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高校而言,圖書館是大學生吸收知識的重要場所,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搜集,保存傳遞之地。對傳承、傳播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文化、理念,培養科學和人文精神系統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著重要意義。高校圖書館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本文通過探討高校圖書館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提出了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開展影視活動、專題講座以及利用一些空間改造等來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服務于教學科研,提高師生的文化素養,弘揚民族精神。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創造的寶貴財富,高校圖書館向大學生詮釋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他們思想里生根發芽,使得學生能夠將其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和思想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是高校圖書館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高校圖書館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優勢
1、高校圖書館具有豐富的館藏資源
高校圖書館具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其文獻資源建設體系是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學科建設以及科研研究所構建的,豐富的館藏資源能滿足讀者日常閱讀的需要。目前各大高校不僅紙質資源越來越豐富,電子資源也越來越有特色。不僅局限于購入現有資源,很多高校依托本地區的文化特色開始開發數據庫,如:亳州學院的“亳文化特色文獻數據庫”、貴州民族大學的“儺文化專題數據庫”,這些都為讀者呈現了區域傳統文化知識。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為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基礎保障。
2、高校是人才的集聚地
在高校教師隊伍里,至少有以下三支隊伍可以擔當傳統文化的傳播者,一是講授中國哲學以及古代文學等文科專業相關教師;二是講授武術、國畫以及書法等藝術體育類專業相關教師;三是講授中醫醫史以及中醫基礎等相關專業教師。這些教師的科研方向均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將自己所學傳播給更多的讀者。
3、服務對象具有自我不斷提高的訴求
大學生希望通過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自我文化素養,雖說中小學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但在高考指揮棒面前,家長和中小學還是將學習文化課作為學生的主業,不少學生進入大學之后期望通過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知識提升自我文化素養。
二、高校圖書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分析
1、組織機制不健全使傳統文化教育難以持續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運用傳統文化對大學生進行熏陶、影響與感染,是一個循序漸進、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漫長過程。目前,高校圖書館只是機械地重復著藏、借、管等工作,為廣大師生提供服務,傳統文化教育的意識比較淡薄,多數高校圖書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沒有一套完善的組織機制,尤其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機制。除此之外,很少有專項活動,比較隨性,傳統文化教育良好格局尚未形成,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不能持續地開展。
2、活動方式單一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多數高校圖書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一般以自身為教育基地,聯合學校教務處、學生社團、學生會等部門開展一些以授課欣賞等為主的教育活動,渠道狹窄、方式簡單,并且線上活動較少,新媒體應用不充分,平臺不健全,受眾面小??呻S著科技的發展,閱讀方式、閱讀習慣的改變,學習傳統文化的方式途徑更趨于網絡化、生活化,更親睞于新媒體如微信、微博、QQ等。由此,高校圖書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固有的方式方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今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無法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大大影響了教育效果。
3、視野狹窄使傳統文化教育受局限
傳統文化教育離不開文化陣地和平臺的支撐,一直以來,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都是絕好的教育基地,圖書館應該與這些社會組織、政府機構等形成合力,協同教育。可是多數高校圖書館忽視社會資源的教育力量,不善于和社會資源合作,在與相關單位或機構聯系、走訪、互動中,缺少主動性、積極性和靈活性,與社會資源合力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還很欠缺,即便有少數圖書館與當地文化機構進行了合作,也是出于完成學?;蛏霞墕挝话才诺膶m椚蝿?,或者受邀于其他部門開展一些教育活動,傳統文化教育只是借助于圖書館資源局限于校園內,縮小了傳統文化教育的視覺范圍,限制了傳統文化教育的縱深發展。
三、高校圖書館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策略
1、營造傳統文化的氛圍
大學圖書館體現著這個學校的文化底蘊,走進圖書館就感覺走進知識殿堂。一個寬敞而明亮,美觀而舒適,溫馨自然,干凈而整,舒適典雅,花香四溢的圖書館,無不給讀帶來愉悅的心情。走道上名人名言、名人肖像構成高雅的治學環境。營造一種典雅的環境,讓讀者感覺置身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海洋,隨時被傳統文化包圍和圍繞,隨處都充滿著傳統文化氣息,讓學生自覺和不自覺的都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既具有歷史文化低蘊,又讓讀者無形中約束自身行為,促使高尚人格行成。
2、注重傳統節日、開展講座,宣揚傳統文化
邀請專家,學者解讀傳統優秀的文獻進行各種文化專題講座。拓展了課堂教學知識傳授,活躍了學生思維。黨的十八大以后,習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傳統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富滋養”將傳統文化融入傳統節日中,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校,薪火相傳,讓傳統文化換發出蓬勃的生機,突出特有的魅力,實現創新及發展。讓優秀的文化可以走入到生活并走進到學校,讓優秀的文化和美德、政治、經濟可以相互結合,和現代的科技緊緊結合,在高校圖書館傳承和發揚,從而努力當好中華優秀傳統忠誠的傳承者與弘揚者。
3、加強傳統文化特色館藏建設
對于圖書館而言,“特藏是傳統圖書館中最可珍視的資源?!碧厣^藏在服務師生的同時,更加體現出圖書館收藏較高的價值。積極采集新文獻,整理和發掘舊文獻,是出于圖書館自身建設和服務讀者的需求,圖書館在文獻采訪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時購置優秀傳統文化典藏,在此基礎之上,圖書館要積極開展文獻的挖掘和整理(包括數字化整理),使得優秀館藏活起來。
4、開展傳統文化影視活動
文化傳播的形式多種多樣,影視劇、舞臺劇等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播方式,這些方式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與學習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和創造力。高校圖書館可以借鑒影視形式,結合近年來在年輕人中流行cosplay的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自己扮演喜歡的角色,切身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使文化活起來,讓學生參與進來,拍攝作品或者參演舞臺劇來傳播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5、傳承渠道創新化
高校圖書館目前所服務的讀者群體絕大多數為90后、00后,這些讀者更愿意使用移動網絡渠道獲取信息。因此,高校圖書館在傳承傳統文化過程中,應加大網絡社交媒體如圖書館、學校學生會微信公眾平臺、QQ群的應用。打破宣傳展板的常規形式,提升傳播渠道的效用。
高校圖書館運用豐富傳統文化資源,對學生開展傳統文化學習、陶冶。使大學生思想、覺悟、精神,素養都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改變大學生人格。將學生人文素養與民族精神得到提升,為學生走向社會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學燕.中國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價值意蘊和實施路徑[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08).
[2]姜喜任.論習近平關于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三個方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2).
[3]楊國富.文化育人視域下高校圖書館的文化傳承與創新——以浙江大學圖書館立體文化育人平臺建設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0(5).
作者簡介
吳曉林(1968年-),女,湖北黃岡人,現就職于黃岡師范學院圖書館,主要從事讀者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