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占欣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天津市濱海新區 300459)
高職院校中的室內設計主要指的是裝飾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以及建筑設計技術等多個方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們畢業后主要的就業方向是一些室內設計師、設計施工人員、裝飾陳設設計師,以及景觀設計師等等。室內設計課程就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核心和關鍵所在,因此,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內容比較豐富,課程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實際的基礎課程和技術課程也比較多,所以,對室內設計課程教學進行豐富的研究,對提高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和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主要是指對環境藝術設計基本知識進行研究的專業,包括了設計基礎知識、陳設藝術設計、建筑制圖和識圖知識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們要具備室內裝飾設計、環境設計、效果圖技法、報價、施工管理和室外環境設計等知識和能力。一般情況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方向包括了設計方向的裝飾設計、建筑設計、廚房設備設計、家具設計等;同時還包括了建筑類的建筑施工、工程報價和施工管理內容。
室內設計課程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的主要專業課程,這一課程更加傾向于室內設計方向,也可以說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核心和基礎部分。室內設計課程的設置包含了非常多的基礎課程,比如,燈光、材料、色彩等理論課程,還包括了建筑結構、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技術等內容。室內設計基礎知識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掌握室內設計原理中的色彩、照明、造型、空間、人體工程學等技能,并根據不同的場所、功能要求等來進行有創意色彩的,滿足設計需求的方案設計。課程專業專項設計階段的目標是,按照住宅、娛樂休閑和賓館酒店、商業空間等不同的功能來學習掌握相關的設計技能,學生們可以通過一些圖紙設計來表現出設計方案的效果,真正地了解建筑和室內設計之間的關系,從而讓室內空間環境更加具有組織力和營造力。
隨著藝考和各個學校擴招的深入,高職院校的藝術專業學生的數量和規模越來越大,很多藝術學生在進行高考時,通過基礎美術加試的方式來成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這些學生們的專業認識并不高,對室內設計專業并不了解,更不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和專業素養。室內設計專業是一門跨學科性、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會涉及美術、色彩、設計、建筑、裝飾等多個不同領域的知識。對室內設計專業學生們的要求比較高。學生們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美術基礎,同時還要具備其他素質和技能,有著良好的綜合素質和水平,而這是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設計專業學生們所欠缺的。
第一,在人才計劃方面,人才培養目標還是不夠清晰和明確,如果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引導比較多,那么學生們選擇室內設計就會比較多,其他學生就會以景觀設計專業為主,這樣的教學就形成了從一個方面來進行兩個不同就業方向的培養。另外,在進行是捏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開始相互學習,相互模仿,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方法都大同小異,理論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課程之間的占比不科學。第二,學校在室內設計課程設置方面,各自的專業特色不夠明顯,專業建設方面沒有針對性個性,很多學生們在畢業之后缺乏強有力的競爭力。室內設計課程教學有著很強的綜合性特點,但是在教學時,教師們并沒有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也沒有積累豐富、廣泛的知識范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欠缺,課程掌握情況不理想,學生們全面系統操作分析能力不足。
很多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采用的都是項目化教學模式和工作室式的教學模式,但是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角度上來說,室內設計課程的實踐性和理論融合性非常強,很多一二年級的學生們并沒有具備進行實踐操作的能力和水平,學生們的理論基礎不扎實,不穩定,仍然需要結合案例來鞏固學生們的理論知識和項目分析能力。所以,這種工作室化和項目化教學方法定位不夠準確,仍然需要再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和討論,同時還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優勢來進行針對性的制定。
室內設計課程的技術性、操作性比較強,但是這些能力的提升依賴于扎實穩固的理論知識和素養,比如,學生們色彩能力、造成能力的培養,以及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室內設計課程設置中,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實踐教學比較少,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很多教師采用的是紙上談兵的方式,讓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成為口頭闡述。雖然一些學生們利用節假日到一些企業進行實踐學習,但是,因為時間上缺乏連續性,學生們對于室內設計知識系統的學習效果不明顯,教師們的跟蹤指導不及時,企業也沒有義務來對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導致室內設計課程實踐性不足的問題。
高職院校需要重新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就業方向、人才需求的標準和要求進行重新分析和定義。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所面向的是人居環境的藝術和技術實踐,人居環境又包括了室內和室外兩個不同的方向,所以,在進行室內設計課程定位時,要在滿足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來重新對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進行定位,也可以引導學生們形成具體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為主。在進行課程設置時,需要在相關的基礎課程開設之后,再進行統一的學習,比如,學生們在入學之后,先對設計基礎知識、制圖知識和建筑理論等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在學生們對環境藝術設計有了大概的了解,并且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明確之后,再引導學生們進行室內設計專業課程的學習,此時專業課程設計就要融入一定的室內設計思想和基礎知識,從而讓室內設計課程的定位更加清晰明了。
首先,明確室內設計課程的地位。以學生們可以掌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基礎理論,具備系統性設計技能和素養為目標進行室內設計課程定位。比如,在進行室內設計課程劃分時可以將原來基礎教學和實踐教學分為原理教學,室內空間專項教學兩個方面。原理教學重點以基礎課程,基礎理論和專題設計訓練為主,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學生們對室內設計基礎理論的認識和掌握。室內空間專項教學部分可以在三年級上學期進行教學,通過項目化和工作式教學模式來讓班級學生們以小組和團隊的形式來進行綜合項目的設計,并利用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來完成不同性質和功能的室內空間設計方案。
其次,還要合理分配室內設計課程課時。在進行課程劃分方面,室內設計課程每周包括了4個課時,共90學時,進行課時分配時采用的1/2學期理論教學和1/2理論+實訓一體教學和1周的課程設計教學形式。其中理論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們更加了解室內設計的任務和內容。第二部分理論+實訓一體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們對不同的室內空間布局有所認識和了解。第三部分則是為了讓學生們掌握室內設計的功能、性質,以及室內設計空間構成和各個化解流程的綜合搭配,完成各種平面、側面、立面的設計,以及一些空間裝飾效果圖的設計等等。從室內設計的專項設計層面出發來看,高職院校學生們三年完成這些課程需要100個課時左右,最少也需要有90個課時。所以,從目前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設計課程學時設置方面來看,這些內容的課時分配較為緊張。所以,要科學調整學時分配。可以采用項目化、工作室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案例和命題的方式進行團隊小組合作設計,并模擬實際公司的業務流程來合理支配學習時間,讓每個學時的學習都能發揮出各自的作用。
可以通過理論內容實物化的教學方法。在進行室內設計基本原理教學時,需要根據實際的工作目標任務來作為教學引導,在教授時,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訓知識的學習要根據室內設計的市場發展為引導,采用靈活性的設計理論教學,豐富理論教學,讓理論教學和市場結合更緊密。另外,還可以利用專題內容模塊的教學方式,在室內設計的各個環節和原理教學中,都要重視教學內容專題模塊化的教學方式,通過模塊化的教學方式來把一些理論性的概念規則、原理等理論知識進行重點講授,讓學生們掌握室內設計專業的核心內容,再配以實訓應用訓練,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高職院校要重視和校企之間的合作關系。學校要利用學校中的現有資源來為學生們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完善各種實訓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們構建可以進行仿真職業活動的環境和氛圍。另外,還要和一些室內設計裝飾公司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系,可以構建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借助于企業的優勢來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穩定的實訓教學服務和校外實訓機會,從而提高學生們實踐應用能力。
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室內設計課程有著重要的地位,同時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們的未來發展方向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對室內設計課程進行思考研究,對滿足社會需求,提高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們的就業率也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