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霞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掌握一門外語不僅僅是學習上必須要做的,生活中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英語是每個學生必須的科目之一,它沒有母語那么受眾面廣,但它已經成為了國際交流必不可少的語言。對于就業的人來說,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還可以獲得一定的優勢。學生學習英語原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過“中式英語”的出現帶來了負面效果,它會讓學生不敢開口說,在英語交流的過程中也很容易產生誤解,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初中是英語學習開始深入的第一個階段,很多“中式英語”的萌芽就是從這里出現的,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在初中讓學生遠離“中式英語”的毒害是重中之重的教學任務。本文將對此話題進行一定的探索,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中式英語;解決辦法;英語教學;強調語法;培養習慣
“中式英語”是一種尷尬的語種,它是中文和英文的混合體,但又沒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邏輯性,顯得不倫不類。我們最常見的類型就是通過中文的字面詞語來進行英文翻譯,不符合英文的使用規則,顯得很滑稽。比如土豆泥的忠實英語翻譯是“Potato sauce”,其實正確的翻譯應該是“Mashed potato”。“中式英文”的出現和我們主導的語言環境有關系、中文規則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有著很大的關系。它雖然已經出現了并且有著很大的使用群體,但我們依舊還是可以在教學中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進行緩解和避免它的出現。
一、強調英語語法基礎教學
初中生在接觸英語知識的時候已經對中文有了很深的理解和掌握,當他們再學習英語的時候就很容易將中文的思維模式和語法規則帶到里面。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喜歡用中文字進行標注讀音的原因,中文相對于英語來說他們更會說。要想改善這樣的情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將英語語法講透徹,讓學生將語法基礎知識牢記在心。比如詞類、時態、語態、常見句子類型結構、特殊句結構等。英語語法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可以達到80%左右的占比,它能夠很好得提升我們后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講七年級下“Module1:Lost and found ?Unit 1 Whose bag is this”這堂課的時候。老師可以結合課本的知識對語法進行講述,將有特點的句子、語音和詞匯等進行拆分,讓學生能夠更加明白語法是什么。在學生對句型語法學習得差不多的時候,重新回到課文里面講述段落間首要的語法項目。除了教學以外,老師還需要進行語法學習的檢測,可以從課文中選擇一些句子讓學生進行主謂賓定語、時態、詞性的判斷,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法的學習興趣。語法學習是一個比較枯燥的事情,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多插入一些互動的內容,不管是視頻、圖片還是競賽。
二、嚴禁學生說“中式英語”
我們為何可以將中文說得很溜,那是因為在耳濡目染加學習指導下我們有了固有的中文處處模式和習慣。習慣這種東西形成了基本就是根深蒂固的,很難去改變。英語也是一樣的,“中式英語”的出現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在英語學習的初期沒有人去糾正學生錯誤的發音和造句。老師是學生學習英語最早接觸的啟蒙者,要想很好避免學生在說英語的過程中按照中文模式去講,在初中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禁止學生說中式英語法,發現這樣的情況要及時進行改變。
例如,在講七年級下“Module2:What Can You do Unit 2 I can run really fast”的時候。老師可以先用標準的美式或者英式標準的英語進行發音,通過單詞、句子、文章的閱讀來給學生形成一套正確的發音標準。在學生對于發音有了一定掌握的情況下,老師要鼓勵學生勇敢站起來說英語,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聽其中錯誤的地方,等學生讀完以后再進行糾正。糾正的目的一定是要讓學生知道中式英語不是正規的英語。在時間充分的情況下還可以將課文中的一些句子進行中文式翻譯,讓學生意識到它的滑稽和無厘頭,由此讓學生遠離它。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法習慣
英語語法是英語的基本法則,它是英語說和寫要遵循的規律,是不可以進行違背的。了解和掌握語法規則是可以讓我們的英語學習變得更加高效,不管是說英語還是寫作英語文章都會跟容易,同時它也會讓英語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要想用好語法規則,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語法習慣。它來自于我們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從不定性到定性,從無到有,這個過程都離不開老師的參與和努力。
例如,在講“Module3:Making plans 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s ”的課程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圍繞進行式“be going to do”語法展開,對過去式、主動式、被動式等語法結構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了解到常見的語法結構有哪些。除了固定結構,對于課文中遇到的常見句型結構也要進行總結。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知道的一些語法結構。后期通過測試、檢查、提升等多個環節來讓學生形成用語法的好習慣。學生在課堂之外也可以通過多聽、多看英語文章和視頻來提升自己的語法積累,也可以培養自己良好的英語預感,這對于后期英語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總而言之,初中生作為未來社會的新力量,在教育上一定要時刻注意引導,培養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式英語”是一種不良的文化現象,是中國文化自信中的一抹“暗淡”。學生在這種“中式英語的環境中”成長不利于英語的學習,容易沾染壞的習慣。要想從根本上將這種情況杜絕,老師、學生和相關部門都需要共同努力,創造良好的英文學習環境,創新英語教學的方式,優化英語教學的過程,提升英語教學的質量,真正做到對它說“NO”。
參考文獻:
[1]張貴明.多媒體與英語教學整合策略談[J].甘肅教育.
[2]王崴然.目標缺失:當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困境及對策[J].基礎教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