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瑩瑩
摘要:高中化學學科教學本身具備一定的實踐性,因此在化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應用開放實驗室模式輔助教學進程展開,降低知識理解難度的同時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有著更加深刻的體會,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成長提供良好條件,讓學生在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目標。本文主要探討在高中化學生態化教學過程中結合開放實驗室模式展開輔助教學的策略,以期為今后高中化學學科的教學模式改革提供部分參考。
關鍵詞:開放實驗室模式;高中化學;生態化教學
生態化教學指的是在授課過程中以課堂教學為教學展開點,運用和諧平衡、動態生成的思想指導設定教學目標,通過這種方式選擇教學內容并將其展現出來,將化學學科的特點充分展示出來。而開放實驗室模式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實踐需求進行自主實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態化教學思想,將開放實驗室模式與教學目標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探索精神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推廣,在當前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除了知識的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化學思維,不只是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為什么”,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他們探究知識的熱情,學會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嘗試用所學知識內容去解決問題,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實現自身能力的成長[1]。
以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為例,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除了介紹鈉和氯的化合物及其相關性質之外,還應該引入一部分的生活實踐內容,例如古代人們的曬鹽活動和制鹽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根據鹽的化學性質完成粗鹽提純。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自由進入到實驗室中利用其中的器具嘗試進行粗鹽提純。在不斷的實驗和失敗的過程中讓學生反思自己實驗過程中存在的錯誤,通過分析海鹽中存在的雜質的成分來對粗鹽提純,在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完成所學知識的運用,通過這種方式滿足他們的探索欲望,使其知識水平得到提升。
二、轉變傳統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教育環境,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思想和認知,改變教學重心,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主動參與到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可以應用小組合作討論法,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具有趣味性因素的一些問題,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學習和深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在獨立思考和實驗的過程中讓他們獲得成就感,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2]。
以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第二冊》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鋁鹽和鐵鹽的凈水作用這一實驗設計相關場景,“同學們,你們來到了野外,身上沒有帶水,身邊只有一條湍急的河流,流水中有大量雜質和砂石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覺得怎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喝到水來緩解口渴呢?”隨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思考如何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完成這一目標。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到實驗室中嘗試動手驗證自己的猜想,并將實驗過程記錄下來進行匯報,在最后對各組所用的時間進行評比,看哪一組用時最短,并提出表揚。
三、結合生活實際需求,展開化學知識教學
在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到化學知識本身來源于實際生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總結出的經驗。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體現生態化教學理念,需要教師從生活實踐出發,帶領學生通過實際的生產活動感受化學知識的重要性[3]。
以人教版《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實際生活當中化學知識的用處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許多農民在給地施肥的時候不敢在中午施肥,大家知道原因是什么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每種氮肥的化學組合寫出來,結合中午高溫條件對其可能發生的反應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總結出碳酸氫銨這種中性氮肥在高溫下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氣,造成肥力流失。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實驗室中觀察在不同溫度下碳酸氫銨的反應,深化所學知識內容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學習進程當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態化教學理念的同時引入開放實驗室模式進行教學輔助,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從身邊環境和實踐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媽呢認識到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性,為其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裕長.高中化學課堂生態化教學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8,20(05):192.
[2]陳聰地,杜琳,張琦,楊帆.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生態化學教學創新之我見[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01):139-140.
[3]吳淵清.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269.
課題? 大慶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 2021sghxkt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