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媛(西安財經大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第四次工業革命不斷推進,信息化促進產業變革,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于財務共享建設中來,將易于集中化、標準化、流程化的業務歸置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內進行數據處理,能夠保證業務實現規范化的集中處理,對企業降低管理成本提供助力,但其與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因此,對傳統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不小打擊。在此背景下,本文從財務共享的角度出發,從其對內部審計所帶來的影響入手,分析現行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內部審計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革新的解決措施,優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的應用,以此提升企業內部審計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財務管理風險,以確保企業集團財務決策的有效落實。
信息變革促進企業發展,智能化體系的建設對于企業各個版塊發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是財務共享模式還是企業內部審計,都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其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職能規劃要求,對審計的思路與方法等都給出了新的發展路徑與方向。首先是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職能的變化。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更多的是執行線上處理,內部審計不再只是傳統的審閱賬簿、憑證與報表,要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首先是需要建立起審計模型,通過輸入數據并在審計模型中加以分析,得出更多更為細致且有價值的信息,在更為精密深入且細致的分析下發現數據間潛在的聯系,從而提高服務質量,為防范企業經營運營風險提供助力,增強審查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與可行性。其次,要將企業內部審計與財務共享進行有機結合,充分運用財務共享平臺進行內部審計,及時從中提取所需信息,從源頭入手,實現審計方法及審計流程方面的革新。最后,企業對于該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要進行優化。信息技術發展下,對于內部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單掌握傳統技能是無法完全適應財務共享下的審計工作,為確保內部審計順利革新,我們更需要的是掌握專業知識與電算化技術及統計方法的復合型審計人才,更需要具有計算機科學、統計學、計量學、會計學知識的復合型審計人才。
當下企業內部審計以財務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為主。而企業內部審計順應發展趨勢,以財務共享模式為基礎,其所涉及的主要內容與傳統審計保持一致。時刻關注企業經營情況,從財務共享平臺中直接獲取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及時且真實的財務數據能夠為審計工作提高良好助力,精準定位企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對企業財務管理提供客觀評價,及時發現并整改在經營活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為企業經營決策者提供建設性意見,進行符合企業發展方向的戰略規劃調整,降低潛在風險,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
在以往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需要根據工作需求,人工完成所需數據的收集工作,這樣無疑會加大其工作量,工作人員不僅要完成數據分析,同時還要保證在規定時間內所搜集到的信息的精準性及全面性。財務共享模式的應用為數據收集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渠道,在其背景下,數據收集變得智能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應用使得數據整合度變高,能夠將其歸集與一處后,運用統一的財務口徑進行數據整合處理,審計工作人員根據需求在其中檢索信息,精準定位后直接進行提取即可,免去大范圍搜集整合工作,實現效率上的大幅度提升,將更多的時間運用于審計工作本身,其對審計工作產生正面效應,保證了內部審計工作統一性以及規范性。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現代化內部審計工作與傳統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相比產生了新的變化,基于財務共享平臺的構建,內部審計改善了創新現場審計與遠程審計有機結合的模式,有利于審計的全面化發展,便于審計人員了解實時情況,對于審計數據收集將會更加精確高效,降低數據收集難度,這樣有助于保證審計工作的進度,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節省時間,提高審計效率,同時,對于被審計對象能夠實施更加全方位的查看管控,為審計報告的制定提供便捷,其公信度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隨著財務共享模式的不斷完善,其對財務人員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給審計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級的職能要求,信息化技術的運用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在扎實掌握且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到業務中的同時,也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學會操作且要能夠運用自如。審計人員不僅要在操作流程上進行熟悉,還要適應新的審計環境,更新自我審計思路,對今后所要完成的審計目標及工作方式進行重新定位,以發揮審計新力量。若出現計算機操作不熟練、無法精確使用平臺中各項數據等情況,會使得財務共享不能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價值,同時其優勢也無法助力于審計的發展,不利于審計工作展開。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展主要根基在于其系統運行的流暢度,為保障審計工作體系的完善與推進,需要建立企業內部審計子系統并在平臺構建審計系統,為現場審計與遠程審計工作的有機結合提供基礎,實現其與公司其他業務板塊的對接,從而大智移云時代財務共享模式與企業內部審計能夠在根源上實現融合,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構建企業內部審計系統,不僅是對審計工作本身的優化,可以對整體流程進行梳理、跟蹤審計過程并更為全面精確客觀地進行分析,同時,企業能夠據此要求審計工作組定時定期反饋存在的問題,與審計工作組建立溝通聯系渠道,對審計工作進行緊密跟進,自發了解企業自身所存在的問題與可降低的風險。
在財務共享中,計算機技術的運用在其中顯示出強大的支撐力度,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在提高數據處理效率的同時,為企業內部控制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將這一技術運用到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改進審計方法,不僅可以使審計風險得到控制乃至降低,同時也可以提升審計質量。就目前而言,大數據審計與云審計是被提及最多的兩種先進的技術方法,第一種方法可以為審計工作人員進行數據采集時提供便捷、提高效率,第二種方法能夠使工作人員實時獲取平臺中所上傳的數據,及時自發對最新數據進行取得并進行審計分析,突破地域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對審計效率進行提升。
信息技術的使用雖然為會計及審計相關從業者提供了基礎工作上的“解放雙手”,同時也對新時代的從業人員提出了相適應的新職能要求,其看重的不再僅僅是專業能力的掌握與實踐,對計算機技術的熟練掌握程度也有著非同一般的要求,當下的審計人員在工作時,需要首先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體系進行了解,并能夠熟練應用其中的一系列工具,同時在根本上要對審計思路進行轉變,培養基于財務共享服務的內部審計意識,在這一點上,首先企業可以與高校進行對接,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之一便是使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無縫銜接社會人才需求,眾多企業的需求會使得人才的培養方案更趨向于大方向的需求,注重專業知識與計算機技術的并行發展,企業可以從中挑選大批復合型人才,運用于審計工作中,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審計從業者。其次,企業可以抽調計算機部門人員對審計人員進行分批授課,指導從業者對財務共享系統進行熟悉并掌握其中各個工具的可實現操作,同時邀請專家進行相關講座活動,調動審計人員好奇心與積極性,使其重視計算機技術在未來審計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引導人員進行自發性學習,以提高專業知識與計算機技術融合提升。再者,可以在對審計人員進行招聘時著重標注計算機掌握程度的要求,提出其優先考慮程度,為未來簡歷投遞者提供借鑒,盡早進行財務共享與計算機技術的學習與掌握。
財務共享模式的構建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財務管理方式的創新在促進業財融合發展上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其變化也為企業內部審計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內部審計的思路與方法都面臨著革新,審計人員應當充分把握財務共享平臺構建帶來的數據收集便捷度,改進審計思維,革新審計方法,同時提高審計工作人員綜合能力,全面提升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為企業提供更高價值的服務。基于此,財務共享模式對企業內部審計發揮著正面的影響,建立企業內部審計信息系統,革新內部審計技術方法,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對基于大智移云時代財務共享模式下內部審計的發展有著極大的意義,能夠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