齊哈爾大學,2014.
作者單位: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