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振勝
摘要:近年來,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政治教育是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學生對事物本質的認知觀念不斷趨于成熟,提高中學政治教學質量刻不容緩。新時代背景下中學政治教學更注重實踐性,關注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精神境界,從而能夠不斷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還能夠提升學生對于“三觀”的正確認知。因此,政治教師要充分認識和把握政治教育的功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中學政治教學隨著時代的進步具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和要求,通過教學模式的創新,改變學生對政治課抽象乏味的固有認知,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發揮政治教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中學政治;教學;有效性探究
引言
在當前政治教學體系改革的過程中,要結合新課改的標準,對中學政治的發展方向進行明確。政治作為中學教學體系中的核心學科,有利于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政治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加強對政治知識的把握,創新教學模式。但是,當前中學政治課教學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教師要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推動政治學科的改革。除此之外,在課程設置、教研活動、課堂教學等方面,要對新課程改革的政治理念進行貫徹,形成新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靈活運用政治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針對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等不同的環節進行有效銜接,使學生能夠展示自己的政治學習成果。
1中學政治教學的現狀
中學政治教育教學中仍舊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模式固化等問題,由于政治學科本身與其他學科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其知識特點讓教育教學的創新實施起來較為困難,同時這也是導致中學政治教學過程中學生創新意識長期難以形成和提高的關鍵,由于新課改中明確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中學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也日益顯現。首先是教學觀念的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我國教育系統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較深,這就導致大部分學校對于政治學科的不重視,在制定教學任務時,也普遍脫離實際需求;二是教學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教育工作者的獎懲機制不健全,導致大多數教育工作者積極性不高。其次是教材內容過于死板,中學生的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所以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創新,達到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所有必要的課程,但是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教師的觀念得不到及時的更新,使得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的問題也時有發生。最后是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當前,中學政治教學活動很少會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專門的培養,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未能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放到最重要的位置,甚至有一部分老師由于對自身定位不清晰,無法對教學活動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無形中挫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歸根結底還是由于教師自身缺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觀念。
2中學政治教學有效性探究
2.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根據中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中學政治課程應注重思想政治意識的教育,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喚醒學生的求知熱情,并且促使學生運用政治理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學生在這樣的政治課程中,不僅能夠學會嚴格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還能夠在正確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興趣做出有助于自身發展的學習計劃。當然,在政治教學內容安排合理的前提下,教師可以適當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滲透到理論課程的教學中,從而促使學生通過相關的政治案例分析領悟政治學科的實質,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
2.2加強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
在中學政治教學過程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來進行有效溝通交流,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同時,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多層次進行教學,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除了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也要與家長加強溝通,使教師、學生、家長之間形成教育認同。比如在學習“征稅與納稅”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關于百姓稅負調查的視頻,讓學生討論稅收在生活中的常見作用,認識稅收的性質,了解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內容,意識到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與家長進行溝通,加強對家長的思想教育,使家長意識到稅收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積極納稅,形成納稅光榮的信念。
2.3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中學政治課堂的教學中,通過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一環節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轉變,第一,教師需要敢于打破陳規舊制,積極創新,形成有利于培養創造性人才的教學風格;第二,作為一名合格政治教師,需要對現有的教材內容進行創造性的發展和發揮,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第三,在政治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將“看書權、思考權以及討論權”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在看、思、說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敏感期,這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創新”,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創新點”。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積極主動的思考。俗話說,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如果老師能夠推動學生積極探求知識,并且在探尋的過程中逐漸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來反作用于學生的學習,這對于學生學習的幫助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教師需要明確的是思想政治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抽象性以及時政性,那是其他科目所沒有的,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緊密結合國內形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結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學政治教學,對學生的政治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是中學教育發展的重要一環。高質量的政治課堂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還能促使學生對社會和自我產生新的認知和思考。通過觀察、實踐、思考,學生能夠與書本為友,以學習為樂,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
參考文獻
[1]黃安瀾.探究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求知導刊,2019(39):75-76.
[2]余虹.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學周刊,2019(24):57-58.
[3]郭燕,鄭重.興趣激發、問題設置、情感帶動———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9(1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