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府學胡同小學朝陽學校 施 爽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主要任務。要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素質教育”的新要求,強化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應有地位,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是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教師要重視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加學生自身的知識積累和社會實踐經驗。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網絡教學凸顯了其教育教學優勢,并為后疫情時期的教育教學拓寬了思路和方式。對此,總結線上和線下教學實踐經驗,結合“五育”并舉的育人理念,我思考著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網絡云課堂中更好地滲透美育教育,以創新教學模式。
現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都是依據課標要求進行教學,然而,由于教師的教學結構單一,學生的課堂學習單調無味,慢慢喪失學習動力,嚴重影響了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而現代網絡云課堂運用的是H5 這樣一種超文本標記語言,不僅囊括了傳統的文字元素,還包括非文字類的圖片、音樂等元素,集視聽于一體,增強畫面感,讓多種感官配合使用,增強了云課程的學習吸引力。尤其是通過“循環模式”,突破了傳受雙方的邊界,強化線上線下的互動,增強了學生有效學習的參與意識,促進了“受教育者”身份向“教育參與者”角色的轉變。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網絡云課堂已經成為學校必不可少的全新的教學工具。為此,通過網絡云課堂突破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障礙,尤其是充分利用網絡優勢突出小學生道德的審美教育,挖掘道德與法治中的本質,讓學生主動、積極投入必備品格的養成之中,顯得非常重要。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網絡云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合理、科學地運用H5 網絡互動方式開展道德審美教育,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更有助于學生對道德審美的理解,掌握對事物是非美丑的判斷。例如,在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弘揚優秀家風”這節網絡云課程時,我收集一些北宋著名軍事家族楊家將關于孝順父母、優良道德行為的H5 互動網頁的插圖或者是動畫,然后問學生還知道哪些關于家風的歷史故事、這些優秀家風對社會有什么影響。通過教學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整理自己所學的知識。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會感受到優秀家風對個人和家族的影響,明確了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以及在生長過程要遵守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要促進社會穩定發展。這么對學生三觀進行正確引導,在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目的的同時,也為學生滲透了中華傳統美德。
網絡云課堂的教育必須將圖片與文字相結合、聲音和圖像相結合、動態與靜止相結合。利用好網絡云課堂開展教學更容易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令學生們調動多種感官一起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生們愿意學、主動學,自己的學習力被激發了,理解知識的能力也能加強。
道德與法治學科屬于活動型綜合課程,所以要想提升課堂的教學實效性,就需要多開展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對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網絡云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也需要多創設與之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在課堂中進一步體驗道德美、人文美、生態美等,進而產生創造美、踐行美的內驅力,使課堂的學習效率不斷提高。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網絡云課堂作為一種創新型課堂,在組織內容、展示形式等方面更具靈活性和創新性,通過圖片與聲音相結合,將教材的案例或者故事進行情境再現,或以動畫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激起學生們的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例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這節網絡云課程時,教師在講解完教學內容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們在家觀看一些民間藝術節目,然后制作一些民間藝術作品,進而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分享與交流。此外,還可以設置一個以“民間藝術”為主題的公眾號,讓學生們將自己看到的、喜歡的、制作的民間藝術作品放到公眾號上,點燃他們傳承這些民間藝術的熱情,體驗中華民間文化之美和藝術創作之美。
例如,在教“我是家鄉小導游”這節網絡云課程時,考慮到學生們的家鄉人文風俗不盡相同,加之學生當時大多在家鄉(未返校園時),所以,讓學生親自去了解家鄉的變化,去感受家鄉的美好。結合教學內容,我給學生在云課程上布置了三個生活目標即三個學習任務。一是健康、積極地生活——感受家鄉獨特的人文情懷,收集家鄉特色的資料,比如,獨特的自然風光、美味的飲食文化、風俗等;二是有責任、有愛心地生活——親自去實踐,了解家鄉在近十年間發生了哪些變化;三是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自己家鄉未來的樣子展開想象,以繪畫、作文形式呈現出來。學生們在親自實踐的同時感受家鄉的美好,從而增強了對家鄉的自豪感,同時也增強了創造力。在三個任務完成后,我帶領學生展開線上討論活動,讓學生們在云課堂中再一次回憶家鄉美,交流自己的創作思路,以美滋潤學生心田。
要想辦好教育,家庭、學校、社會沒有一方是“旁觀者”;要想孩子健康成長,家庭、學校、社會都是重要的“責任人”。但長期以來,很多學校在家校共育方面未能落到實處,一方面受時間、空間、精力的限制,教師不可對每個學生觀察入微,遇到問題需要及時與學生家庭溝通,并提出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學生的家庭環境、成長背景不盡相同,家庭在與學校教育配合方面也不盡相同。
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其實更加注重實踐活動,也更需要家庭的配合與參與。如何增強家校共育的實效性,網絡云課堂在一定程度上與常規課堂互補,更好地發揮育人的作用。利用網絡云課堂可以讓教師和家長相互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長情況,方便教師和家長一起多方位地、全面地了解學生們的學習狀況、思想品行狀況,也利于家長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糾正。
例如,在教“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這節網絡云課程時,教師可以先建立一個家長微信群,說一下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和要求,讓家長了解到需要配合教師的工作內容,進而很好地協助教師來引導學生學會“不浪費”,如讓家長幫忙記錄和拍攝一些學生們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光盤行動的瞬間。同時,還可以設置一些家庭節約比賽活動,讓他們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來展示自身避免浪費的故事,從而針對不同的效果來頒發一些小獎勵,既可以激勵家長積極配合教學,又提升學生參與興趣。通過這些方式,學校和家長們相互配合,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共同給學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例如,在教“合理利用網絡”這節網絡云課程時,我要求家長和學生盡量一起學習。隨著網絡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上網,使網絡真正幫助孩子健康地學習和成長,而不是導致孩子網絡成癮?!昂侠砝镁W絡”問題是很多家長亟須解決的,對此,在教學中,我先讓家長偽裝成陌生人與學生進行交流聊天……同時在這期間,家長們要不斷把孩子們引入網絡的陷阱,比如,要轉賬、提供家庭信息等,測試孩子們的應急能力和對網絡的辨識度。對于錯誤的做法,家長朋友們要時刻進行制止和引導教育。最后,在云課程結束的時候,我會進行再一次的強調和教育,讓他們明白,有了網絡,我們的生活開始變得方便起來,但同時網絡中也有許多陷阱。然后,隨機對學生們進行網絡知識問答,當然,利用云課堂和云數據可以知道學生們的答題狀況,并對成績排名靠前的家長和學生們進行鼓勵。通過這些方式,加強家校之間的配合,從而促使孩子感受到網絡的美好與價值。
總之,美育是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而將線上網絡云課程與線下教學進行有效融合,是重要的實施途徑。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小心呵護與正確引導,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教師在教學中要以美育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切入點,通過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的公共意識,以及創造性的學習品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