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淋吉
【摘要】小學生剛剛步入教育的門檻,是身心發展的起始時期。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十分的重要,對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的發展都有促進的作用,而且我國語文知識內容豐富,語文的傳統文化可以側面地影響學生,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在小學語文中都是較為重要的環節,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而寫作則是學生表達知識的途徑,所以小學生的讀寫結合可以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審美和表達能力。
【關鍵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訓練
閱讀能力代表著學生吸收文化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基礎。而寫作能力能幫助學生寫出更好的作文,學會用自己的話表述,所以閱讀和寫作都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有著顯著的幫助,因此將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相結合是必要的,讓小學生有效地進行語文學習,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通過有效的讀寫教學,能夠讓低年級學生在將來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學習
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所以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尤為重要,讓學生積極的閱讀和寫作,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能更好地進行語文的教學。教師要和學生積極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學習偏好等,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導,可以制定一個和學生興趣相投的題目,可以促進學生的自身想象思維,實現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題目時,應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完善,還要從基礎的文章進行閱讀和寫作,否則會打消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創設良好的氛圍是有效開展學習的先決條件,只有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影響下,才能主動參與學習,積極的思考。寫作訓練就是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所想,而只有通過閱讀的方式,積累學生的知識底蘊,才能在學生寫作時有話題、有詞匯,讓學生的寫作表達更加生動形象。寫作對于還是小孩子的學生來說無疑是苦難的,所以教師必須讓學生充分的閱讀,提升閱讀書籍的量,從而積累寫作的詞匯量,且小孩子缺乏真實生活經歷,如果沒有大量閱讀的支持,寫作就會出現不知從何下手,不能表達心中所想,出現詞窮和想象力卻缺乏的現象。利用閱讀積累知識,在通過自己的話寫出來,提高了小學生的變通能力和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中《四季之美》的教學時,“也有無數的螢火蟲兒翩翩飛舞”,教師可以引申學生書寫AABC式的詞匯,充足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較多的應用,教師可以舉例“念念不忘、欣欣向榮”等詞匯,幫助小學生進行聯想,促進學生提升學習的效率。
二、通過閱讀獲取更多的修辭手法
在寫作的過程中運用修辭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真實性,許多的文章都運用了較多的修辭手法,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碰到修辭手法要著重的講解,讓學生可以學會利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反問”等手法,使學生在寫作時更加的生動形象。
例如,在進行《草原》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閱讀其中的“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修上了白色的大花”,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理會其中的比喻手法,其中將草原比作了綠毯,羊群比喻成了白色的大花,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象,在今后的寫作中也可以類似的應用,使文章更加連貫,為學生打下堅實的閱讀寫作基礎。小學生的記憶時間較短,閱讀教學獲得的成果可能很快就會遺忘,所以教師應讓學生養成感后感的記錄習慣,可以讓學生結合閱讀進行寫作訓練,將閱讀獲得的感受記錄下來,既加深了記憶,又進行了寫作的鍛煉,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寫下自身的真情實感,這樣減少了學生寫日記的糊弄心理,還可以提升閱讀能力。又如,在進行《大自然的聲音》閱讀教學時,其中的洶涌澎湃、波瀾壯闊等詞語可以形成學生的詞匯積累,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這些詞語運用到自己的寫作訓練中,比如其中的呢喃、溫柔、拂過等擬人詞語的運用,教師可以有效地引導,為學生舉出恰當易理解的例子,讓學生也可以試著模仿運用,將更多的修辭手法融入到自己的寫作中,然后在課后的觀后感記錄時,學生就會不經意地聯想教師的引導和閱讀帶來的情感,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寫作的真實性,利于學生發揮想象力。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相結合,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詞匯積累和運用,讀寫結合是至關重要的。通過閱讀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文化,而寫作訓練則可以將學生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讓學生在閱讀過后,進行觀后感的記錄,獲得更多的詞匯和修辭手法,并合理地運用,將小學生的寫作和閱讀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從而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春霞.讀寫結合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課外語文,2021(25):141-142.
[2]趙乾.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討[C]. .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論文集(三).: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