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英語是國際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借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增進中國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培養當代學生創新素質是重中之重。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筆者從保持學習英語興趣,培養創新素質,激發創造性思維等方面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英語學科;培養;創新素質;創新能力
創新素質是指人在先天遺傳素質基礎上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所獲得的基本心理品質與特征,即創新意識、創新個性和創新能力。表現方式為樂于創新、勇于創新和善于創新。愛因斯坦說,“創新只是一種新穎而有價值的,非傳統的,具有高度機動性和堅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畫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創新素質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過人們的學習和實踐而不斷培養和發展起來的。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素質呢?這是筆者在本文中想要回答的一個核心問題。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轉變教育觀念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教師不僅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還需進一步通過感悟,把它轉化為教學行為。我們說興趣指興致,是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學習,被動吃力,不但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達不到好的效果。但如果學生們能滿懷興致地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他們的拓展能力和創新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就可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大部分孩子的英語學習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規律出發,通過多種趣味形式,不知不覺地在情境中體驗英語、感覺英語,并從此愛上英語。比如英語小故事,英語小游戲,英語小笑話,英語短劇,英語配音等,孩子們喜歡聽,喜歡看,喜歡模仿,就能寓教于樂學到英語知識,產生很濃厚的興趣。我們要學生全面、和諧實施素質教育,學生學習應由接受性、繼承性轉變為探索性、創造性,把傳統教育中知識學習到創新教育中來,由目的因素變為過程因素或手段因素,知識不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是實現創新的手段,在教學內容上要從單純的語言教學轉向既學語言,又學文化科技知識培養人文精神,在教法上不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學法,要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素質為出發點以便真正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二、開展課堂競賽以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前提
學生都有好玩、好動、好強的心理。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開展一些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英語學科本身詞匯量大、閱讀量大,如果在教學中適當引入競爭機制,開展背單詞、背課文比賽,讓學生掀起背誦的浪潮,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同時能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使背單詞和課文不再枯燥。在此基礎上,英語教師激勵學生參加大學各種英語比賽,平時的積累,提高英語能力,從而培養我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信心。
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究的時空,把課堂變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結合實際,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些表現的機會,多給學生一些創新的信心,多給學生一些成功的體會。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要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要去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他們啟示,給他們最大限度的時間讓他們去感知、去探索,鼓勵他們大膽獨立思考,敢于標新立異、反彈琵琶,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使他們充分感受到學習英語是種需要和享受。他們就會愿意投身于生動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地道英語,了解真正的西方文化。
三、啟發引導孩子進行獨立思考激發創造性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關鍵
創造離不開想象,想象力是創造的翅膀。培養自學能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抓住時機,鼓勵學生插上想象之翼,大膽設想,注重引導學生開動腦筋,主動參與,有了主動,就有了求知欲和興趣。 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作精神,是創新教育的動力,不斷積累,不斷儲蓄,為創新做準備。我們談創新不是空談的,創新離不開豐富的知識、開闊的視野。這需要教師要求學生平時不斷積累,不斷地儲蓄。多積累就是除了扎實的掌握好課文里的語言知識外,還要拓展知識面,可積累些名言警句。還可以從書報的閱讀中從電影以及英語歌曲中去了解自然、歷史、風俗、民情,生活中處處皆學問,學生應在更為廣闊的空間里學知識,提高能力。扎實的知識功底是創新的前提。我認為想象是活化知識的酶,能使英語課堂青春煥發,充滿動力旋律。教給學生自學方法是優化教育的重要原則。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創新教育的關鍵所在。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培養學生有一輩子的自學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獲取知識,更重要教會他們的本領和方法,以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的幕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途經有很多,如開辦英語角英語沙龍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短劇表演英語電影配音等,這些形式可以讓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使他們從中受到鼓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 教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給他們獲取知識的才能本領和方法適應日益競爭的需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開辦英語角,英語沙龍,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短劇表演形式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從中收到鼓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創造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四、夯實基礎為學生創新提供材料
學習英語就像是在蓋房子,詞匯就像是砌房子的磚,短語和句型基礎就像房子的地基,別看它不起眼,如果磚堆砌的不牢固,那么房子就會不結實,甚至成為空中樓閣。基礎內容也是英語創新的材料,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孩子必須將所學的內容夯實,做到基礎牢固,才能進一步進行創新,否則創新就成了無稽之談和無用功,這樣下去即使有所創新最終也會染上“眼高手低”的壞習慣。創新能力是基礎教育的核心內容,成為社會增長的主力軍,在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人才是我們教師的神圣職責和使命,在教學中善于從實際出發,標新立異努力引導發現探索解決問題,多方面培養學生的開拓能力和創新意識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得到開發和提高是課堂真正成為展示創新能力的舞臺是學生成為新世紀所需的創新人才。因此,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同時還是不斷強調基礎的作用,作為老師必須要求自己班里的孩子一定要重視基礎學習。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英語的課堂教學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一和諧,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素質,逐步培養其求異創造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陣地。英語是重要的課程之一。教師進行教學創新是必要的,只有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英語,才能全面地提高英語能力,更深層次地施行素質教育。因此,英語教師應該不斷探索、總結教學經驗, 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孫倩. 淺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創新性思維培養.校園英語,2019年13期.
[3]黃偉. 淺談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讀與寫,2012年01期
作者簡介
劉春霞(1961.5--),女,漢族,河北保定人,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